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後座力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Remove ads

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後座力炮瑞典語Carl Gustaf,英語:Carl Gustaf recoilless rifle,以最初生產它的卡爾·古斯塔夫城市步槍兵工廠瑞典語Carl Gustafs stads gevärsfaktori命名;亦稱:古斯塔夫M2CG)是一系列由瑞典紳寶波佛斯動力公司(原來是波佛斯反裝甲公司)生產、亦是當前較常見的84毫米單兵攜帶、肩射並可重複使用式多用途無後座力炮,最初在1940年代後半葉受瑞士皇家陸軍裝備管理局英語Royal Swedish Army Materiel Administration所託,作為步兵便攜式支援火炮,可用於近距離反裝甲,反防禦工事,人員殺傷,照明等用途,[1]發射84×246毫米底緣英語Rim (firearms)炮彈。目前它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巨大的出口成功,並且仍然作為眾多國家所使用、流行的多用途支援武器。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後座力炮是一款可使用多種彈藥的輕便、低成本武器,這使得它極其靈活,適合多種用途。雖然卡爾·古斯塔夫所發射的大部分彈藥是以傳統無後座力原理炮彈操作,有些現代的炮彈型號會加裝後燃助推器英語Rocket-assisted projectile,讓它從技術而言變成一具火箭彈發射器

快速預覽 類型, 原產地 ...
Remove ads

卡爾·古斯塔夫的第一具原型是在1946年製造,用作在那個時代,許多類似的輕量級反裝甲武器設計之一。它基於早期型卡爾·古斯塔夫20毫米無後座力炮英語Carl Gustav 20 mm recoilless rifle的經驗以及二戰期間單兵便攜式火箭發射器,例如巴祖卡火箭筒坦克殺手的成功。最初的型號是由佛倫內德製造廠瑞典語Försvarets_fabriksverk(FFV)所領導的卡爾·古斯塔夫城市步槍兵工廠瑞典語Carl Gustafs stads gevärsfaktori(負責生產,其時該武器在瑞典服役時被命名為8,4 cm granatgevär m/48。FFV 將繼續為國際市場進一步開發該武器,及後被併入紳寶波佛斯動力公司,如今改由後者負責開發和出口。雖然那些類似武器已經普遍地在現代制式當中消失,但卡爾·古斯塔夫直到今天仍然被廣泛使用。重量輕、成本低,以至廣泛多樣的炮彈類型相結合,使得卡爾·古斯塔夫極其靈活而且能夠在各種各樣的用途上加以應用,而相對的、比如M72 LAW等用途單一的武器都因較新型的坦克設計使它們失效而就此退役。

Remove ads

命名

這款武器在全球有着眾多名稱。它最常被稱為「卡爾·古斯塔夫」或類似的簡稱。例如,英軍將其命名為查理G(英語:Charlie G),而加拿大軍隊則將其命名為84卡爾G(英語:Carl G)。[14]澳洲軍隊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又被士兵戲稱為查理斯趣味(英語:Charlie Gusto)、查理瑞典人(英語:Charlie Swede)或查理斯腸痛(英語:Charlie Gutsache;Gutsache,英語:guts ache,意為:腸子疼痛,胃痛的俚語)。[14]

美國武裝部隊當中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的官方正式名稱為M3多用途反裝甲反坦克武器系統(英語:Multi-role Anti-armor Anti-tank Weapon System,簡稱:MAAWS)或是突擊隊反坦克武器系統(英語:Ranger Anti-tank Weapons System,簡稱:RAWS),但通常被美國士兵稱為古斯塔夫或簡稱為卡爾·莊遜(英語:Carl Johnson)。[14]

日本陸上自衛隊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被正式命名為84毫米無後座力炮,但通常被日本士兵稱為84RR卡爾先生或簡稱為無反動

在原產國,瑞典軍隊服役的卡爾·古斯塔夫的官方正式名稱為84毫米Grg m/48m/86m/18(8.4 cm Granatgevär m/48、m/86、m/18,意為:84毫米榴彈槍48型、86型、18型;取決於型號為M1、M3、M4),但通常會基於其武器種類(即granatgevä)的縮寫簡稱為「GRG」(gé-er-gé),因為所有型號都是發射相同、通用彈藥而且使用方式大致相同(儘管只有84毫米Grg m/18可以使用可編程及制導彈藥)。[15]而有時也被戲稱為水管,這是因為武器的主體正是一根長炮管。

Remove ads

歷史

1946年——瑞典M1(8.4 cm grg m/48)

Thumb
瑞典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後座力炮M1。
Thumb
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後座力炮M1的藍圖,時為1948年2月7日。

卡爾·古斯塔夫是由雨果·艾布拉姆森(Hugo Abramson)和哈拉爾·將遜(Harald Jentzen)在1946年於瑞典皇家武器管理局(英語:Royal Swedish Arms Administration瑞典語Kungliga Arméförvaltningens Tygavdelning,簡稱KAFT)研發,並且在卡爾·古斯塔夫城市步槍工廠瑞典語Carl Gustav Stads Gevärsfaktori;現在易名為「波佛斯卡爾·古斯塔夫工廠」)生產,並且以該工廠命名此無後坐力炮。而在以前的1940年至1946年間,在84毫米武器系統的開發之前還進行了一系列其他無後座力炮的研發開發,其特徵是彈藥口徑相對較小:

  • 卡爾·古斯塔夫20毫米無後座力步槍——1942年(瑞典名稱:20 mm pansarvärnsgevär m/42)[16]
  • 卡爾·古斯塔夫37毫米無後座力步槍——1943年(瑞典名稱:37 mm granatgevär fm/43)[16]
  • 卡爾·古斯塔夫47毫米無後座力步槍——1945年(瑞典名稱:47 mm granatgevär fm/45)[17]
  • 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後座力步槍——1948年(瑞典名稱:84 mm granatgevär m/48)

儘管該無後座力炮族隨着研發出來的技術層面而取得了進步,但研發人員很快就發現小口徑實心鋼穿甲彈對於肩扛式反坦克武器而言已經過時,因而逐漸增加無後座力炮的口徑以專注於多用途炮彈型彈藥,並且在反坦克用途彈藥導入了成型裝藥。到了1946年,研發人員決定採用84毫米口徑(儘管曾經提出並測試過更大的口徑)。[18]

84毫米口徑的無後坐力炮在1948年首次裝備於瑞典國防軍後服役並且命名為8.4厘米Granatgevär m/48(簡稱:Grg m/48),並且擔當和美國陸軍巴祖卡火箭筒英國PIAT德國坦克殺手反坦克武器相同的角色。但是與這些武器不同的是,卡爾·古斯塔夫使用了膛線槍管設計以達到發射的炮彈在出膛後能夠穩定地飛行,而非其他系統所用的尾翼穩定。何況除卡爾·古斯塔夫以外的反坦克武器數十年前出現不久就已經消亡。然而,瑞典大約在同一時間也採用了真正的便攜式反坦克武器系統,即8 cm raketgevär m/49(固定式)和8 cm raketgevär m/51(可折疊式)火箭發射器,僅配備反坦克彈藥。[12]

使用無後座力發射系統使得卡爾·古斯塔夫裝填並且發射的炮彈可以裝填相當多的裝藥,每發炮彈的初速為290米/秒(951.46呎/秒),比巴祖卡火箭筒和Panzerschreck的大約105米/秒(344.5呎/秒)以及PIAT的大約135米/秒(442.92呎/秒)都要高。卡爾·古斯塔夫對較遠的距離發射的結果是保持着優秀的準確性。理論上卡爾·古斯塔夫可以用於攻擊遠至700米(765.53碼,2,296.59呎)的大型固定目標,但亦由於炮彈飛行速度相對緩慢而限制它只能攻擊400米(437.45碼,1,312.34呎)以內的移動目標或500米(546.81碼,1,640.42呎)以內的固定目標。如針對集群的暴露人員等「軟目標」,有效射程為1,000米(1,093.61碼,3,280.84呎,0.62哩),照明彈的射程則為1,300米(1,421.7碼,4,265.09呎,0.81哩)。但這有效射程比一般火箭彈發射器的約300米的射程有着很大差別。

很快,卡爾·古斯塔夫就被銷往世界各地,成為眾多西歐國家軍隊的主要用級反坦克武器。

1964年——M2出口

Thumb
1978年,在北約「北方婚禮」演習中,一名荷蘭海軍陸戰隊員攜帶M2型。

一種改進的版本,卡爾·古斯塔夫M2於1964年推出,並迅速取代了原來的卡爾·古斯塔夫(1964年以前生產的都改稱為卡爾·古斯塔夫M1)。卡爾·古斯塔夫M2的發射筒採用合金所製成。

1986年——瑞典M3(8,4 cm grg m/86)

Thumb
瑞典卡爾古斯塔夫84毫米無後座力步槍 M3(8,4 cm grg m/86)。

卡爾·古斯塔夫M3版本從1980年代開始研發,因最初在1986在瑞典武裝部隊服役而命名為84毫米m/86(8.4 cm Granatgevär m/86)。雖然與日後的出口型M3類似,然而它仍可與1948年服役的原始M1型號共享一部份備用零件。[15]透過使用包含膛線的薄鋼襯裏取代原來的鍛鋼管,並透過碳纖維強化聚合物外套管加固,進一步減輕其重量。原來的外部鋼製部件也被塑膠和鋁合金取代。

1991年——M3出口

目前由波佛斯出口的卡爾·古斯塔夫M3版本是在1991年推出,其減輕發射器重量的改進包括:膛線在內的發射筒內襯都採用了削薄的鋼製造,而發射筒外部周圍亦由碳纖維環氧樹脂去補強。發射筒外部原來不需要強度的鋼製部件都被合金塑膠取代,將大約16.35公斤(36.05磅)的重量減少至大約10公斤(22.05磅),其基本構造不變。

近年來,服役之中卡爾·古斯塔夫亦被發現在多種的新用途上使用。例如:特別空勤團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美國陸軍遊騎兵部隊將卡爾·古斯塔夫M3用於碉堡剋星和反載具武器;而德國聯邦國防軍奧地利聯邦軍裝備了鐵拳三型火箭筒用作新一代反坦克武器以後,則保留少量的卡爾·古斯塔夫M2並且用於戰場照明。而眾多國家的軍隊仍然將它用作一款可用的反裝甲武器並且繼續使用,尤其是對1950年代至60年代時期而至今在這世上仍然在使用的坦克和其他裝甲載具。

2011年——M3在美國(M3 MAAWS)

早在1980年代末,特種作戰部隊現代化行動計劃表示需要一款遊騎兵反裝甲/反人員武器系統(英語:Ranger Anti-Armor/Anti-Personnel Weapons System,簡稱:RAAWS)以取代第75游騎兵團所使用的M67無後座力炮。在1987年的一個市場調查表明,卡爾·古斯塔夫M3是能夠符合突擊隊反裝甲/反人員武器系統的要求的最佳候選。1988年9月29日,卡爾·古斯塔夫M3從武器研究發展與工程中心所編譯以後的呈交建議候選的市場調查回應當中被選中了作為突擊隊反裝甲/反人員武器系統。但在隨後由承包商提供的疲勞測試數據的審閱測定中發現該數據並沒有達到美國陸軍的要求。為此貝尼特實驗室英語Benét Laboratories進行了兩管疲勞測試,為該武器建立一個的臨時安全使用壽命。該測試是在1993年進行。製造商所建議的武器壽命為500發,而結果更是顯示,直到2,360發以前的內徑表面都沒有侵蝕的跡象,意即M3的使用壽命是承包商聲稱的四倍以上。美國海軍海豹特擊隊對計劃變得感興趣,並且把它轉移到一個聯合綜合產品團隊。該計劃的名稱後來由突擊隊反裝甲/反人員武器系統改為多用途反裝甲反人員武器系統(英語:Multi-role Anti-Armor/Anti-Personnel Weapon System,簡稱:MAAWS)。[19]

美國對卡爾·古斯塔夫M3無後座力炮的命名為M3多用途反裝甲反坦克武器系統(英語:Multi-role Anti-armor Anti-tank Weapon System,簡稱:MAAWS),它主要是給被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英語: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簡稱:USSOCOM)以下的部隊,例如: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第75游騎兵團美國海軍海豹特擊隊三角洲特種部隊海豹特擊隊第六小隊美國海軍陸戰隊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英語: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orc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簡稱:MARSOC)所使用。而被第75游騎兵團使用時,卡爾·古斯塔夫M3又會復稱為游騎兵反裝甲/反人員武器系統。[20]陸軍遊騎兵發現卡爾·古斯塔夫M3最好是由兩個人所組成的團隊所使用。當中一人攜帶發射器並以手槍作為個人防護的裝備,而另一人則攜帶5—6發彈藥並且充當炮手的檢查員。雖然單發、一次射擊式設計的AT-4的重量更輕而且可以由一個人來攜帶,但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可以重新裝填和發射多發彈藥。[21]

2011年11月,美國陸軍開始為部署在阿富汗的正規部隊訂購M3 MAAWS,但前提是指揮官提交了該武器的作戰需求聲明。士兵們用以在900米(984.25碼)對抗各型的RPG,而他們的輕武器的有效範圍都只有500—600米(546.81—656.17碼,1,640.42—1,968.5呎)。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可讓部隊具有從遮蔽物到1,250米(1,367.02碼,4,101.05呎,0.7八里公路)的空爆能力,而使用高爆彈藥時更達到1,300米(1,421.7碼,4,265.09呎,0.81哩)。M3於2014年成為常規美國陸軍的正式記錄項目。然後在2015年,美國陸軍官員完成了一項有條件的材料發配授權,使得M3 MAAWS成為每支步兵排以內的有器質性的武器系統。[22]紳寶波佛斯動力公司還研製了一種新型的高爆彈藥,在使用射控系統時還具有1,500米(1,640.42碼,4,921.26呎,0.93哩)的直接射程。[23]

M3 MAAWS的標準光學元件為具有3倍放大倍率與12度視野的望遠瞄準鏡[24]為了增強M3的瞄準能力,美國陸軍還將其研發的內建紅外線熱影像式武器瞄準器(英語:Integrated Thermal Weapons Sight,簡稱:ITWS)用作M3 MAAWS的先進系統。ITWS整合了AN/PAS-13E英語AN/PAS-13熱成像武器瞄準器(TWS)和AN/PSQ-23A步槍用小型戰術光學(英語:Small Tactical Optical Rifle Mounted,簡稱:STORM)激光測距儀。AN/PAS-13E的熱成像功能使得士兵能夠探測和識別被黑暗、霧氣或茂密植被等環境因素所遮蔽的目標,從而顯著地提高態勢感知能力;而AN/PSQ-23A STORM雷射測距儀則是透過精確計算到與目標的距離從而確保精確瞄準,從而提高命中率。[25][24]儘管有這些改進,從2019年開始,美國陸軍還是選擇將其升級到M3A1 MAAWS,後者還配備整合了激光測距儀和模組化彈道電腦的先進瞄準具;然而,M3A1本身比ITWS進行了進一步改進,比如對重量的減輕和具備發射可編程彈藥的能力。[26]

M3 MAAWS發射以下彈藥:[24]

  • HE 441D RS英語Insensitive munition:具有空中爆炸能力的高爆彈,內含800顆鋼彈丸和低敏度炸藥。
  • HEDP 502 RS英語Insensitive munition:這是高爆雙用途彈,擁有多個用途,可以設置引爆達到碰撞後引爆(撞擊模式)或是十分之一秒以後才引爆(延遲模式),使用低敏度炸藥。
  • HEAT 551:反戰車高爆——火箭助推投射彈英語Rocket-assisted projectile(RAP)。
  • HEAT 551C RS英語Insensitive munition:反戰車高爆——火箭助推投射彈,使用低敏感炸藥。
  • TP 552:訓練——火箭助推投射彈,彈道與551型相若。
  • HEAT 751:反戰車高爆——火箭助推投射彈,配備串聯式彈頭從而貫穿爆炸反應裝甲
  • ADM 401:區域防禦彈藥,ADM 401內含1,100枚飛鏢彈,而ADM 401B則是軸承的滾珠。[24]
  • ASM 509:反結構彈藥(燃料空氣炸彈),[26]引信具有撞擊或延遲兩種模式可選。
  • MT 756:多目標——火箭助推投射彈,配備串聯式彈頭(前面是空心裝藥破甲戰鬥部,後面的隨進戰鬥部是預製破片高爆彈頭),可摧毀建築物、碉堡及輕裝甲目標。
  • SMOKE 469B:煙霧彈。
  • ILLUM 545C:照明彈。
  • TPT 141:訓練曳光彈
  • SCA 553B:用於訓練時,發射7.62毫米曳光彈的轉接器。
Remove ads

2014年——M4出口

雖然該武器提供了增強火力的效果,但其9.53公斤(21磅)的重量亦是部隊的負擔。2013年3月28日,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英語:USSOCOM)向生產商宣布了一項開發一套工具套件的計劃,以減輕M3 MAAWS的重量的要求。要求當最少必須減少1.36公斤(3磅),而更理想則是減少2.27公斤(5磅)。同時還徵求總長度減少76.2毫米(3吋)。重量及尺寸減少不得影響該武器的中心重力或耐用性,包括空運和鹽水淹沒。該工具套件與生產配備為16個月內交付。紳寶波佛斯動力公司亦在向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交付以前已經研發了減重版本。它重約6.8公斤(15磅),而且縮短50.8毫米(2吋)。實彈射擊試驗已經證明了它沒有性能的下降,沒有後座力的增加,而且槍管壽命幾乎相當,可在2014年進行測試。[27]

卡爾·古斯塔夫M4的重量為6.6公斤(14.55磅),比M3 MAAWS減輕了3.4公斤(7.50磅),只有M2的一半;而總長度亦縮短至950毫米(37.40吋),已經是縮短至1米以內。較短的長度是為了回應讓武器在城市地形中使用的需要,而減輕重量則是通過使用更輕便的零部件,包括盡可能地使用合金發射管內襯(比M3 MAAWS的質身管減輕了1.1公斤/2.43磅)、碳纖維身管外殼(比M3 MAAWS的身管外殼減輕了0.8公斤/1.76磅),以及新型文丘裏管的設計來實現的。其他新功能包括一個紅點瞄準鏡,雙模式​​攜行保險(讓M4於裝彈狀態以下能夠安全攜行),用以提高人體工效的可調節式肩托架和前握把,發射計數器以記錄已經發射了多少發以及管理武器1,000發的炮管壽命,[28](為M3 MAAWS的兩倍)[29][20] 用以安裝前握把和瞄準鏡安裝基座的MIL-STD-1913戰術導軌,以及遠程全方位管理功能使智能化瞄準具可以與可編程制導炮彈「對話」。[30][31]

2019年4月,一項價值達1.68億瑞典克朗(1810萬美元)的合約獲得批准,為澳洲陸軍提供卡爾-古斯塔夫M4 84毫米多用途武器系統的彈藥。[32]

Remove ads

2017年——美國M4(M3A1 MAAWS)

自從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的最新改進型:卡爾·古斯塔夫M4在2014年美國陸軍協會(簡稱:AUSA)的展會上亮相的那一刻,美國國防部就開始對M4進行評估,[33]並且於2017年獲得了所有美國軍種採購的資格。[34]

M4的美國版本獲得了M3A1 MAAWS的編號。通過使用製件,它比2014年推出的M4減重超過2.72公斤(6),而且縮短了64毫米(2.5吋)。它具有具有改進型提把、額外的肩托緩沖墊和作出可調節的改進型瞄準系統,而且可調節從而獲得更為出色的舒適性而不會犧牲性能。 M3A1的主瞄準具為Aimpoint FCS13RE,[35]這是一款先進的射控系統,配備了內置式激光測距儀和模組化彈道計算機,能夠編程高爆空爆彈藥(最遠達到1400米)並且打擊移動目標(最遠達到600米)。[26]而且,為了防止主瞄準具故障,M3A1亦配備了備用反射式瞄準鏡。[36]其線束亦包含在M3A1的構造中,為可互換的射控系統提供了前握把式控制器和可編程式引信設置器以加強控制性。為了增加安全性和節省成本,自動式發射計數器使士兵和後勤人員能夠準確地跟蹤每種武器的使用壽命。經過已經成功的測試以後,M3A1可使用與M3相同的彈藥系列。在實彈演習中對士兵和特種部隊操作員的測試表明,該系統對300米以外的移動目標和850米以外的靜止目標的命中率均達到90%或以上,作戰效能亦比舊式M3 MAAWS提高了60%。[26]

2017年,美國陸軍訂購了1,111套,[37]美國海軍陸戰隊計劃採購1,200套,為每個步兵班配發一套。美國海軍陸戰隊於2020年採用M3A1來增強Mk 153 SMAW[36]並於2021年實現初始作戰能力。2024年,美國陸軍完成了M3A1多用途反裝甲反坦克武器系統的部署。[38]

2024年10月,Aimpoint英語Aimpoint獲得一份合同,向美國海軍陸戰隊提供其FCS14瞄準器,用作M3A1 MAAWS的主要射控系統[39]這款先進的射控系統具備直視動態通用反射式瞄準鏡,而該瞄準鏡還整合了激光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可根據射程、彈藥類型、地形和環境因素調整精確的瞄準點。它具有多功能設計,可在明亮的日光、黎明或黃昏條件下有效運行,並且可與AN/PVS-14或AN/PVS-31等頭盔式夜視鏡串聯使用。該系統還包括雙感測器無焦(Dual Sensor Afocal,DSA)模組——一具可拆卸式熱成像及日間攝影裝置,具有1倍、2倍、4倍和8倍的可變放大倍率設置,由射控系統所供電和控制——增強目標檢測和交戰能力。[40][41]

2018年——瑞典M4(8.4 cm grg m/18)

2018年,瑞典國防物資管理局英語Swedish Defence Materiel Administration瑞典語Försvarets materielverk,簡稱:FMV)與紳寶公司簽署了購入卡爾·古斯塔夫M4的合同,型號命名為8.4 cm granatgevär m/18(8.4 cm grg m/18,意為:8.4厘米榴彈槍18型),[15]而且通常不帶「m/」(即8,4 cm granatgevär 18,縮寫為8,4 cm grg 18)從而將它與舊式的m/18(M1918)系統區分開來。[42]M4將取代仍在服役,甚至在一部份部隊當中的服役已經超過70年的舊式M1型號(8.4 cm grg m/48)。[42]8.4厘米grg 18將配備先進的激光測距儀,並且使用新型可編程彈藥(初步命名為HE 448)和新式改良型反戰車高爆彈[42]

Remove ads

2024年——印度M4

2022年9月,紳寶公司宣布將在印度建立一間用以生產卡爾·古斯塔夫M4武器系統的生產工廠。這將是該公司在瑞典境外的第一間生產M4系統的工廠。該工廠預計將於2024年投入運營,將會為印度武裝部隊生產武器並且向全球使用者出口零件。[43][44]薩博獲得了100%外國直接投資的批准,因此將全資擁有全新的製造工廠。[45]該工廠亦將成為印度第一家完全由外商直接投資的國防製造工廠。[45]該設施於2024年3月4日動工。[46]卡爾·古斯塔夫系統的早期版本自1976年以來一直在印度服役。[47]

戰鬥史

1961–1964年:剛果危機

Thumb
剛果危機期間,瑞典士兵使用M1型,堅守坦克路障。

作為1960年至1965年剛果危機的一部分,瑞典軍隊於1960年中後期被派往剛果,擔任聯合國剛果行動維和部隊。起初,他們缺乏重型武器,但由於威脅程度不斷上升,他們在1961年伊利沙伯維爾的激烈戰鬥中及時獲得了tgb m/42 KP步兵坦克英語Terrängbil m/42 KP和卡爾·古斯塔夫M1等重型武器。[48][49]

該武器證明了其作為便攜式多用途武器的價值,並且在衝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61年9月14日發生了一起著名事件,當時隸屬於M1卡爾-古斯塔夫小隊的瑞典士兵托斯汀·斯塔爾納克英語Torsten Stålnacke在擊退憲兵裝甲車對難民營及其附近倉庫的襲擊時,他的兩名隊友受到驚嚇,迫使他獨自操作M1。斯托爾納克獨自向敵軍的射擊陣地推進,同時設法擊毀了一輛敵方的裝甲車和擊退一些敵兵,之後他的下巴被擊碎。[50][51]當時其下巴垂到胸前,導致他感到窒息。他僅以手指清理喉嚨裏的骨頭碎片,並且將舌頭拉起來,這樣才能再度呼吸。撤退期間,周圍槍林彈雨,斯塔爾納克一手抬起下巴,一手握住M1無後座力炮,用手勢和腳踢等方式,將兩名受到嚴重驚嚇的戰友帶離戰場。[52]

2001年—2021年:阿富汗戰爭

被加拿大陸軍「派翠西亞公主輕步兵團英語Princess Patricia's Canadian Light Infantry」所採用的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軍事行動是用來對付塔利班士兵的防禦工事。他們亦開發出一種在夜間發射的新系統,這系統需要一名配備夜視鏡的彈著點觀測員並且對準目標後發射的曳光彈,然後配備卡爾·古斯塔夫的炮手需要瞄準被曳光彈射中的地方並且發射。

及後在2011年11月,美國陸軍開始為部署在阿富汗的正規部隊訂購M3 MAAWS,但前提是指揮官提交了該武器的作戰需求聲明。士兵們用以在900米(984.25碼)對抗各型的RPG,而他們的輕武器的有效範圍都只有500—600米(546.81—656.17碼,1,640.42—1,968.5呎)。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可讓部隊具有從遮蔽物到1,250米(1,367.02碼,4,101.05呎,0.7八里公路)的空爆能力,而使用高爆彈藥時更達到1,300米(1,421.7碼,4,265.09呎,0.81哩)。M3於2014年成為常規美國陸軍的正式記錄項目。然後在2015年,美國陸軍官員完成了一項有條件的材料發配授權,使得M3 MAAWS成為每支步兵排以內的有器質性的武器系統。[22]紳寶波佛斯動力公司還研製了一種新型的高爆彈藥,在使用射控系統時還具有1,500米(1,640.42碼,4,921.26呎,0.93哩)的直接射程。[53]

其他

1982年福克蘭戰爭之中曾經發生了一件著名的事件,一名英國皇家海軍陸戰隊的士兵使用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坐力炮,對一艘阿根廷代斯蒂安那·多爾夫級英語D'Estienne d'Orves class巡防艦開火。[54]

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在2011年利比亞內戰期間亦在反卡達菲勢力的手中出現,估計可能是從利比亞政府軍方面繳獲得來,亦可能是叛逃的利比亞政府軍士兵所提供。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開戰4日之後,加拿大政府於2022年2月28日宣布向烏克蘭提供第一批援助,其中包括100支瑞典製造的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Carl Gustaf recoilless)及2,000發彈藥。4月22日,加拿大宣布向烏軍提供更多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雖然眾多國家擁有同款的無後座力炮,但只有加拿大公開宣布將此武器捐贈給烏克蘭。而在同年5月中旬,烏克蘭國防部證實俄羅斯的Т-90М主戰坦克遭烏軍以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摧毀。[55]

描述

Thumb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費城費城人球隊球員凱爾·肯德里克Kyle Kendrick),在參觀海軍兩棲基地科羅納海豹特擊隊第3小隊時,手握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Thumb
卡爾·古斯塔夫M3型與各種彈藥
Thumb
卡爾·古斯塔夫M4型

卡爾·古斯塔夫基本上是由最主要的炮管連後膛英語Breechloader文丘里式後座緩衝器,加上炮管前面的兩個握把(分別是垂直前握把手槍握把),以及槍托組件和兩腳式支架的接口所組成。主體分為燃燒室和導向管兩部份。

這款武器裝有其機械瞄具,但更常見的是利用左側的光學瞄準鏡支座上裝上的3倍放大倍率連17°(300毫弧度視野光學瞄準鏡瞄準。目前最現代化的衍生型已配備瑞典Aimpoint公司英語Aimpoint AB所生產FCS13-RE射控系統。而在夜間瞄準時,可以使用內置光的照門準星協助瞄準,但也可以使用熱成像紅外儀系統

卡爾·古斯塔夫可以站立、跪、坐或俯臥位射擊,並可以在槍托組件的前面裝上兩腳式支架以固定於地面及射擊。還有一個被稱為「文丘里鎖」(英語:Venturi lock)的操作手掣,是用來移開後邊以鉸鏈連接的後膛以便重新裝填。這款武器通常由兩個人為一小隊並且一起協助操作這武器,其中一人是攜帶這武器並且使用它射擊,而另一人則攜帶這武器的彈藥並且協助重新裝填。

卡爾·古斯塔夫M2和M2-550是由金屬製成;卡爾·古斯塔夫M3是由玻璃纖維碳纖維強化塑膠製成,重量減至8.5公斤(18.74)。而全新的版本卡爾·古斯塔夫M4則是通過使用更輕的零部件,重量再減至6.6公斤(14.55)。

Thumb
在2007年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國際防務展覽及會議」(IDEX)展出的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炮彈(惰性彈)。

規格

炮彈

由於瑞典直至現在仍然持續改進並且提供新型卡爾·古斯塔夫的炮彈供其使用,因而大大延長了它的使用壽命,而且不至於被其他手持式無後座力炮取代。雖然舊有的反戰車高爆彈(英語:High Explosive Anti-Tank,簡稱:HEAT)在對付現代坦克裝甲時也不是特別有效,但其後此武器已經找到全新用途,使得卡爾·古斯塔夫能夠使用高爆雙用途彈(英語:High Explosive Dual Purpose,簡稱:HEDP)作為碉堡剋星。此外,經過改進的反坦克高爆彈、高爆炸藥(HE)彈、煙幕彈照明彈(照明彈或煙火)彈藥也已經推出。然而為了充分發揮照明彈的用途,發射照明彈時要對着一個非常高的角度發射,但這樣會造成炮手被射擊時造成的筒後噴火會燒傷炮手自己的危險。基於這個原因,有幾個軍隊不再使用照明彈,而美國軍隊就規定一定要在站立姿勢以下才可發射。

以下是炮彈的名稱(括號內的是瑞典生產商的名稱,以「FFV」開頭,其他國家亦會使用類似的術語以取代原來的炮彈名稱):

更多資訊 炮彈名稱, 炮彈類型 ...
  • FFV 401:這是區域防禦彈藥,設計為近距離人員殺傷彈藥。它可向廣闊的區域發射1,100枚飛鏢彈[60]
  • FFV 441:這是高爆彈,能夠有效的「投擲」飛向1,000米(1,093.61碼,3,280.84呎,0.62哩),它可以利用引信達到碰撞後引爆或是空中爆炸
  • FFV 441B:這是高爆彈,具有定時引信、機械式碰撞引信和裝有800粒,對人員時使用機械瞄具的有效射程是1,100米(1,202.97)。這種炮彈在經過20—70米(21.87—76.55碼)的飛行以後,重量為3.1 公斤(6.83磅),而炮口初速255米/秒(836.63呎/秒)。[56]
  • FFV 469B:這是煙幕彈,發射後類似FFV 441,有效射程大約是1,300米(1,421.7碼),重量為3.1 公斤(6.83磅),而炮口初速為255米/秒(836.63呎/秒)。[56]
  • FFV 502:這是高爆雙用途彈(HEDP),擁有多個用途,可以設置引爆達到碰撞後引爆或是十分之一秒以後才引爆。對付分散的軟目標(例如步兵)時使用機械瞄具的有效射程為1,000米(1,093.61碼,3,280.84呎,0.62哩)、對付固定目標時為500米(546.81碼,1,640.42呎)、以及對付移動目標時為300米(328.08碼)。裝上彈頭以後的最小射程為15—40米(16.4—43.74碼)。對付軋壓均質裝甲(英語:Rolled Homogeneous Armour,簡稱:RHA)時的貫穿深度超過150 毫米(5.91吋)。炮彈的重量為3.3 公斤(7.28磅),而炮口初速為230米/秒(754.61呎/秒)。[56]
  • FFV 509:這是反結構彈藥,專為破壞建築物和其他類型的城市建築而設計。引信具有兩種模式,撞擊或延遲功能。[61]
  • FFV 545:這是照明彈,發射以後的最大射程是2,300米(2,515.31碼,7,545.93呎,1.43哩),但一般的有效的距離是300—2,100米(328.08—2,296.59碼,984.25—6,889.76呎)。內含懸掛空中的降落傘的話,照明彈會燃燒30秒並且產生650,000燭光,並且提供直徑超過400—500米(437.45—546.81碼,1,312.34—1,640.42呎)的照明範圍。
  • FFV 551:這是主要的反戰車高爆彈,而且是火箭助推投射彈英語Rocket-assisted projectile(簡稱:RAP)。對付大型固定目標的有效射程遠至700米(765.53碼,2,296.59呎),對付移動目標則是400米(437.45碼,1,312.34呎);對付軋壓均質裝甲時的貫穿深度超過400 毫米(15.75吋)。炮彈重量為3.2 公斤(7.05磅),而炮口初速為255米/秒(836.63呎/秒)。[56]
  • FFV 552:這是練習用炮彈,彈道與551型相若。
  • FFV 651:這是較為新型的反戰車高爆彈,為紳寶波佛斯動力公司引入火箭增程技術設計的新型彈藥,利用飛行中的火箭協助推動彈頭使得有效射程增加至1,000米(1,093.61碼,3,280.84呎,0.62哩)。從理論上講,其貫穿深度會比FFV551少,但它的引信前裝有一根獨立的探針,以提高對貫穿爆炸反應裝甲的性能
  • HEAT 655 CS:這是較為新型的反戰車高爆彈,在藥筒後面裝有平衡拋射物,發射時無坐力炮後尾管產生的危險區從30米大大縮短至只有1-2米,也不會有火藥氣體在牆壁上反射而灼傷射手,可以由84毫米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從內部小型空間發射。[62]
  • FFV 751:這是串聯裝藥式反戰車高爆彈,有尾翼穩定及火箭推進,有效射程為500米(546.81碼,1,640.42呎),能夠一擊貫穿力超過500毫米(19.69吋)的裝甲。重量為4公斤(8.82磅)。[56]
  • FFV 756:這是串聯裝藥式多目標彈藥,前面是空心裝藥破甲戰鬥部,後面的隨進戰鬥部是預製破片高爆彈頭,設計專為在建築區域內的戰鬥,也可對付輕型裝甲目標,撞擊目標時,先由破甲戰鬥部在牆壁上炸出通道,然後隨進戰鬥部進入建築物內再引爆,該彈可突破30厘米厚的磚牆或20厘米厚的鋼筋混凝土牆,對建築物及防禦工事內部進行破壞。有效射程為300m,彈重3.4kg。[61]
  • 制導型卡爾·古斯塔夫彈藥(英語:Guided Carl Gustaf Munition,簡稱GCGM):這是由紳寶雷神奇俠公司聯合研製的激光制導炮彈,裝有多目標彈頭,能夠打擊射程2,000米(2,187.23碼,6,561.68呎,1.24哩)的地堡與移動中的輕型裝甲車輛,並且可從密閉空間以內發射;計劃於2020年舉行展示。

M3 MAAWS

Thumb
使用卡爾·古斯塔夫M3 MAAWS無後座力炮射擊的美國特種作戰士兵。

M3多用途反裝甲反坦克武器系統(英語:Multi-role Anti-armor Anti-tank Weapon System,簡稱:MAAWS)是美國對卡爾·古斯塔夫M3無後坐力炮的命名。它主要是給被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英語: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簡稱:USSOCOM)以下的部隊使用,例如: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第75游騎兵團美國海軍海豹特擊隊三角洲特種部隊海豹特擊隊第六小隊美國海軍陸戰隊特種作戰部隊司令部(英語: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Forc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簡稱:MARSOC)。而被第75游騎兵團使用的卡爾·古斯塔夫M3又被稱為游騎兵反坦克武器系統(英語:Ranger Anti-tank Weapons System,簡稱:RAWS)。

M3 MAAWS能夠發射以下彈藥

在2012年底,美國陸軍發出58具M3和1,500發彈藥部署到阿富汗的各個單位,以摧毀1,000米(1,093.61碼,3,280.84呎,0.62哩)以內的敵方目標。這是因為RPG和機槍團隊的可攻擊距離為900米(984.25碼,2,952.76呎),而現有的武器裝備,例如M141M72 LAWM136 AT-4Mk 153 SMAW的有效射程都只有500米(546.81碼,1,640.42呎)。AT-4更輕便同時也更便宜,但只是由增強玻璃纖維製成,而M3的線膛式金屬/碳纖維發射管則可以重新裝填。而使用9.98公斤(22磅)的M3亦比發射管連導彈和可重複使用的指令發射單元、合共重達22.68公斤(50)的FGM-148標槍導彈更為容易,比等待着迫擊炮更為快捷,以及在攻擊堅硬覆蓋物以內的目標的時候亦比標槍導彈和炮彈更為便宜。[19]

Thumb
卡爾·古斯塔夫M3E1是M3的升級型,通過使用鈦金屬,武器系統重量減輕了6磅,長度縮短了2.5吋,並且具有改進型提把、額外的肩托墊和作出可調節的改進型瞄準系統,具有更良好的舒適性。

雖然自1990年代初以來,特種作戰部隊就在使用M3,阿富汗的輕步兵部隊指揮官卻提交作戰需要報表以獲得該武器。2014年2月,原廠紳寶波佛斯動力公司宣布其生產的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將全面配發給美國陸軍所有輕步兵單位,為每個步兵排配備一具M3,成為美軍排組的標準制式武器。[63]這是無後座力炮退出美軍地面部隊武器序列30年以後,又以全新的姿態重返一綫。

2017年,美國陸軍批准了1,111具M3E1的要求,並將其作為緊急投放物資的一部分交付給士兵。M3E1是產品管理員班組制式武器組合的一部分。M3E1的一個主要優點是可以發射各種類型的炮彈,增加士兵在戰場上的能力。[64]及後M3E1被改稱為M3A1。

2017年11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宣布,計劃採購M3A1 MAAWS。1,200具M3E1將發配到每支步兵。除了步兵使用以外,海軍陸戰隊亦正在考慮用以取代戰鬥工兵班當中的SMAW。雖然SMAW的重量較M3A1輕便了2.5磅(1.13公斤),但MAAWS可選用的彈藥種類較多,最大有效射程達到1,000米,為SMAW的兩倍;海軍陸戰隊計劃測試兩款武器對地堡的有效性,以告知他們的決定。[65]

使用者風險

Thumb
士兵使用卡爾·古斯塔夫發射時。注意其明顯的筒後噴火。

由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的發射時所產生的超高壓尾焰或衝擊波,可能會對炮以後的人員造成炸傷、燒傷和其相關傷害,而且筒後危險距離達到大約50—75米。[11]連續擊發古斯塔夫亦會對炮手和附近的人員造成相關的震波傷害。[66][67][68][69]因此,在訓練期間,炮手每天只能擊發六發炮彈。[70]而副炮手也經常遠離超壓區域,因此每天只可擊發六發炮彈。[70]

Thumb
在夜間使用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射擊時造成的巨大筒後噴火

與可比的武器性能相比較

更多資訊 武器, 口徑 ...

數據來自簡氏步兵武器1984-85年版本。

使用國

Thumb
使用卡爾·古斯塔夫M3無後座力炮的瑞典鄉土防衛隊士兵。
Thumb
使用日本製造的版本的卡爾·古斯塔夫,豐和84RR的日本陸上自衛隊士兵。
Thumb
攜帶卡爾·古斯塔夫M3無後座力炮的馬來西亞士兵。
Thumb
被挪威軍隊所使用的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
Thumb
使用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發射火箭彈的美國特種部隊士兵。

(註:數量是依據2010年的資料。)[71]

非國家組織

流行文化

卡爾·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炮系列同時出現在多部電影電視劇電子遊戲動畫裏,例如:

電影

電視劇

  • 2003年—《重返犯罪現場》:2010年11月16日第8季第8集(集數為第170集)「外患」(英語:Enemies Foreign),型號為M3,被充當為火箭發射器並且由恐怖分子所使用。

電子遊戲

  • 2001年—《閃擊點行動:冷戰危機》:型號為M1。
  • 2007年—《衝突世界》:型號為M1。
  • 2005年—《戰地風雲2:現代戰爭》:型號為M3,命名為「CV-M3」。
  • 2008年—《戰地風雲:惡名昭彰》:型號為M3。
  • 2008年—《極地戰嚎2》:型號為M1,奇怪地在本作變成了以雷射制導和可控制導彈手動空爆的導彈發射器。
  • 2010年—《戰地風雲:惡名昭彰2》:型號為M3,命名為「M2 Carl Gustav AT」。
  • 2009年—《武裝行動2》:2010年6月29日獨立資料片《武裝行動2:箭頭行動》,型號為M3,命名為「M3 MAAWS」。
  • 2010年—《潛龍諜影:和平先驅
  • 2013年—《決勝時刻:魅影》:型號為M3,命名為「MAAWS」,黑色炮身,瞄準鏡上刻有「64」,2發火箭,最高攜彈量為6發(戰役模式)和0發(聯機模式),內置瞄準鏡雷射瞄準器(能在戰役模式和聯機模式時使用),奇怪地能裝填2發Panzerfaust 3的火箭彈、半自動射擊和以雷射瞄準器制導火箭。戰役模式之中由敵軍「聯邦」(Federation)所使用,亦被勞根·沃克(Logan Walker)所繳獲;聯機模式時沒有任何可以使用的改裝。
  • 2014年—《決勝時刻:先進戰爭》:只在聯機模式中出現,型號為M3,命名為「MAAWS」,綠色炮身,1發火箭,沒有攜彈(除了在虛擬練靶場內有多1發),預設具有反射式瞄準鏡雷射瞄準器,奇怪地能以雷射瞄準器制導火箭。於等級18解鎖,沒有任何可以使用的改裝。
  • 2015年—《戰術小隊》:登場型號為M2和M3,分別命名為「Carl Gustav M2 + No78Mk1」及「M3 MAAWS」,前者由加拿大陸軍所使用,後者則由美國陸軍所使用。
  • 2018年—《叛亂:沙漠風暴》:登場型號為M3,命名為「M3 MAAWS」,由安全部隊所使用。
  • 2018年—《極地戰嚎5》:型號為M3E1,命名為「RAT4」,奇怪的炮彈有追蹤功能,而且在重新裝填時沒有退出彈殼。
  • 2019年—《極地戰嚎:破曉》:型號為M3E1,奇怪的炮彈有追蹤功能,而且在重新裝填時沒有退出彈殼。
  • 2019年—《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型號為M4,命名為「Strela-P」。聯機模式中作為解鎖武器登場。
  • 2019年—《絕地求生》火力全開:命名為「M3E1-A導彈」,具有追蹤載具的功能,與RPG-7火箭筒共享彈藥。
  • 2021年—《戰地風雲2042》:型號為M4,命名為「Recoilless M5」。
  • 2021年—《極地戰嚎6》:型號為M3E1,命名為「RAT4」,奇怪的炮彈有追蹤功能,而且在重新裝填時沒有退出彈殼。
  • 2022年—《使命召喚:現代戰爭II 2022》:型號為M4,命名為「STRELA-P」。

動畫

參見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