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安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安車站位於臺灣花蓮縣吉安鄉,為臺灣鐵路公司臺東線的鐵路車站。
A: <舊>花蓮、B: 花蓮港、C: <現>花蓮、D: 北埔、E: 吉安、F: 美崙
(黃線:北迴線、藍線:台東線、綠線:花蓮臨港線、紅線:舊花蓮港線)
Remove ads
車站概要
大正3年(1914年)1月29日,設立吉野驛(日語:吉野驛/よしのえき Yoshino Eki)開始營運[2]。戰後,於民國36年(1947年)10月6日改稱吉安站(位於吉安鄉稻香村稻香路底[3][4]),1971年6月1日由三等站降為簡易站,而拆除前木造站房係建於昭和3年(1928年)。
1982年東拓工程計劃時將吉安舊站及田浦兩站合併,並於舊站北方1.3公里處設立吉安新站(現所在地),距離田浦1公里、南華4.8公里;1980年2月1日起啟用並升等為三等站,同日,舊站裁撤,但裁撤後位於稻香村的舊站站房並未立即拆除,直到1985年時才告拆除。[5]今日所見之現址站房係完成於1980年1月,並於2018年完成改建站體。
北迴線通車後因臺東線拓寬尚未完成,由於新舊兩線列車軌距的不同(吉安以北軌距為1,067毫米,下行往台東方向則是採用762毫米軌距),為方便往來台北及台東間之旅客而不必繞進市區內的花蓮舊站轉乘,故將吉安站設為北迴線及台東線客運列車之轉乘站(貨物列車於南華站辦理轉運),當時提供的轉乘服務十分特別,由台北開來的1,067毫米軌距列車之部份班次以吉安為終點站,往台東方向的旅客則在此轉乘762毫米軌距列車繼續南下[6][6]。
為辦理不同軌距列車之轉乘業務,當時由「東線鐵路拓寬工程處」先於吉安站內鋪設騎馬線共用四線軌道(外側軌距為1,067毫米之鐵軌,內側為762毫米之鐵軌)及轉轍器,台北至吉安間之1,067毫米軌距列車係停靠於月台之東副線,而吉安至台東間之762毫米軌距列車則停靠於正線,直到臺東線拓寬完成後才停止這項特別的轉乘服務,從此東部幹線列車可從台北直接開往台東。以往吉安站停靠之列車班次主要為莒光號列車及數班普快車,但於1991年1月16日起也首度增停自強號(1071及1072次)列車[7]。
本站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計劃改建完工,改建工程進行時由於施工的名茂營造倒閉而停擺了一年半,後重新招標完工現行站體。
本站未來將配合花東鐵路雙軌化和花蓮鐵路架空化工程計劃,改建為架空車站[8][9]。
目前為三等站,站內設有「鐵路之旅 - 小站巡禮紀念章」之戳章,可供旅客蓋戳留念。
Remove ads
車站構造
歷史
- 1914年1月29日:設吉野驛[10]。
- 1948年1月1日:站名配合鄉名和地名改稱為吉安。站址位於今吉興路和稻香路路口,稻香路到底即是當時站址。
- 1980年2月1日:隨着北迴鐵路全線開通,吉安站往北遷移1.3公里,可於新站站內轉乘臺東線762毫米軌距列車(當時臺東線鐵路正在進行拓寬工程)。
- 1982年6月27日:臺東線鐵路拓寬通車,往返臺北與臺東之間的列車可直接通行。
- 2014年7月:吉安鄉長率民眾陳情,希望吉安站能夠升等[11]。
- 2016年5月:立委與鄉民代表向鐵路局陳情,盼吉安站改建計劃能滿足鄉民需求[12]。
- 2016年6月28日:啟用多卡通刷卡機。
- 2023年4月17日,本站架空化從原屬東部快鐵計劃的花蓮鐵路架空化中,交通部宣佈將其改納入花東鐵路雙軌化計劃[8][9]。
利用狀況
根據2024年資料,本站每日旅運量約為1,126[1],在台鐵各站中排行第136名。
Remove ads
問題
- 本站岸式月台長度不夠。
- 花蓮-吉安單線區間及本站駐車空間不足而無法分擔花蓮站班次做為折返站。
相片集
-
1980年代竣工啟用迄今的吉安車站站房
-
遠望吉安車站月臺
-
吉安車站月台僅設有一座島式月台為實際使用(2016年8月)
廢止路綫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