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代漢者當塗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代漢者當塗高,或代漢者,當塗高也,是中國漢魏時期廣泛流傳的讖言

概述

漢武故事》記載,漢武帝曾說過:「漢有六七之厄,法應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應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塗高也。」[1]

《後漢書·公孫述傳》記載,漢光武帝劉秀曾致信公孫述,勸說公孫述放棄帝號:「代漢者當塗高,君豈高之身邪?」「承赤者,黃也;姓當塗,其名高也。」可見劉秀認為「當塗高」是姓當塗名高的人。

《三國志》記載,漢末蜀中人士周舒杜瓊都將「代漢者當塗高」中的當塗高解釋為「魏」。[2][3]袁術認為自己的字「公路」應此讖言,於是稱帝。[4]許芝曹丕進言說:「故白馬令李雲上事曰:『許昌氣見於當塗高,當塗高者當昌於許。』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5]

《晉書·王沈傳》記載,王浚擁兵自重,因其父王沈字「處道」與「塗高」相近,再次使用「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企圖稱帝。[6]

煙臺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的丁鼎認為,這則讖言應當是在西漢末年出現的,可能是用來為王莽代漢製造合法性,「當塗高」原意是指掌權者。[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