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頊(?—699年),郡望馮翊池陽(今陝西涇陽西北),洛州河南(河南洛陽)人,武周時期宰相。
家世
生平
吉頊身長七尺,舉進士後,累轉明堂縣尉。萬歲通天二年(697年),箕州刺史劉思禮,自稱是張憬藏的學生,善於相人,聲稱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名應圖讖,有「兩角騏麟兒」的符命[3]。被時任明堂尉的吉頊告發,但自己也差點被來俊臣所害,武則天將案件交給武懿宗與吉頊審訊。兩人誘導劉思禮,讓他牽引大量官員,就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劉思禮於是將鳳閣侍郎李元素、夏官侍郎孫元通、天官侍郎劉奇、石抱忠、鳳閣舍人王處、來庭、主簿柳璆、給事中周潘、涇州刺史王勔、監察御史王助、司議郎路敬淳、司門員外郎劉慎之、右司員外郎宇文全志等三十六人牽連進此案,其中多是海內賢士名家,天下人都為他們稱冤,受到此案牽連的李元素等人親戚朋友被貶流放者有千餘人。吉頊也因此被擢升為右肅政台御史中丞,深受武則天的恩遇[4]。
698年,後突厥默啜可汗入寇河北趙、定等州。武則天命吉頊檢校相州刺史,以隔斷突厥南侵之路。但吉頊怕死,以不習武事推辭,武則天無奈,只好安慰說:「賊人要退兵了,只是藉着愛卿的威名鎮遏地方而已。」[5]
當初太原有個叫溫彬茂的術士,在唐高宗時代年老將死時,將一封密信託付給妻子說:「我死後,有垂拱的年號,你就帶着這封信到京城去獻上,千萬不要在現在就打開。」垂拱初年(685年),溫妻就將書信獻上,信中有預測則天革命及突厥入寇趙、定之事,所以武則天知道突厥至趙州就會退兵。吉頊到相州後,招募士卒,卻無人應募。不久趙州人聽到皇太子被任命為元帥,於是紛紛前來應募。突厥退兵後,吉頊回朝向武則天報告了此事,武則天很高興[6]。
聖歷二年(699年)二月,吉頊升遷天官(吏部)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全銜:朝請大夫天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左控鶴內供奉),成為宰相。當時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暗示武則天設置控鶴監來監控官員,則天以張易之為控鶴監首領。吉頊素與張易之兄弟親善,就將吉頊以及殿中少監田歸道、鳳閣舍人薛稷、正諫大夫員半千、夏官侍郎李迥秀等人引入控鶴監為內供奉,由此吉頊被當時人所議論,認為他與奸人為黨[7]。
吉頊因有口才,容貌俊偉而受到武則天信任,成為心腹大臣。在突厥退兵後,他與武懿宗在殿上爭功,武懿宗矮小猥瑣,吉頊身材壯偉,語氣凌厲,大聲呵斥武懿宗,武則天大為不悅,認為吉頊在她面前卑視武氏族人,怎麼可以倚靠。就在當年十月,以吉頊之弟曾在突厥入寇期間作過偽官,將吉頊貶為琰川尉,後改安固尉。不久就死了[8]。
唐中宗李顯未被立為皇太子時,張易之兄弟曾向吉頊秘密詢問自安之策。吉頊讓兩人支持李顯和李旦兄弟,最終李顯被立為太子。到唐睿宗即位後,知道了吉頊曾支持李唐皇室的事情,追贈吉頊為左御史台大夫[9]。
Remove ads
後代
註釋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