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先天性德国麻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先天性德國麻疹(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中國大陸作先天性風疹綜合徵,台灣作先天性德國麻疹,CRS)是指懷孕期間感染風疹(德國麻疹)造成嬰兒出現先天性障礙[2]。典型徵狀包括聽力減退、先天性心臟病和眼部問題,如白內障和青光眼[2]。其他特徵,包括可能脾腫大、小頭畸形和發展遲緩[2]。少數患者會出現典型的紅疹[3]。其它可能併發症,包括:流產、死產、自閉症和腦病變[2][4][5]。
如果母親在懷孕早期(孕期12周之前)感染,風險最大[2][6]。若感染發生在 18 周以後,則通常問題較少[2]。半數被感染的孕婦沒有任何徵狀,雖然沒徵狀,但仍具傳染性[7]。診斷包括血液、尿液或鼻拭子的檢驗[4][8]。
預防措施包括全民接種德國麻疹疫苗[8]。可以為孕婦進行血液檢驗,確認是否具有免疫力[4]。懷孕期間被感染的女性可以選擇人工流產[4]。初步證據顯示為被感染的孕婦注射抗風疹的免疫球蛋白可能有效[4]。對胎兒的治療,主要是支持性療法[4]。每月進行一次病毒檢驗,直到連續兩次檢驗不再發現病毒排出,因為持續排出病毒的情況可能會持續一年或更久[8]。
每年約有 10 萬名嬰兒得到先天性德國麻疹[1]。好發於非洲和東南亞,在美洲極為罕見[8][9]。自 2005 年後,美國平均每年發生不到一例[6]。在疫苗問市前,多達 0.4% 的嬰兒發病[9]。 1941 年,澳大利亞人諾曼·格雷格首次描述這個疾病[7]。 1962-1965年風疹大流行後,才研發出風疹疫苗[10]。
Remove ads
參見
- 傑伊·霍維茨 (出生於 1945), 紐約大都會隊執行長,患有此病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