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剪尾王霸鶲

霸鶲科霸鶲屬下的一種鳥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剪尾王霸鹟
Remove ads

剪尾王霸鶲學名Tyrannus forficatus,英語:Scissor-tailed Flycatcher),是雀形目霸鶲科霸鶲屬下的一種鳥類。[2]這種鳥類以昆蟲為主食,是會行遷徙的物種,在春季時前往美國南部的稀樹草原繁殖,並在秋冬時向南至佛羅里達中美洲過冬。[3][4][5]這種鳥類以其相當狹長的剪刀形尾巴著稱,是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鳥[3][6]

快速預覽 剪尾王霸鶲, 保護狀況 ...

這種鳥類主要以黑白色系為主,其頭背部偏灰白色,翅膀較黑,長尾則是黑白交錯,在胸腹部則有一些粉紅色及淡黃色羽毛。[7][8][9]在雌鳥及幼鳥中,尾巴則相對較短。[5][10]繁殖時以一夫一妻制為主,雄鳥會有求偶行為,而雌鳥每次產3—6枚卵,12—14天後孵化,14—17天後離巢。[11][12]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因其分佈廣大且數量仍多,被列為無危物種[1][13]

Remove ads

物種發現與分類

叉尾王霸鶲

圓頭王霸鶲

雪喉王霸鶲

庫氏王霸鶲

厚嘴王霸鶲

東王霸鶲

卡氏王霸鶲

西王霸鶲

剪尾王霸鶲

白喉王霸鶲

灰王霸鶲

巨王霸鶲

熱帶王霸鶲

2022年的研究中所展示的霸鶲屬成員關係[14]

該物種在喬治-路易·勒克萊爾·德·布豐的《自然通史》(Histoire Naturelle)就已有描述,當時布豐以「Le moucherolle à queue fourchue du Mexique」(墨西哥燕尾鶲)一名稱呼。[15]後來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其1789年改版的《自然系統》的修正版內引布豐的資料以Muscicapa forficata的名稱命名。[16][17][註 1]

1837年,英國鳥類學家威廉·斯溫森英語William Swainson將其移至Milvulus屬下,並在1901年時被更名為Muscivora[11]該屬在1966年時被建議應歸為當時已經建立的霸鶲屬下做為一個亞屬,但最終於1983年時被認為其特徵並不足以成為一個亞屬,因此被直接歸於霸鶲屬至今。[19][11][2]

其屬名Tyrannus來自拉丁語的同樣辭彙,源於希臘語τῠ́ρᾰννος轉寫:turannos),即「君主」之意。[20]:394種小名forficatus來自拉丁語forfex,即為「剪刀」之意。[20]:162

剪尾王霸鶲是霸鶲屬下的十三個成員之一,與其最為親近的物種為西王霸鶲英語Western Kingbird[14]這兩個物種同域英語Sympatry分佈,生態地位相似,雖然有未能成功孵化的雜交情形,但也有出現了同時擁有兩者特徵的雜交個體。[21][11]並也有與庫氏王霸鶲英語Couch's Kingbird雜交的個體。[3]目前這種鳥類沒有亞種變化,是單型種。[2]

Remove ads

形態描述

剪尾王霸鶲的體長平均約35厘米,其中延長的尾巴就佔了當中18—21.4厘米;體重則約39—43公克。[9][8][22]鳥喙寬平均7.6毫米、深平均6.0毫米、嘴峰長平均約22.4毫米;翼長12.1厘米;跗蹠長18.6毫米。[22]

成鳥的頭部為白色,鳥喙黑色。[7][8]上半身灰色,背面呈淡灰色與黑色,胸腹偏粉紅色與白色。[5][9]翅膀邊緣帶有白色,翼下則有淡黃色羽毛,尾羽黑白交錯並在末端呈黑色,其中最外側的尾羽相當長,成為這種鳥類最明顯的特徵。[9][10][8][23]雌性的身體通常比雄性小,尾巴也較短。[5]幼鳥也同樣有較短的尾巴,並缺乏腹部上的粉紅色區塊。[10]

其剪刀形尾巴及其他特徵使其不難與其他鳴禽區分,但當地的維達雀屬鳥類也同樣擁有長尾的特徵。[8]這種鳥類與叉尾王霸鶲的區分點在後者頭部為黑色;而其幼鳥與西王霸鶲比較時則差在後者有黃色的腹部跟綠色的背部。[7]

分佈及棲息環境

這種鳥類會在3月中旬至4月初時抵達美國南部繁殖,當中包含德薩斯奧克拉荷馬堪薩斯內布拉斯加[3][24][4][5]隨後於秋季的10月到11月時集中向南遷徙,並於冬季時於佛羅里達南部、中美洲、南至巴拿馬的開闊、潮濕的地區過冬。[3][24][9][4]當中有一些個體可能會遠至阿拉斯加東南部、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太平洋沿岸繁殖。[4]

通常夏季時剪尾王霸鶲會在稀樹草原的環境中繁殖,並可在開闊的鄉村地區、農村、電線上或甚至是都市中看到。[10][5]其冬季的棲息點包括牧場、農田、半濕潤的灌木地帶或熱帶森林邊緣等地。[9][5]

習性

Thumb
攝於美國德薩斯州布拉佐里亞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英語Brazoria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

剪尾王霸鶲慣於群體行動,有時可見超過200隻的大型群體同時遷徙或過冬。[7]其飛行時尾巴常折疊於身後,翅膀拍動較淺而輕盈,並常常飛行時急轉彎。[7][9]這種鳥類也被觀察到會在地面上行走及跳躍移動,且曾被觀察到進行蟻浴[5][9]

就像其他霸鶲屬鳥類,剪尾王霸鶲也有追趕其他鳥類的習性,曾記錄過的鳥類包含紅尾鵟斯溫氏鵟紅頭美洲鷲哀鴿大尾擬八哥英語Great-tailed grackle擬八哥小嘲鶇、西王霸鶲、呆頭伯勞家樹麻雀短嘴鴉冠藍鴉雲雀鵐,據信是為了驅趕潛在的捕食者及資源的競爭者。[11]

食性

剪尾王霸鶲以在空中捕獲昆蟲為食,主要以蚱蜢甲蟲為食,並也會吃蜜蜂黃蜂蜘蛛蟋蟀水果漿果[10][5]通常這種鳥類會在較高處觀察昆蟲良久才飛起在上方盤旋後才俯下捕捉。[7]少數情況下有可能會在牛背上出現。[7]

繁殖

剪尾王霸鶲視位置會在不同時間開始繁殖,在南部的族群約4月左右開始;而北部則會延遲到6月,採一夫一妻制[12][7]在春天時,牠們會用其長尾巴進行求偶表演:雄鳥會自100呎(30米)的高空俯衝而下,一邊之字型飛行一邊發出叫聲,再飛上空中做出數次後空翻的動作展示其尾羽,重複數次。[10][7]在繁殖季中,牠們會具有領域性,並驅趕靠近的其他同類。[5]

Thumb
剪尾王霸鶲的巢,當中有一隻幼鳥探頭而出,攝於美國德薩斯州聖馬科斯

巢穴會由雌鳥築於5至30呎(1.5至9.1米)高的樹枝分叉上,以樹枝、根、莖、棉花、纖維、布料製成,呈杯狀。[12][11]雌鳥通常產3—6枚卵,每隔一天產一枚,並獨自孵化。[12]卵呈卵圓形,為略帶光澤的白色或淺粉色,並可能帶有一些深色斑點或斑塊,約為長22毫米、寬17毫米的大小。[12]其巢穴是褐頭牛鸝的少見寄主,但在研究中發現剪尾王霸鶲有能力自行排除牛鸝的寄生卵。[11]

幼鳥在12—13天的孵化後誕生,並同時由父母照顧餵食(但其中約七成五仍由雌性負責),餵食時間集中於傍晚時段。[12][10][11]在孵化14—17天後具有離巢能力。[11]

Remove ads

叫聲

剪尾王霸鶲的叫聲較西王霸鶲的歌聲和緩且低,且略有不同的節奏和音調。[8]聲音是相對低但仍尖銳的「bik」、「kew」、「ka-quee-ka-quee」或重複的「ka-lup」,通常在停棲或展示英語Display (zoology)時可聽見。[7]黎明時能聽到「pup、pup、pup、perek」的聲音。[8]

威脅

其巢穴有可能遭到當地雷暴或龍捲風影響而大量損失,因此使當年的繁殖成功率大幅下降。[11]而蛇類及庫柏鷹也曾有食用其卵或雛鳥的紀錄。[11]

物種狀態

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由於其廣大的分佈範圍及下降速度不大,因此被列入無危物種[1][13]目前總體數量在2019年預估有910萬隻,但在2008—2018年間減少了約7%的數量。[13]但因這種鳥類能在在人類干擾下生存,目前並沒有與其相關的保育措施規劃,且其族群有向東擴展的跡象。[5][4]

文化

Thumb
奧克拉荷馬州的25美分紀念幣

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州鳥是剪尾王霸鶲,這種鳥類也同樣出現在該州的25美分紀念幣的背面也,以及該州的美國足球冠軍聯賽足球隊FC塔爾薩英語FC Tulsa的標誌上。[6][25]其長尾羽也曾被用來製作為扇子使用。[26]

2019年的德國年度遊戲獎的最佳桌上遊戲展翅翱翔》的盒裝封面上即繪有一隻剪尾王霸鶲。[27][28]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