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一烯酸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10-十一烯酸是一種含11個碳原子的不飽和脂肪酸,結構式CH2=CH(CH2)8COOH。
Remove ads
性質
室溫左右,十一烯酸為無色有光澤、有水果特殊氣味的液體,或無色具腐敗氣味的潮解固體。微溶於水,溶於乙醇、乙醚。低毒,有輕微的刺激性[4]。
製備
蓖麻油(主要成分為蓖麻油酸甘油酯)與甲醇進行酯交換後,經高溫裂解產生十一烯酸甲酯,再經皂化、酸化,得到十一烯酸,並副產庚醛、甘油等產品。
混合特性
於1996年的研究發現十一烯酸混合下列物質,或精油可產生抗真菌特性。[5]
- 大蒜素 – 來自壓碎的大蒜。
- 茶樹油(Tea tree oil) – ISO 4730 ("Melaleuca油,Terpinen-4-ol type")
- Citronella油 - 來自不同種類Cymbopogon (檸檬草)的莖及葉子。
- 碘 – Lugols溶液
- 橄欖葉(olive leaf)
- 橙油(orange oil)
- Cymbopogon martinii草
- 廣藿香
- Backhousia citriodora葉
- Neem油
- 椰子油
- 鋅 - 尼斯可公司的悠悠藥膏採此種混合法(加入 Zinc Undecylenate 200 mg)。[6]
- 硒
Horopito的葉子 (Pseudowintera colorata) - 包含抗真菌混合polygodial。[7]
用途
用於製取香料,例如γ-十一內酯、聚環十五內酯、壬醛、壬醇、麝香酮等。也用作消毒防腐藥,具抑制真菌繁殖作用,用於治療足癬、頭癬和股癬等皮膚真菌感染以及真菌性陰道炎。
- 尼斯可公司(Nysco):U.U.(悠悠藥膏)。[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