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2014年中国电视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英語:Deng Xiaoping at History's Crossroads),簡稱鄧劇,是2014年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的一部大型歷史題材電視劇,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和中共四川省委組織、指導,北京華影文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中央電視台等單位聯合製作,紀念中國共產黨已故領導人鄧小平誕辰110周年。本劇截取鄧小平1976年復出至1984年國慶閱兵的時間節點,共分為「整頓科教,走向變革」、「實事求是、撥亂反正」、「發展經濟,建設四化」、「百廢待興,城鄉共榮」、「時代先鋒,國際大潮」五個篇章[1]。此劇還有華國鋒、胡耀邦、趙紫陽、胡錦濤等政治人物的罕見出場[2]。2014年8月8日在央視一套晚間黃金強檔首播。[3][4]
Remove ads
播出
劇情概述
本劇以紀實文獻的敍事手法,對「粉碎四人幫」、「鄧小平出山」、「全國範圍恢復高考」、「鄧小平首次訪美」、「知識青年返鄉」、「農村包產到戶」等歷史事件進行情景再現。
因為政治原因,該劇對一些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隱而不提,譬如趙紫陽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但該劇對趙隻字未提;鄧小平在會見萬里時將當時流傳的順口溜「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也只說了前半段;[5]1979年1月28日至2月16日鄧小平訪美後為幫助柬埔寨抗越和維護南方態勢穩定而隨即發動攻打越南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該劇也未得着墨。
角色與演員
演員 | 角色 | 介紹 |
馬少驊 | 鄧小平 |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 |
張雲立 | 葉劍英 |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
謝 鋼 | 陳 雲 |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紀委第一書記 |
李光復 | 胡耀邦 | 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 |
徐 平 | 李先念 |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
張嘉譯 | 習仲勛 | 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廣東省省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之父 |
逯長恩 | 王 震 | 開國上將,建國初主政新疆,後任農墾部部長(1956年-1964年);「文革」後期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1975年-1980年);後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
薩日娜 | 卓 琳 | 鄧小平夫人 |
王茜華 | 鄧 林 | 鄧小平長女 |
沈傲君 | 鄧 楠 | 鄧小平之女,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曾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 |
何 琳 | 鄧 榕 | 鄧小平之女 |
朱宏嘉 | 鄧朴方 | 鄧小平之子 |
於曉光 | 鄧質方 | 鄧小平之子 |
巫 剛 | 田志遠 | 虛構智囊型官員,在國務院政治研究室工作,原型為于光遠、杜潤生、鄧力群。 |
金 鑫 | 夏 默 | 虛構智囊型官員,原國務院專家局副局長、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鄧小平復出在科教、經濟戰線工作,曾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高幹。原型為馬洪、薛暮橋、于光遠、孫冶方。 |
宋 佳 | 曹 慧 | 虛構人物,田志遠之妻(一度離婚) |
戴春榮 | 高春蘭 | 虛構人物,夏默之妻 |
印小天 | 田 源 | 虛構人物,田志遠與曹慧之子,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知青 於第2集(1976年)逃港未遂 |
楊 錚 | 夏建國 | 虛構人物,夏默與高春蘭之子 曾參加四五事件,北京大學經濟系學生 |
秦子越 | 任 燕 | 新華社女記者,所發內參多次發揮重要作用 |
高瓏珂 | 吳怡茹 | 虛構人物,上海知青,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之女 於第2集(1976年)逃港,第34集(1979年)隨舅父羅啟民(香港商人,原型為伍沾德[6])回到內地 |
溫浩鐸 | 劉金鎖 | 虛構人物,鳳陽村民,梨園生產隊長 於第2集(1976年)逃港未遂,第24集(1978年)率領梨園生產隊農民簽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契約 |
於 笑 | 陸大州 | 虛構人物,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知青 於第29集(1979年)返城 |
王樂君 | 夏建紅 | 虛構人物,夏默與高春蘭之女 |
Remove ads
演員 | 角色 | 介紹 |
孫 淳 | 吳階平 | 泌尿外科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曾負責治療鄧小平的前列腺炎 |
舒耀瑄 | 郭沫若 | 原中國科學院院長 |
王東軍 | 廖承志 | |
張光北 | 李光耀 | 新加坡總理 |
劉 沙 | 黃 華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 |
仁洛敏 | 劉西堯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 |
成國棟 | 胡喬木 | |
廖京生 | 陳丕顯 | |
王伯昭 | 榮毅仁 | 紅色資本家 |
馮文硯 | 陶斯亮 | 陶鑄之女 |
黃寧生 | 彭 真 | |
徐純學 | 方 毅 | |
丁海峰 | 耿 飈 |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
萬 倉 | 汪東興 | 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
唐 磊 | 王瑞林 | 鄧小平秘書 |
邱 林 | 劉婷婷 | |
肖 天 | 夏小妹 | |
高若芯 | 杜 鵑 | 雲南知青,陸大洲之妻 |
劉宸希 | 眠 眠 | |
宋帥帥 | 萌 萌 | |
崔藝寶 | 羊 羊 | |
曾紅生 | 華國鋒 | 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主席→副主席→中央委員 中共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主席 國務院代總理→總理 |
宋曉英 | 王光美 | 原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文革」期間受關押多年 |
關新偉 | 羅瑞卿 | 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 |
溫玉娟 | 曾 志 | 陶鑄夫人,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
江庚辰 | 谷 牧 | 國務院副總理,主管對外開放工作 |
陳增淇 | 萬 里 | 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
王志飛 | 李德生 | 中共中央副主席(1975年中共十屆二中全會上辭職) |
唐國強 | 毛澤東 | 已故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軍委主席 |
劉 勁 | 周恩來 | 已故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 |
聶 遠 | 青年男性 | 虛構人物,四川某市場負責人。於第45集短暫出場。 |
杜志國 | 任大力 | |
未知 | 趙紫陽 | 國務院總理→中共中央總書記 |
未知 | 胡錦濤 |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
![]() |
埃德蒙·哈里斯 | 美國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長(原型為阿莫德·哈默) |
![]() |
哈里斯先生 | 美國西方石油公司代表 |
![]() |
德國州長 | 時任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長海因茨·居恩 於第18集(1978年)會見谷牧 |
![]() |
吉米·卡特 | 時任美國總統,任內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
![]() |
瑪格麗特·戴卓爾 | 時任英國首相 |
![]() |
愛德華·希思 | 英國前首相 |
![]() |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 卡特內閣國家安全顧問 於第18集訪華 |
![]() |
倫納德·伍德科克 | 時任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 |
![]() |
賽勒斯·萬斯 | 時任美國國務卿 |
![]() |
奧里亞娜·法拉奇 | 意大利記者 |
![]() |
麥理浩 | 香港總督(1971-1982年) |
![]() |
亞歷山德羅·佩爾蒂尼 | 時任意大利總統 |
![]() |
尤德 | 時任英國駐華大使、第26任香港總督 |
![]() |
羅莎琳·卡特 | 卡特總統夫人 |
![]() |
田中角榮 | 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
Remove ads
未點名的政治人物

根據中國大陸媒體《南方周末》的引述:它將「觸及以往很少觸及的題材」、「華國鋒、胡耀邦,據說還有趙紫陽等政治人物的罕見出場」[2]。
第39集第23分鐘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時,劇中出現一個沒有標明姓名、職務的人物。但是根據眼鏡、面型、髮型等特徵判斷,相信此人正是後來因為在「八九學運」中被指「支持動亂和分裂黨」,後被中共元老罷黜的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趙紫陽的此次「不點名現身」成為內地影視作品首次公開出現趙紫陽的鏡頭[7]。此後,這個人物在第44集中共十二大中還出現了一次,排名緊跟胡耀邦之後。[8]
在該劇第44集播放到第36分鐘時,出現一個未標明姓名的新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根據他戴黑框眼鏡、面型、髮型等特徵判斷,相信是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9]。有網民在微博說:「沒提名字的年輕候補委員,幾位元老都和他握手。演員有點胖了,不過這個造型倒是很容易讓人想到是他[10]。」後該劇重播時,正式加上胡錦濤的字幕。
即該劇第45集(第9分30秒第一次出現),鄧小平到四川視察時,經常站在鄧小平旁邊的一位戴方框眼鏡、一言不發、由演員張楠扮演的男性角色。
獎項
花絮
批評
2015年5月,中國控制吸煙協會批評該劇吸煙鏡頭較多,尤其是鄧小平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就香港問題討論時出現煙草鏡頭最為突出[1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