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野號防護巡洋艦為大日本帝國海軍防護巡洋艦,1892年至1904年在役。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的豐島海戰和大東溝海戰中表現活躍。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4月21日) |
Remove ads
建造
吉野(よしの)於1892年於英國阿姆斯壯造船廠建造,委託英國造艦專家菲利浦·瓦茨爵士的力作之一,1892年9月30日完工,當時世界上最快的、日本帝國海軍最先進的防護巡洋艦。[註 1][2] 命名取自日本四國地區名勝「吉野川」。
概貌
吉野號巡洋艦是一個典型的「埃爾斯威克 (Elswick) 巡洋艦」設計。[註 2] 由 12 台燃煤鍋爐和兩台四衝程蒸汽機提供動力,驅動兩個螺旋槳,最高時速 23 節。雙煙囪,兩個桅杆。艦上配有6吋速射炮四門(艏、艉樓甲板上各布置一門,艏樓之後艦橋附近左、右舷側耳台各布置一門),4.7吋速射炮八門(布置在艏、艉樓之間左右兩舷的八個耳台內),47毫米速射砲 22 門及 14吋口徑魚雷發射管 5 具。排水量 4150 噸[3]。在防護方面,主要由穹甲甲板構成主要防護結構,中央隆起部分厚度1.75吋,側面傾斜部分厚度為4.5吋,彈藥庫、機艙等重要艙室置於穹甲甲板以下,此外,側面還有煤倉儲煤可提供一定的防護力。
戰史
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中,以吉野艦為首的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編隊攻擊了清北洋海軍的濟遠艦、廣乙艦,俘獲炮艦操江,擊沉運輸船高升號。吉野艦被一枚濟遠艦150毫米口徑火炮擊中右舷,擊毀舢板數隻,穿透鋼甲,擊壞發電機,墜入機艙的防護鋼板上,然後又轉入機艙裏。可是由於彈頭裏面未裝炸藥,所以擊中而不爆炸,使吉野僥倖免於遭到重創。
1894年9月17日大東溝海戰中,吉野艦作為日軍游擊編隊領艦,率巡洋艦高千穗、秋津洲、浪速衝擊北洋水師艦列橫隊之右翼,重創超勇、揚威二艦。稍後,吉野為夾擊北洋水師而帶隊從致遠艦正面通過,遭致遠艦以衝角戰術突擊[註 3],但是由於大火(也可能是引爆了自帶的魚雷),致遠爆炸沉沒[註 4]。 隨後,以吉野艦為首的游擊編隊攻擊並擊沉了經遠艦,還使來遠艦嚴重受創。吉野艦在大東溝海戰中沒有遭受太大的損傷。之後,吉野艦還參加了掩護旅順登陸,圍困威海衛,以及對台灣的接收作戰行動。
1904年5月15日,參加日俄戰爭中封鎖旅順口作戰的吉野艦在大霧中意外被友軍裝甲巡洋艦春日以艦首衝角撞中舷側中部,機艙進水,發生傾覆,沉於旅順附近海面(同日日本海軍還有初瀨、八島兩艘戰列艦觸雷沉沒),艦長以下三百餘人隨艦同沉。由於這一事故,日本帝國海軍取消了所有戰艦船頭的衝角。
年譜
艦長
- 河原要一 大佐:1893年6月7日 - 1895年6月4日
- 諸岡賴之 大佐:1895年6月4日 - 1896年11月26日
- 島崎好忠 大佐:1896年11月26日 - 1897年12月1日
- 植村永孚 大佐:1897年12月1日 - 1898年6月13日
- 丹治寛雄 大佐:1898年6月13日 - 1899年6月17日
- 大井上久麿 大佐:1899年6月17日 - 1900年2月13日
- 酒井忠利 大佐:1900年2月13日 - 1901年1月21日
- 寺垣豬三 大佐:1901年2月4日 - 1901年3月13日
- 松本有信 大佐:1901年4月23日 - 1902年4月22日
- 佐伯誾 大佐:1903年4月12日 - 1904年5月15日殉職
註釋
同型艦
關連項目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