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八道樓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道樓子
Remove ads

《八道樓子》(英語:Seven Man Army)為1976年出品的國語發音之有聲彩色電影,長弓電影公司出品,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發行。張徹導演,改編自1933年春長城戰役古北口八達嶺戰場。主要演員有戚冠軍傅聲狄龍姜大衛陳觀泰劉家輝梁家仁王龍威郭追

快速預覽 八道樓子Seven Man Army, 基本資料 ...

國民革命軍第一十七軍徐庭瑤下轄第2師、第25師、第83師;第25師(師長關麟徵)第75旅第149團上校團長王潤波命令偵察先鋒營,十七軍第2師(黃杰師長)六旅(羅奇旅長)十一團副團長吳超徵兼任營長,後來全營集合,僅僅剩下7名國民革命軍士兵。 失聯孤軍力守古北口八達嶺的一座碉堡,竟能對抗日軍千名達一星期之精彩史實,(影片宣傳說「日軍兩萬名,坦克30輛」,日軍人數是初期古北口攻防戰役,而不是八達樓子前方之掩護戰)。

Remove ads

劇情簡介

七七事變之前,軍事要塞————八道樓子只剩下了碉堡裏7名中國軍人:營長吳超徵(事後追封少將,吸引敵軍、掩護主力、斃敵有功),五位上等兵江明坤褚天成白長興賈福勝以及潘炳林,還有二等兵何鴻發

他們以背水一戰的精神,頑強抵抗多於自己數十倍的日軍,在主力失聯與失去支援的情況下孤軍作戰,屢勝強敵,堅守這一軍事要塞。但寡不敵眾,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7位壯士流盡了最後一滴鮮血,為國捐軀。

人物角色

更多資訊 角色名稱, 演員 ...
Remove ads

其他製作人員

  • 製片:彭世偉、朱耕、祖康
  • 助導:吳越凌、沈汝亮、周小培、葉德申
  • 副攝影:徐得利
  • 藝術指導:顧毅
  • 武術指導:謝興陳信一
  • 燈光:關英全、歐作霖
  • 道具:何介夫
  • 化妝:趙玉珍
  • 服裝:黃榮

金門銅像

  • 7位殉國烈士,牌位都在台北市大直忠烈祠,永饗血食膜拜。
  • 金門小金門,即烈嶼)戰地,島中設置牌樓,他們持步槍上刺刀衝鋒全身銅像,栩栩如生,牌樓上刻「八達樓子」四字,忠勇事蹟永誌緬懷效習。[2]前總統蔣經國讚言,島孤人不孤
  • 有拔槍自盡、有被數十日軍剁成肉泥、有拔腰纏整綑手榴彈長城與城底數十日軍同歸於盡……每位烈士殉國方式都不一樣,是電影劇情所描述。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備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