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代 (十六國)

五胡十六国鲜卑拓跋氏政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代 (十六国)
Remove ads

(338年-376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權,是北魏的前身。

Thumb
代國全盛時期版圖
快速預覽 代, 京城 ...

魏晉時期鮮卑拓跋部原游牧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一帶。曹魏甘露三年(258年)大人拓跋力微徙居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召集諸部,確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長地位。力微卒,諸部離叛。晉元康五年(295年)力微子祿官統部,分國人為中、東、西三部,自領東部。永嘉元年(307年)祿官卒,其侄猗盧繼任酋長總領三部,有騎士40餘萬。

永嘉之亂五胡亂華,當時仍孤懸華北堅守晉陽的晉并州刺史劉琨經常受到鮮卑鐵弗劉虎等部落襲擾;此時猗盧與劉琨結盟,協助其擊敗鮮卑白部及鐵弗劉虎,故劉琨與其結拜為兄弟,贈其土地並向東晉朝廷表請封猗盧為,後再進封代王

以後數代傳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為質子後趙襄國(今河北邢臺)生活多年,深受文化影響。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聯盟最終轉變為國家形式。代建國三年(340年)定都雲中盛樂城(又名石盧城),後又在故城南筑盛樂新城,發展農業。建國三十九年(376年)前秦苻堅發兵擊代。什翼犍兵敗奔逃後被殺。代亡。

統治地區包括今內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以其所據之地為秦朝時代郡故地,故稱代王。又王室為拓跋,故又稱「拓跋代[1]

386年代國被拓跋珪重建,同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

Remove ads

君主列表

更多資訊 肖像, 廟號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