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傅熹年

中國建築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傅熹年(1933年1月2日),男,四川江安人,生於北京,中國建築歷史學家、文物鑑定專家,現任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快速預覽 傅熹年, 性別 ...

榮譽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1]

學術貢獻

傅熹年主要從事中國建築史研究工作,重點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和宮殿、壇廟等大建築群的規劃設計。此外,由於家學淵源,傅熹年對古籍版本目錄學以及書畫、玉器等文物鑑定也頗有研究。[2]

著作

家庭

祖父傅增湘是民國時期收藏家。

祖父遺產的訴訟

傅熹年的祖父傅增湘去世後遺有大量的古籍、字畫、文物等。1966年文革時傅家被抄家,1971年國家開始逐步歸還傅家財產。這些財產後來主要由傅熹年掌管。2005年堂妹傅鈺年等人提出上訴,要求分割總估價過億元的祖產。由於涉訴金額極大,被稱為「中國內地最大遺產案」。2009年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只認定50餘件(包括傅增湘印章40餘枚)物品屬於傅增湘遺產,為其後人共有,駁回了傅鈺年的其他訴訟請求[3][4]。2010年8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終審判決維持了原判。[5]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