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國寺釋迦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佛國寺釋迦塔map
Remove ads

35.789991°N 129.332011°E / 35.789991; 129.332011

快速預覽 佛國寺釋迦塔, 名稱 ...
快速預覽 諺文, 漢字 ...
Thumb
佛國寺釋迦塔
佛國寺釋迦塔在韓國的位置

佛國寺釋迦塔(韓語:불국사 석가탑),又稱佛國寺三層石塔불국사 삼층석탑),位於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佛國寺內,為統一新羅時期(西元668-935年)佛塔,推測建於統一新羅景德王10年(西元751年)。佛國寺釋迦塔在1962年12月被列為韓國國寶第21號[1]

Remove ads

簡介

歷史

佛國寺釋迦塔位於慶州市佛國洞佛國寺內,慶州為新羅王朝(西元前57年-935年)國都,當地有大量新羅遺跡和文物[2]

佛國寺始建於新羅第23代君主法興王15年(西元528年),當時稱法流寺。景德王時期,西元750年左右,宰相金大城為紀念父母重建,完工後命名為佛國寺。朝鮮宣祖26年-32年(西元1592年-1598年),歷經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半島的萬曆朝鮮之役[註 1],佛國寺大部分建築被燒毀,唯有金銅佛像和石造物倖免於難,釋迦塔因而保存至今,已有超過1200年的歷史[5][6]。佛國寺釋迦塔在1962年12月10日被列為韓國國寶第21號[1]

1966年9月,盜掘者入侵,釋迦塔產生損傷,同年12月整修時,於二層塔身中的一個方洞內,找到一批文物,該批文物被列為韓國國寶第126號。其中最受矚目的為編號126-6號,其為世界上最早的木刻印刷品,將《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韓語무구정광대다라니경》印在8×620公分的紙捲軸上,經鑑定年代介於西元705-751年間[7][8][9]。該物件現存於國立慶州博物館[10]

Remove ads

結構

釋迦塔全名「釋迦如來常住說法塔」,又稱三層石塔,位於佛國寺大雄殿前廣場[11],高10.75公尺[1]。釋迦塔是傳統韓式石塔,線條簡潔,細節極少。一般推測建於統一新羅景德王10年(西元751年)[1],但另有一說建於統一新羅景德王元年(西元742年)[12]

釋迦塔設計相當簡潔,其在兩層基座平台上豎立三層塔身,塔身由下至上的比例為4:3:2,下方較大,至上方逐漸縮小,呈現均衡的比例。釋迦塔模仿木製建築的風格,在兩層平台的四個角落均有柱形結構,三層塔身的四個角落也有類似的結構,每層的塔身上的屋簷,其角落均略微抬高,使得整座塔看起來較為輕盈,彷彿要飛起來。基座與塔身上面並無雕刻,呈現簡潔的美感[1]

三層塔身的結構在統一新羅時代為佛塔常見的樣式,在釋迦塔之前建造的有慶州高仙寺址三層石塔韓語경주 고선사지 삼층석탑韓國國寶第38號,建於7世紀後期[13])、慶州感恩寺址東、西三層石塔韓語경주 감은사지 동·서 삼층석탑(韓國國寶第121號,建於西元682年)等[14],釋迦塔在其後建造,其為集三層石塔建築經驗之大成,為統一新羅時期三層石塔建築的經典之作[1]。之後興建的南原實相寺東、西三層石塔韓語남원 실상사 동·서 삼층석탑韓國寶物韓語대한민국의 보물第37號,建於西元828年)則是模仿釋迦塔的形式建造[15]

大雄殿前廣場上,除了釋迦塔之外,另有多寶塔,兩座塔置於同一處,是體現妙法蓮華經的內容,表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說法時,「過去佛」多寶佛在旁的證明[16]

逸事

在韓國民間傳說中,佛國寺釋迦塔被稱為無影塔(韓語:무영탑)。傳說內容為統一新羅時期,君王崇尚佛法,不惜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釋迦塔。有位被徵為伕役的石匠因久未回家,他的妻子想來探夫,卻被阻止。修建中的石塔,旁邊有個水池,池中顯現石塔的倒影,思念丈夫卻遲遲無法相見的女子,悲傷不已,縱身跳入水池,石塔的倒影因而消失,因此此塔被稱為「無影塔」以諷刺統治者想藉由修塔增加功德,卻適得其反[17]:117-118

圖集

參見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