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勵志社
蒋介石创建的军官俱乐部性质的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勵志社的前身是創立於1929年1月1日的黃埔同學會勵志社,是蔣中正模仿日本軍隊中的「偕行社」親手創辦的,最初該社是以黃埔軍人為對象,以振奮「革命精神」,培養「篤信三民主義最忠實之黨員,勇敢之信徒」、「模範軍人」為目的的軍事組織,此後又發展為具有聯勤與軍官俱樂部性質的組織。社長為蔣中正(兼任),實際負責人為總幹事黃仁霖。



歷史沿革
勵志社在全國多地設有分社,其中,南京勵志社總社和南昌分社、成都分社都是宮殿式建築。總社社址最初設於南京市黃埔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內,社員以該校學生為主。1931年社址遷到中山東路307號現址辦公。當時,勵志社被認為是一個尖、卡、斌(即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文不武)[1]機構。成立初期,勵志社沒有定型組織,直至1933年於北平、南昌、成都、蘭州、吉安、長沙、贛州、金華、曲江等地成立分社。此後,為適應國民革命軍流動性的特點,又在軍委會特務團、陸軍八十七師、稅警總團、中央軍校第四分校、廬山軍官訓練團、峨嵋軍官訓練團、中央訓練團設立了分社。 抗戰勝利後,勵志社發展到頂峰, 1946年7月勵志社接管了軍委會戰地服務團、美軍顧問團聯絡處及其辦事處和招待所等五十處,分別改稱為勵志分社和勵志社招待所。
1947年4月,在全國各地的直屬機構有九江、武漢、重慶、成都、昆明、南昌、蘭州、台灣、青島、長春、瀋陽等十一個分社,還有南京、華北區盟軍用品供應處、下關冷藏廠、龍潭煤礦以及位於南京、北平、上海、徐州、武漢、天津、杭州、青島等地的三十個招待所。勵志社下轄四處一室。秘書室,下設人事、文書、招待三科;第一處,下設事工利;第二處,下設展業、事務、保管、建築四科;第三處下設出納、賬務、審計三科;第四處,負責管理衛崗牛奶廠、下關冰廠、青龍山煤礦、龍潭煤礦、跑馬廠以及中西菜部。主要任務是充當蔣中正的後勤供應機構和接待外國來華軍政人員。
1949年4月渡江戰役前,勵志社代理總幹事侯鳴皋留守南京總社。渡江戰役後,總社資產被南京市軍管會接管。總社舊址現為鍾山賓館的一部分。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