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保羅·安納干尼
美国男子网球运动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保羅·安納干尼(英語:Paul Annacone,1963年3月20日—),前美國男子網球選手,現為著名的網球教練。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5月8日) |
Remove ads
職業生涯
1982-1984年,安納干尼在田納西大學打了三年網球。1984年,他被提名為校際網球協會年度最佳球員,當年度單打51勝3負並奪得所有ITA的室內錦標賽的單打賽事,他在他的所有三年的大學生涯被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Vols'[註 1],累積了115勝22負的單打紀錄。
安納干尼為右手持拍,在1985年達到生涯單打最高排名世界第12,他是美國第六位發球上網型的球員,另外回發球常使用「切球上網」的打法。安納干尼於1992年在大滿貫、大獎賽、ATP巡迴賽累積了157勝131負。他的生涯獲得3個ATP單打冠軍和在1984年進入溫布頓八強。他也在1985年打進ATP單打賽事決賽。
安納干尼在雙打賽事方面,獲得較高的成就,拿到14個雙打冠軍和在1987年雙打排名達到世界第三,他長期的合作搭擋赫里斯托·范·任斯波格。1985年,安納干尼獲得澳網雙打冠軍,1990年,他在美網雙打賽事與大衛·惠頓搭擋,曾闖入決賽。
成為教練後
安納干尼曾是90年代網壇霸主皮特·森柏斯的長期教練,從1995年到2001年是正式教練,直到2002年7年轉為兼職教練。從2001年12月到2003年1月,安納干尼成為美國網球協會執行計劃的負責人。2004年秋天,安納干尼被蒂姆·漢文聘用為兼職教練。
2006年11月,安納干尼成為草地網球協會(Lawn Tennis Association)的首席教練[1]。2008年4月,安納干尼也成為台維斯盃英國隊(Great Britain Davis Cup team)的教練之一,接替辭職的彼得·隆格倫(Peter Lundgren)[2]。2010年5月,安納干尼宣佈從LTA正式離開和2010年11月離開台維斯盃英國隊[3]。
2010年8月28日,安納干尼被羅傑·費達拿聘請為教練,經過一個月的試用期後,他正式成為費達拿的專職教練,安納干尼帶領費達拿拿下兩座ATP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冠軍[4]和一座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冠軍,他們的合作關係到2013年10月結束。
Remove ads
個人生活
安納干尼與前妻崔西(Tracy)生下一個兒子尼古拉斯(Nicholas),現在為23歲,他進入父親的母校,他們還生下一個女兒奧麗維亞(Olivia),現在為17歲。
安納干尼居住於加州。
|
|
次數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搭擋 | 決賽對手 | 比分 |
1. | 1984年12月17日 | 澳洲悉尼 | 草地 | ![]() |
![]() ![]() |
7–6, 7–5 |
2. | 1985年2月18日 | 美國邁阿密 | 硬地 | ![]() |
![]() ![]() |
7–5, 7–5, 6–4 |
3. | 1985年4月29日 | 美國亞特蘭大 | 地毯 | ![]() |
![]() ![]() |
6–4, 6–3 |
4. | 1985年9月30日 | 美國三藩市 | 地毯 | ![]() |
![]() ![]() |
3–6, 6–3, 6–4 |
5. | 1985年12月9日 | 澳洲墨爾本 | 草地 | ![]() |
![]() ![]() |
3–6, 7–6, 6–4, 6–4 |
6. | 1987年3月9日 | 美國邁阿密 | 硬地 | ![]() |
![]() ![]() |
6–2, 6–4, 6–4 |
7. | 1987年4月6日 | 美國芝加哥 | 地毯 | ![]() |
![]() ![]() |
6–3, 7–6 |
8. | 1987年4月20日 | 日本東京 | 硬地 | ![]() |
![]() ![]() |
6–4, 7–6 |
9. | 1988年10月31日 | 法國巴黎 | 地毯 | ![]() |
![]() ![]() |
6–2, 6–2 |
10. | 1989年2月20日 | 美國孟斐斯 | 室內硬地 | ![]() |
![]() ![]() |
7–6, 6–7, 6–1 |
11. | 1989年2月27日 | 美國費城 | 地毯 | ![]() |
![]() ![]() |
6–3, 7–5 |
12. | 1990年7月30日 | 加拿大多倫多 | 硬地 | ![]() |
![]() ![]() |
6–1, 7–6 |
13. | 1993年5月3日 | 美國亞特蘭大 | 泥地 | ![]() |
![]() ![]() |
6–4, 7–6 |
14. | 1993年10月25日 | 中國北京 | 地毯 | ![]() |
![]() ![]() |
7–6, 6–3 |
Remove ads
次數 | 日期 | 賽事 | 場地 | 搭擋 | 決賽對手 | 比分 |
1. | 1983 | 德國科隆 | 地毯 | ![]() |
![]() ![]() |
6–3, 6–4 |
2. | 1984 | 美國利文斯頓 | 硬地 | ![]() |
![]() ![]() |
6–4, 6–4 |
3. | 1985 | 美國拉斯維加斯 | 硬地 | ![]() |
![]() ![]() |
7–6, 6–7, 7–6 |
4. | 1985 | 美國紐波特 | 草地 | ![]() |
![]() ![]() |
6–1, 6–3 |
5. | 1985 | 美國洛杉磯 | 硬地 | ![]() |
![]() ![]() |
6–3, 7–6 |
6. | 1986 | 英國倫敦(WCT) | 地毯 | ![]() |
![]() ![]() | |
7. | 1986 | 美國斯特拉頓山 | 硬地 | ![]() |
![]() ![]() |
6–3, 3–6, 6–3 |
8. | 1987 | 美國奧蘭多 | 硬地 | ![]() |
![]() ![]() |
2–6, 7–6, 6–4 |
9. | 1988 | 美國斯克內克塔迪 | 硬地 | ![]() |
![]() ![]() |
6–3, 6–7, 7–5 |
10. | 1988 | 瑞典斯德哥爾摩 | 室內硬地 | ![]() |
![]() ![]() | |
11. | 1989 | 美國斯科茨代爾 | 硬地 | ![]() |
![]() ![]() |
6–7, 6–3, 6–2, 2–6, 6–4 |
12. | 1989 | 美國三藩市 | 地毯 | ![]() |
![]() ![]() |
6–4, 6–3 |
13. | 1989 | 奧地利維也納 | 地毯 | ![]() |
![]() ![]() |
6–2, 6–3 |
14. | 1990 | 美國紐約 | 硬地 | ![]() |
![]() ![]() |
6–2, 7–6, 6–2 |
15. | 1992 | 美國紐波特 | 草地 | ![]() |
![]() ![]() |
6–4, 6–4 |
16. | 1993 | 美國科勒爾斯普林斯 | 泥地 | ![]() |
![]() ![]() |
6–4, 6–3 |
Remove ads
A = 未參賽
NH = 當屆巡迴賽未舉行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