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使徒來襲
1995年日本電視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第1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使徒來襲》(日語:『使徒、襲来』)是GAINAX製作的日本電視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第一集,由系列導演庵野秀明編劇,鶴卷和哉導演,於1995年10月4日在東京電視台播出。該系列主要以一場世界性大災難發生15年後的要塞都市第三新東京市為舞台。主角是十幾歲的少年碇真嗣,他的父親碇源堂將他招募到特務機關NERV,然後要之駕駛巨型人型機甲「Evangelion」(俗稱:EVA),跟敵人「使徒」戰鬥。本集中,第三新東京市遭到使徒Sachiel襲擊,聯合國軍無法阻擋。碇真嗣應關係疏遠的父親要求,來到第三新東京市,繼被他命令駕駛EVA初號機跟使徒戰鬥。真嗣最初不願意駕駛EVA,但在看到駕駛員綾波麗身受重傷仍欲出擊後,改變了主意,決定駕駛EVA與使徒交戰。
《使徒來襲》製作於1994年9月至1995年4月。該集受特攝作品的影響,參考了其他機甲動畫和GAINAX以前的作品。該集在東京電視台的收視率為6.8%,其視覺效果、導演和角色介紹均受到評論界和公眾的廣泛好評。
Remove ads
劇情

特務機關NERV的司令官碇源堂把他的兒子碇真嗣召到第三新東京市。與此同時,敵人使徒Sachiel亦正迫近該地,聯合國軍的坦克營在海岸線上準備迎戰。真嗣抵達附近的一個城鎮後,在車站旁等待去接他的NERV作戰部長葛城美里。此時,使徒突然發動攻擊,聯合國軍空軍則以導彈還撃,但對之構成不了一點傷害。真嗣在該戰鬥中受到波及,險些喪命,不過葛城美里在最後關頭趕到,將其救出。
在多次進攻都以無效告終後,聯合國軍承認他們無能為力,將摧毀使徒的責任移交給碇源堂和NERV。同時,真嗣和美里正乘坐汽車裝運列車,深入一個巨大的地下空洞。真嗣被帶到了巨型人型機甲Evangelion(俗稱:EVA)的機庫,在那裏他看到EVA的第一個試驗型號——EVA初號機。此時源堂出現,告訴真嗣他將派去駕駛EVA初號機,與使徒作戰。他不從,認為自己沒能力完成任務。但源堂告訴他,要是不駕駛EVA,就離開這裏。他繼找另一名駕駛員綾波麗頂替之。麗雖身受重傷,全身多處被石膏和繃帶包裹,但仍欲出擊。面對麗的傷勢,真嗣最終同意駕駛EVA。接着他坐上初號機,與之一起發射到地面,跟使徒對峙。
Remove ads
製作

GAINAX於1993年7月開始計劃製作《新世紀福音戰士》[1]。同年9月20日舉辦首次內部會議,討論這個全新計劃。一年後(1994年9月),製作團隊才開始製作首兩集。他們最終花了數個月時間去製作[2][3]。該系列的導演庵野秀明擔任本集的編劇。本集劇本編寫進度緩慢——庵野表示,第一集的劇本約花費半年完成[4]。本集的導演(演出)由系列副導演鶴卷和哉擔任[5],分鏡由摩砂雪和庵野秀明負責[6][7][8],作畫監督則由鈴木俊二擔任[9][10]。淺利義遠、Kio誠兒和今掛勇擔任設定助理(設定補)[11][12]。
1993,GAINAX發布了《新世紀福音戰士(暫定名)企畫書》(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 (仮) 企画書,Shinseiki Evangelion (kari) kikakusho),其中確定了《使徒來襲》的基本劇情[13]。在第一稿中,製作團隊把本集命名為《再會的人們》(再会する人々,Saikai suru hitobito)[14]。原定的開頭是真嗣坐火車時,被EVA零號機和Raziel使徒間的戰鬥攔下;使徒最終消失在湖中,而受損的零號機則回到了NERV基地[15]。原稿中也包含失控的EVA初號機與Raziel戰鬥的情節,但此一橋段在第二集才出現[16]。原稿稱Raziel為「金屬使徒」。與劇中實際出現的Sachiel相比,Raziel的外表較接近巨人,擁有更多的擬人特徵[17]。1995年4月,本集的製作正式結束;第二集也在一個月後完成[14]。配音工作於3月27日開始,距計劃播出的時間約六個月[18]。第一、二集最初於1995年7月22日和23日在茨城縣潮來市舉行的第二屆「GAINAX祭」上放映[19],此時距離在電視台的正式播映僅有三個月的時間,開場動畫還沒有完成[20],但仍受到會場200餘觀眾的歡迎[21][22]。庵野導演也對此表示滿意:「前兩集忠實地反映了我的心情,當我意識到這點時,我覺得這真是太好了」[23]。
長澤美樹、林原惠、平松晶子、子安武人和長嶝高士參與了該集的配音,但各自對應的角色並未公布;西村知道、宇垣秀成、中博史為第一幕中與碇源堂對話的三名士兵配音[7][24]。該集的片尾曲《Fly Me to the Moon》由英國歌手克萊爾·利特利(Claire Littley,以藝名CLAIRE參與製作)翻唱[25][26]。
Remove ads
文化參考
一個超過20歲、喜歡機械人動畫和美少女動畫的人真的快樂嗎?如果一生都不知道還有更大的幸福的話,也許會很幸福。但我對這樣的幸福抱有疑問。我想一邊創作這部作品,一邊思考對於那樣的人來說幸福是什麼。[註 1]
庵野秀明製作前兩集時的想法[27]
該系列首個意大利語改編版的策劃人瓜爾蒂耶羅· 坎納爾西指出,本集在劇作上採用攔腰法,即通過展示角色的對話和思想或插入閃回片段,重建敍事開始前發生的事情。本作後續的分集中也使用了這種敍事技巧[28]。他還指出,本集中真嗣說出「不能逃避!」的場景將成為該角色最典型的特徵之一[29][30]。日本哲學家和文化評論家東浩紀在談及這句台詞時,將《新世紀福音戰士》稱作一個描繪「無緣無故的焦慮」的故事,並將其與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後日本社會的反響聯繫起來[31]。這句台詞的靈感來自庵野秀明的個人經歷:在完成《冒險少女娜汀亞》後的四年間,庵野秀明陷入了深深的憂鬱中。1993年起,庵野秀明開始圍繞着「不能逃避」這一想法進行本系列的開展設想,這一主題是他之前未能進入製作的《蒼之烏爾》的基本主題,也呼應了他這四年間消沉生活[32]:
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中,我試圖將一個四年間破碎又無能為力的我,全部都放進去。逃避了四年,僅僅是沒死而已的我,僅僅因為一個念頭「不能逃避!」而開始製作這部作品。我的意圖是在電影中留下深刻印象。
——庵野秀明[註 2]
《使徒來襲》已經體現了父子關係[33]、人際交往[34]等該系列的主題。系列LD的封套註釋編者小黑祐一郎指出,本集中美里告訴真嗣要表現得像個男人一樣,這反映了該系列所探討的另一個主題——在現代該如何看待男性氣質,而這一主題在後續的集數中也有所體現[35]。但根據該系列的官方手冊,尚不清楚該系列是否支持具有男性氣質願景的父權模式,或是否質疑其價值[34][36]。本集參考了多部早期的機甲動畫作品,如《雷朋三世》[37][38]、《超力電磁俠 孔巴特拉V》[39]、《飛越巔峰》[40]。本集亦受到實相寺昭雄的導演風格的影響[41],許多鏡頭受特攝類作品啟發[42]。製作團隊還從《美少女戰士》的導演、庵野的朋友幾原邦彥的作品中取得靈感,決定為此集加入少女動畫中典型的幽默圖形符號[43][44]。本集中還出現了現實中存在的武器,例如日本74式坦克[45]、雅克-38戰鬥機[46]、無機艙自轉旋翼機[47]和M270多管火箭系統[48][49]。
反響
第一集可以成就或毀掉一個系列。很少有動畫的首集能比《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開篇更好地設置角色和危機。…《新世紀福音戰士》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戲劇性和刺激,世界末日的情景和必須拯救世界的「特殊」孩子,讓人覺得特別美妙。
「
」
馬克斯·科維爾(Film School Rejects)[50]
《使徒來襲》得到了評論家和公眾的廣泛好評[51][34]。該集於1995年10月4日首次播出,關東地區收視率達到6.8%[52][53]。在該系列首次播出後,《使徒來襲》在《Animage》雜誌的動畫年度獎項Anime Grand Prix的「單集部門」(日語:サブタイトル部門)中排第17位[54]。在朝日電視台舉辦的「最佳動畫場景調查」中,真嗣第一次見到綾波麗的場景排在第16位[55]。2011年,日本入門網站goo就「最常在網上見到,但不知出自哪的名言」舉辦了一次調查,真嗣在本集中說出的「不能逃避!」排在第三位[56]。2020年,NHK舉辦一項類似的調查,結果顯示「不能逃避!」為《新世紀福音戰士》粉絲第三喜歡的一句話[57]。
為《Newtype》雜誌撰稿的動畫師小黑祐一郎[58]、動畫新聞網的尼克·克里默(Nick Creamer)[59]等評論家都稱讚了這一集的導演和編輯[60][61]。學者蘇珊·J·納皮爾分析了該集對真嗣和美里的「內心世界」的描述,認為是體現該系列非傳統風格的一個例子[62]。意大利作家和評論家安德里亞·豐塔納(Andrea Fontana)寫道:「從第一集開始,(《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充斥着許多含義」[63]。《Newtype》1995年12月號也持同樣的觀點,讚揚了該集密集的信息量[64]。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克里斯蒂·安德森在Supanova Expo的網站上撰文,將真嗣決定駕駛EVA的一幕選為這個角色的最佳時刻之一[65]。Film Daze的編輯約書亞·索倫森也為真嗣辯護,稱真嗣重複「不能逃避!」的場景概括了《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主題核心,是「使該系列獨一無二的關鍵」[66]。《Newtype》寫道,「許多精心設計的鏡頭角度可能會讓粉絲們心裏痒痒的」,「略顯獨特的標題和醒目的畫面也是一大亮點」[67]。《A-CLUB》的評論者虛無縹緲人讚揚了該集,指它在連續劇當中「十分不俗,而且氣氛的營造也相當出色」[68]。
Film School Rejects的馬克斯·科維爾同樣將《使徒來襲》列為《新世紀福音戰士》最佳單集的第三名,稱讚其視覺效果和對劇中主要謎團的介紹[50];他還稱讚了真嗣在閱讀說明書時,背景中出現了EVA的一隻巨手的鏡頭。他認為這一畫面背後的象徵意義是「(真嗣)只是實現目標的工具」,並其列為作品中眾多「完美鏡頭」之一[69]。根據《Newtype》的官方《新世紀福音戰士FILM BOOK》,在與Sachiel的戰鬥中,源堂指揮的場景也因其「表現力」而受到好評,並且「被認為是本集中表現最好的場景之一」[70]。The Animé Café的日本評論家Akio Nagatomi雖欣賞機甲和敵人的設計,但認為動畫的質量處於「平均水平」,他還批評了外星生物無緣無故想毀滅地球,而一個小男孩不得不與之戰鬥的故事前提,稱其過於缺乏獨創性[71]。Syfy Wire的丹尼爾·多克里稱讚Sachiel的首次亮相讓人感到恐懼,但也指出該集使用了巨型怪獸登場時的常用套路[72]。相比之下,Multiversity Comics的馬修·加西亞和《Ex》雜誌的查爾斯·麥卡特對前兩集的動畫、音樂和節奏都持積極態度。加西亞表示,前兩集是《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速成課程」,從前兩集中可以領略到《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既恐怖又有趣,既深沉悲傷又鼓舞人心,既平凡又驚人」[73];麥卡特評價稱,前兩集的節奏為角色的發展和緊張的戰鬥提供了充足的時間[74]。
多年以來,GAINAX製作了許多與該集相關的周邊商品[75],如打火機[76]、 T恤[77][78]、重現戰鬥場面的紙模[79]等。奈須蘑菇在看完這集後內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隨後開始了他的作家生涯,他表示,這一集「無論是我還是我的同代人都不能忽視」[80]。奈須後來與武內崇共同創立了TYPE-MOON,創作了《魔法使之夜》和《Fate/stay night》等作品,《Fate/stay night》更是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視覺小說之一[81]。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