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勾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剔号(英語:check mark或tick)又稱勾号、對號、對勾、對鈎,符號為:✓、✔、☑等。在中國,該符號常用來表示「是」、「對」或「正確」等有積極含義的概念符號,其含義通常與叉號(✗)相對。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5年8月12日) |
該符號在中國大陸常稱為「對號」、「對勾/對鈎」等。廣東等地常稱為「剔子」、「剔号」,讀音為「thëk」(廣韻),粵語讀音為「tik1」,與英文「tick」讀音近似,常被認為是自英文傳入的外來語。
在動詞的場合,「打勾」、「劃鈎」等表示劃上該符號,而廣東話則直接以「剔」作加上剔号之意。中國大陸以及台灣的老師在批改作業時,通常會在正確的解答旁打勾。在填表時,也經常會見到方框(核取方塊)用以劃鈎。
在瑞典、芬蘭等國家,剔号(✓)有時用來表示「錯誤」的概念。如在芬蘭語,「✓」讀作「väärin」,即「錯誤」的意思。
在日本、韓國等國家,用來表示「正確」等有積極性含義的概念的符號通常為圈號(○)。剔号(✓)常在複查、審核、確認時使用,如,裝有申請文書的文件袋外,常寫著袋內裝入的各項必要的申請資料的題名,前面附有方框用以劃鈎來確認該資料已經裝入袋內。而老師在批改作業時,一般使用圈號(○)來表示正確的含義。
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在選框內畫叉號(✕)亦可表示「選擇」,並不代表「錯誤」。例如,有些調查表表示受訪者可在所選項目的方框內畫叉,與中國大陸常見的在方框內打勾(✓)作用相同。 [1] [2]
Remove ads
Unicode

Unicode包含有多種與其相關的符號,包括:
相關條目
引用和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