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勒蘭西
法国塞纳-圣但尼省市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勒蘭西(法語:Le Raincy,法語發音:[lə ʁɛ̃si] ⓘ),法國中北部城市,法蘭西島大區塞納-聖但尼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轄勒蘭西區[1],其市鎮面積為2.24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14,778人,在法國城市中排名第671位。
勒蘭西位於塞納-聖但尼省中東部,巴黎-斯特拉斯堡鐵路北側,是一個區域性的政治中心,因其境內的大片中產階級居民區而聞名,被稱為「小訥伊」[2]。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Raincy」一名最初於公元1238年以「Rinsiacum」的形式被記載,該名稱可能來源於拉丁語單詞「reincendere」,意為「再次焚燒」,引申含義為「焚燒樹林後新開闢的田地」,可能與當地該地的農業生產活動有關[3]。
歷史
勒蘭西成立於1869年5月20日,由利夫里以及蒙費梅伊和加尼的部分區域組建合併而成[4][5]。在此之前,勒蘭西所在地區長期為邦迪領主的領地,17世紀時法蘭西王國財政大臣雅克·博爾迪埃曾購下了該地的一塊區域並修建了勒蘭西城堡[6],該城堡於1769年被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一世以100萬法郎的價格收購,但他最終僅支付了76萬[6]。法國大革命後,路易-菲利普一世之子路易-菲利普二世被處死,勒蘭西城堡隨之廢棄,後被普魯士軍隊佔領燒毀,殘餘部分於1819年被拆除[6]。19世紀末,隨着鐵路的建成及工業革命的推進,勒蘭西人口數量有所增加[5]。當地出現了多處獨立居民建築,形成了中產階級社區,勒蘭西也因此被稱為「小訥伊」[7]。連接勒蘭西和蒙費梅伊之間的有軌電車於1890年建成,後於1938年拆除[8]。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將軍米歇爾·約瑟夫·莫努里曾在勒蘭西建立了一處臨時指揮中心[4]。1923年,勒蘭西境內建成了一座聖母教堂[9]。1962年,勒蘭西被設立為塞納-瓦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轄勒蘭西區[5]。1964年,塞納-瓦茲省被撤銷,勒蘭西及勒蘭西區被劃入新成立的塞納-聖但尼省境內[5]。
Remove ads
地理

勒蘭西位於法國中北部,法蘭西島大區中北部和塞納-聖但尼省中東部,距離省會博比尼大約8公里[2]。與勒蘭西接壤的市鎮包括:利夫里加爾岡、克利希蘇布瓦、加尼、萊帕維永蘇布瓦、維勒蒙布勒[2]。
勒蘭西位於巴黎盆地腹地,境內以平原和緩丘為主,市鎮中心地勢較為平坦,整體自西南向東北部略有抬升,全境海拔在51到114米之間[2]。
距離勒蘭西最近的常年氣象站位於馬恩河畔訥伊境內,以下為該氣象站的數據(其中日照數據取自勒布爾歇[12]):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在行政管理方面,勒蘭西隸屬於法國法蘭西島大區塞納-聖但尼省,同時也是該省的一個副省會,下屬勒蘭西區;在地方選舉方面,勒蘭西隸屬於維勒蒙布勒縣,其市鎮範圍全境被劃入塞納-聖但尼省第十二選區;在社會管理方面,勒蘭西是大巴黎都會區和大巴黎-大東部公共土地管理局的組成部分[1]。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勒蘭西及相鄰的另外428個市鎮設為巴黎城市核心區[13][14](2020年擴充至431個[15]),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1,794個市鎮劃為巴黎城市區[16][17]。自2020年起,巴黎城市區被包含1,949個市鎮的巴黎城市輻射區代替[18][19]。此外,INSEE還將勒蘭西市鎮分為了6個「塊區」(IRIS)[2][20],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Remove ads
交通


塞納-聖但尼省省道D116線和D117線在勒蘭西鎮中心十字交匯,現為其城市主幹線[2]。勒蘭西境內的大部分道路已完成城市化改造,建有照明、排水、行人路等設施[2]。
2019年,67.1%的勒蘭西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私人汽車[21]。2019年,勒蘭西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19起,造成21人受傷[22]。
Remove ads
勒蘭西位於巴黎-斯特拉斯堡鐵路線北側[2]。勒蘭西-維勒蒙布勒-蒙費梅伊站位於市區最南端,註冊地址位於維勒蒙布勒境內,該站停靠法蘭西島大區快鐵E線[23]。
政治
人口
經濟
財政與居民收入
社會事務
文化
相關人物
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