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聲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23.0002571°N 120.1974983°E / 23.0002571; 120.1974983

快速預覽 南聲社, 別稱 ...

南聲社,於1912-1915年間(大正元年-大正4年)由江吉四、陳鍾燦等人共同創立[1],先後駐於台南南廠保安宮、廣州宮、再興里活動中心、夏林路民宅,現位於南廠水門宮,是台灣最富盛名的南管館閣之一。曾至歐洲、日、韓、東南亞等多國演出,係使台灣南管音樂揚名國際的重要館閣,亦為民族藝術薪傳獎第一屆獲獎者與中華民國國家音樂廳開幕首演。

2009年,南聲社登錄為台南市定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團體,時任之館先生張鴻明則登錄為文化建設委員會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者。近年,南聲社內的張栢仲先生、陳嬿朱女士分別於2021年、2024年被登錄為台南市定南管音樂保存者、文化部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者,為國內同一南管館閣中登錄最多者。

Remove ads

成立與發展

台南市南聲社成立於1912-1915年間,創建人為江吉四先生,至今逾百年的歷史,最初成立時館址設於江先生自宅,其後再搬遷至台南南廠保安宮(1938-1986年間),歷經廣州宮、再興社區活動中心、夏林路住宅幾次遷址,2009年遷至仁南街水門宮內二樓廂房至今[2]:9-10[3][4]

江吉四任館先生時期

南聲社最早係由江吉四、陳鍾燦等草創於於江先生自宅,於1912年受南廠保安宮贈送有古制宮燈一對,其上就有「南聲社」之名,因此可以推測至遲於大正元年時南聲社即已有完整的組織架構。

其後,搬遷至南廠保安宮二樓廂房內,此時有許多南廠社內仕紳參與活動,且均為男性,如保安宮檀越黃奢、江吉四之子江順興、江主等人。而江吉四先生出任首任館先生,所傳習的主要弟子有吳道宏、張古樹(江吉四女婿,為南聲社第四任館先生張栢仲之父)、吳再全(文化部認定之重要傳統藝術南管戲曲保存者林吳素霞之父)等人。另外,其亦與廈門許啟章合著有《南樂指譜重編》,於1930年由南聲社所出版,除曲譜外,亦記載許多樂理知識。

吳道宏任館先生時期

江吉四過世後,館先生一職由其弟子吳道宏接任至1954年。斯時,社會風氣逐漸開放,女性亦被允許參與館閣活動,且因女性唱曲聲韻較男性更細緻且婉轉,漸漸曲腳多半由女性擔任,此時陸續參與南聲社的女性大多都先來自館員女眷,例如何秀英、林邱秀、江陳雪等。而嗣後也有來自保安宮內軒社興南社的女性學員,如高秀蓮(人稱大蓮,為興南社當家名旦)、蔡小月等。

吳道宏出任館先生時期,謬力體系化的整理手抄曲本,並以天干地支命名,計有數十餘冊,為國內少數具系統性者。而後並由晉江籍人氏林長倫先生(人稱老倫長)出任理事長主理館務,林長倫理事長擔任南聲社館務期間也是社團最活耀的時期。

此時,因政治局勢關係及館內成員多有與東南亞華僑商業往來,南聲社亦與菲律賓館閣、華僑來往密切,如菲律賓長和郎君社、菲律賓四聯樂府、菲律賓崇德南樂社、菲律賓國風郎君社;菲國僑領,如施維熊、蔡超瑤、邱金杯、莊清泉(華僑信託投資公司、國際夾板公司、統一大酒店創辦人)。

張鴻明任館先生時期

1982年開始前往韓國日本法國德國荷蘭瑞士比利時新西蘭英國等國演出,並由亞洲唱片行、第一唱片行、歌林唱片行,以及法國國家廣播公司錄製出版南聲社專輯唱片[5]:16。當時南聲社的曲腳蔡小月是南聲社的主唱,到巴黎國家音樂廳演出後受到好評,巴黎國家音樂廳為她出版一套唱曲全集[6]

此時,館先生張鴻明獲聘執教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南管培訓班、台南灣裏和聲社,館內許多社員,諸如翁秀塘、蘇榮發、陳令允、蔡勝滿等南管名師,亦分別應聘執教於中南部許多館閣,如高雄阿蓮薦善堂南樂社、高雄頂茄萣賜福宮振樂社、高雄右昌光安社、台南海寮普陀寺清和社、台南關廟新聲社等。

台南市文化基金會南管培訓班為赤崁清音南樂社的前身,亦聘南聲社蔡小月、蘇榮發協教,學員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施炳華教授、臺南市市定南管保存者蔡芬得等人。嗣後因振聲社僅存社員陳進丁,且其當時加入南聲社,振聲社所有之平房將受主管機關收歸國有,爰於民國89年商請該傳習班併入振聲社以延續命脈。

另,一些女性館員移居中、北部,都能獨當一面,創立新館,發揚推廣南管音樂,如林吳素霞女士曾任教於清水清雅樂府,並於沙鹿創立合和藝苑;陳美娥女士,於民國72年在臺北成立漢唐樂府。

Remove ads

春、秋郎君祭典

目前台灣僅有少數南管社團尚因循傳統,固定每年舉辦春、秋郎君祭[2]:23,而南聲社的春、秋郎君祭不論在型制、祭祀上相對於其他館閣更加嚴謹、傳統[5]:32,除均以男士身着長衫短掛擔綱樂祀人員外,樂祀並皆奏唱金爐寶篆、畫堂彩結之七撩拍古曲,祭典後也將舉行全國整絃大會,邀請全國暨海內外弦友一同會奏。

技藝保存與殊榮

1985年:獲首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1990年:獲台南市文化基金會最高榮譽藝術獎。

2009年:台南市南聲社登錄為「臺南市定傳統表演藝術保存團體」;館先生(館閣的音樂老師)張鴻明則被登錄為「南管」類保存者。

2010年:館先生張鴻明登錄為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者」。

2010年:林吳素霞登錄為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戲曲保存者」。

2014年:館員陳嬿朱被高雄市政府登錄為「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者」[7],並於2024年登錄為文化資產局「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者」。[8]

2021年:南聲社館先生張栢仲登錄為「臺南市定傳統表演藝術南管音樂保存者」。[9][10][11]

錄製、發行有聲資料

更多資訊 專輯名稱, 發行日期 ...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