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何柱國 (商人)

香港商人、星島新聞集團主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何柱國大紫荊勳賢(英語:Charles Ho Tsu-kwok,1949年6月23日—2025年6月11日[3][4][5]),香港建制派人士、商人,人稱「煙仔何」,是香港煙草創辦人何英傑長孫,祖籍福建,江蘇無錫人,[6]生於上海浦東。曾任香港煙草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星島新聞集團董事會主席。

快速預覽 The Honourable何柱國Charles Ho Tsu-kwok GBM,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

何柱國亦有踏足政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係良好,1998年獲委任為全國政協委員[7]。他亦是北京大學校董。

Remove ads

生平

何柱國在拔萃男書院畢業後,赴升學,1990年代返港,接手家族生意。他繼承的遺產估計超過二百億港元。

何柱國已婚,妻子是黃敏珊,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胞弟何定國加拿大華人企業家,是加拿大國龍航空的創辦人。

何於2014年獲頒大紫荊勳章。[8]

健康問題

2025年2月,何柱國接受香港商業電台節目《光明頂》的訪問,被主持問及為何突然消瘦,何柱國自揭在數月前曾患上肺癌,但在養和醫院治療後而得以痊癒。作為煙草公司老闆的他呼籲聽眾減少吸煙,因為化療程序很辛苦,其後他聯同時任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一同亮相3月21日播出的一集《齊建無煙香港》的電視資訊環節,談及自己因患癌毅然戒煙的經歷,並呼籲市民戒煙。這是他生前最後一次亮相電視節目,播出後不足3個月,他便不幸病逝。

逝世

何柱國於2025年6月11日離世,據媒體了解原因為「感染新冠病毒引致肺炎併發症」。[4][9]

何死後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哀悼,並指他「積極參與國家事務,並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提供意見」,是熱心公益的成功商人。[8]

新華社報道形容何柱國是「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愛國愛港,堅定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為香港平穩過渡、順利回歸和繁榮穩定發揮重要作用。擁護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積極參與內地經濟建設和公益事業」,[6][10]體現出對何的高規格待遇。

何在2025年6月29日於香港殯儀館出殯,遺體隨後火化。[11][12]

各界反應

與何相識10年的陶傑,形容何柱國是心直口快、有人情味、頗有同理心的人,而且性格「不怕得罪人」,無懼政治環境變化,敢於批評特首及特區政府,是「最敢言的人」。[13]

全國政協副主席及前特首梁振英則指何為人豁達、從不口是心非,他與何並無嫌隙,雖然何的說話「不是每個人都聽得進去」,但有見地的話他「還是要聽」,並稱「唯唯諾諾、言不由衷的假話、套話、虛話,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沒有好處」。[13]

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則說何柱國「愛國愛港,敢怒敢言」,稱會永遠懷念他。[14]

與何柱國有40年友誼的何超瓊說第一次與何見面就被他指「我睇到你系一個好蠢嘅人」(我能看出來你是個很笨的人),不過何超瓊明白其意思其實「是指我好單純,所以40年來都沒有放棄照顧我」。她讚揚何堅持自己原則,並透露其經常掛在口邊的口頭禪為「你聽我講啦,我唔會點你!」,她稱感謝其「指點」和「啟蒙」,「在我人生路上最艱難及多次出現個人問題時,都是他幫我渡過難關」。她認為何雖看似苛刻待人,實際則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尊重人才,是好老闆好夥伴,「好像很囉唆,反覆地追問及督促」,但其實滿有誠意,亦願提拔、幫助身邊人而不求回報,做事也坐言起行,從不拖泥帶水。何超瓊指何柱國這些「反常規」的處事作風令他在社會上的獨特位置及貢獻無可替代,並說會永遠懷念他,指他「是香港政商界奇葩,也是帶領我們用香港精神,再做更好香港的一個奇蹟」。[15]

何柱國的兒子在喪禮上致辭時表示,父親是位忠誠愛國者,深愛國家和香港,擔任全國政協常委,服務國家二十多年,並強調「對比父親的公眾成就,最突出還是父親無畏精神」。何正德指世界上有太多人出於恐懼或便利而選擇沉默,然而其父從不害怕發聲,有時聲音洪亮,有時引發爭議,但始終堅定不移,渴望讓事情變得更好。他指其父不但將勇氣帶到政府和媒體工作中,也帶到其友誼和家庭。「在座的許多人都曾聽取過父親強而有力的意見和建議,希望在座者記住,無論父親的言辭多麼直接,但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關懷……父親在堅強的外表下,隱藏着一顆慷慨的心,是個樂於助人、樂於分享好故事、開懷大笑、並且總是提供真誠建議的人……教會自己韌性、信念和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會銘記於心……緬懷父親,不僅因為他所取得的成就,更因為他所秉持的價值觀,尤其是他的勇氣……父親教導我們,不要被教條所束縛,也不要被他人的思考模式所左右……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即使充滿挑戰,也要為認為正確的事情大聲疾呼……時刻勇敢發聲……關懷彼此」。[15]

Remove ads

言論

與歷任特首關係

曾蔭權

何柱國於2012年曾經被某媒體指與當時的特首曾蔭權交往甚密,包括在該年2月用其私人遊艇接載曾來往澳門,[16]並與他在澳門一同吃晚飯,[17]事件當時被該媒體批評有利益衝突[18]何柱國否認有利益輸送,[19]並稱香港是商業社會,商界和政府有聯繫沒問題。[17]

梁振英

2011年12月,正值參選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稱:《星島新聞集團》多篇報導指其主業公司戴德梁行面臨要清盤,發表質疑梁的管治能力等言論。他又不點名批評《星島》記者大聲向他提問,故意令他難堪,是針對其本人,有動機地抹黑。何柱國對此指控不滿,並召開記者會高調反駁,稱早前《星島》旗下報刊指梁於戴德梁行「一鋪清袋」(一無所有),內容有事實基礎,何柱國又認為,梁振英出來選舉,作為政客,要有心理準備向記者清楚交代,不然不要出來,但不要趁機罵記者等多番言論,但指星島將繼續支持特區政府。

林鄭月娥

2021年3月10日,何接受無綫電視專訪,提到若林鄭月娥競逐連任,他會參選行政長官。他強調目的不是為了勝出,而是不同意林鄭說自己「建設多過破壞」,想「找個機會跟她辯論」。

反對佔中

何柱國反對佔領中環,指佔領行動有源源不絕的資源是有組織有預謀,批評學生霸佔馬路的行為自私,又表示「周永康去到旺角都唔代表旺角嘅」,學生不能代表很多香港人,只能代表他們自己,更稱「學生無資格代表我」,若他是警方「一早已經清場」。何柱國直斥佔中三子被別人騎劫佔領行動,「無用㗎啦」,他指學生不可能要求特首梁振英下台以及人大撤回決定,又強調市民需以合法方式爭取民主,聲稱佔領行動會令未來一至兩個月出現失業潮,或者令部分店舖關閉。他稱警方近日的行動十分克制,專業行動值得尊重,又指示威者用雨傘作為工具會插傷別人,高舉雙手時用腳踢警察,並不是和平示威。[20]

「傻仔白痴」論

2016年4月3日,何柱國指前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不了解香港經營環境。黃之鋒反駁指,何柱國對他的批評是幼稚的情緒發洩。何柱國指黃之鋒所說,大企業沒有裁員,屬「傻仔」及「白痴」想法,並指實情是滿街皆有舖位空置。4月4日,黃之鋒反駁指:「作為一個在社會上有名望的傳媒大亨,用這種純情緒式的發洩字眼去攻擊和自己政見不同的人,我會覺得這是頗幼稚的行為。」他又表示:「自由行拉高租金,令很多小商戶承擔不了租金,然後引致最後他們被迫結業,現在就是因為依賴自由行那種泡沫經濟爆破了,才導致現在的局面。」何柱國不同意黃之鋒指他幼稚的講法:「我在2014年佔中時已說過,經濟會因為佔中而帶來很多失業和後遺症。」何柱國繼續表示:「我現在向他挑戰,我和他一起做去銅鑼灣尖沙咀廣東道做記錄,大家逛街,叫他拿出計算機,數一下有多少空置舖位,以及那些舖在2014年是否存在。如果他是對的,我向他下跪叩三個響頭,我承認我是『白痴』。如果他是錯的,就叫他閉嘴,向我鞠三個躬,自認是『傻仔』、『白痴』。」黃之鋒回覆時指,不會接受何柱國的挑戰。[21]

Remove ads

反修例立場

2019年3月26日,星島新聞集團八十周年晚宴,何柱國致辭時談及《逃犯條例》和《基本法》23條,稱有多名友人向他表達到修例的關注,有人更向他說:「今日嚟埋呢一鋪(晚宴),都唔知下次有無機會嚟。」何說聞言後追問友人何出此言,其友答道:「畀人拉咗去坐監都講唔定。」,並強調香港最重要是維護一國兩制普通法[22]

2019年9月1日,他在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中表示,示威者的目的不再是反修例,而是有人想將事件轉變成「革命」,對抗中國、推翻政權,是「奪權行為」。香港現行法律仍能處理,現時毋須動用《緊急法》。[23]

2019年10月22日,何柱國撰文寫到:由始至今貫徹和主張「和平、理 性、非暴力」,支持「一國兩制」,認為民主的基石是法治,任何破壞治安及危害公眾安全的暴行都不應被容忍。[24]

2023年8月17日,何柱國在商業電台雷霆881電台節目《光明頂》稱曾勸諭林鄭勿強推《逃犯條例》,否則會引來美國制裁,又要求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勸下啊太」,可惜兩人「聽唔明」(聽不懂)。[25]

疫情時的批評

2020年4月9日,全國政協常委、星島集團主席何柱國在旗下報章《頭條日報》及《星島日報》以全版刊篇幅發公開信,要求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全港所有僱主代付僱員兩個月工資。

公開信指,香港經歷去年社會運動,如今又遇上天災,形容「黑到無得再黑」。又指其他地方都不及香港不幸,因為沒有「人禍」,香港在雙重打擊下,「廢曬武功」,「民不聊生、百業蕭條,市民心情壞透」。

他認為林鄭月娥要運用智慧幫助打工仔,又指其實林鄭也不需要有創意,只需仿效其他政府的措施。他認為可以為全港打工仔「代付他們兩個月工資,以減少裁員、減薪、失業」,「為普羅企業和打工仔做些好事。」又指「權在你,建議在我」,要拭目以待。[26]

呼籲擱置明日大嶼

在2025年2月17日的《光明頂》電台廣播節目內,何柱國亦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停止賣地三年及擱置明日大嶼,認為地產市道關乎供求問題,目前香港有數萬個新盤仍未消化,若地產商承受不了而造成財政困難,會蔓延至銀行業,其影響比政府赤字更糟糕。[27]在同一訪問中他亦指香港絕對有條件發展醫療成重要產業,並可效法其他地方做法,此舉可助補救零售業不振的損失;[27][28]又指港府「止暴」可告一段落,應回歸商業,少談政治,因「香港係唔適合講政治嘅地方」(香港乃不適宜談論政治的地方)。[28]

參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