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銅鑼灣書店事件
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銅鑼灣書店事件是涉及位於香港銅鑼灣的銅鑼灣書店五名員工的一系列失蹤事件。2015年10月至12月期間,銅鑼灣書店的五名員工失蹤。當中,至少兩人在中國內地失蹤,一人在泰國失蹤。一名員工在香港最後一次露面,最後被發現身處深圳,沒有透過合法管道入境所需的旅行證件。
外界普遍認為他們在中國內地被拘留[1][2]。2016年2月,廣東省相關部門證實,這五人均因一起涉及其中一名被拘留者桂民海多年前的一宗交通事故而被拘留[3]。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對香港公民可能被公安機關官員綁架及其可能的非常規引渡、以及違反香港基本法多項條款的關注。英國外相夏文達在2016年1月初向英國政府和議會提交的報告中表示,此事件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嚴重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並損害了一國兩制原則[4][5]。
在國際社會關注失蹤事件後,其中一名員工李波以信件和照片的形式出現,桂民海則在國家電視台播出的認罪影片中出現(被廣泛認為是刑訊逼供)。他們堅稱自己自願返回中國內地,但並未說明他們如何跨越邊境。評論人士普遍認為這番操作是鬧劇和騙局,因為它們未能消除人們對違反「一國兩制」及其實際和憲法影響的擔憂[6][7]。
2016年6月16日,林榮基回港後不久,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的陪同下,舉行了一場記者會,詳述了他被拘押八個月的境況,並描述了他及其同伴的認罪是如何被編寫和安排的。他表示事件涉及由北京最高領導層直接控制的中央專案審查小組。他所描述的境況引起廣泛關注,並被多國傳媒報道[8][9]。
Remove ads
背景
銅鑼灣書店位於香港銅鑼灣,成立於1994年[10]。它是香港約110家獨立書店之一,這些書店為避開高昂的街舖租金而選擇在樓上舖經營[11]。該書店出售多種在中國內地被視為敏感且禁售的政治書籍。香港的言論自由受《基本法》第27條保障,這些獨立出版商主要迎合對中國內地政治運作感興趣的讀者,因而蓬勃發展[2][10][11]。正因如此,該書店在中國大陸遊客中頗受歡迎[10][11][12]。2014年,書店被出售給出版公司巨流傳媒有限公司。在失蹤事件發生期間,該公司有三名股東:桂民海、蔡嘉蘋和呂波[13]。據業內人士透露,巨流傳媒是一家多產的出版商,旗下擁有多家出版子公司,該集團可能負責了市面上30%至60%關於中國政治人物的八卦書籍,這些書籍在報攤和書店(包括香港國際機場的一家書店)廣泛銷售[14]。
在失蹤事件發生前後,據傳桂民海正在撰寫一本關於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個人愛情歷史的書,暫定名為《習近平和他的六個女人》。該項目被認為與失蹤事件有關[1][15][16]。該出版社還已將一本名為《2017年:中國動盪》的書付印,但作者在出版前撤回了該書[16]。
2013年,香港居民、晨鐘書局創辦人兼總編輯姚文田被中國內地安全部門誘騙到深圳市拘捕[17][18][13]。據悉,他當時正準備出版一本由旅美華裔作家撰寫的有關習近平的書,書名為《中國教父習近平》[18]。2010年,姚文田因涉嫌偽造標籤和走私價值22萬美元的工業化學品在深圳被警方逮捕,並因涉嫌走私罪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然而,在許多人看來,姚文田之所以被誣告,是因為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內地對政治表達的限制日益嚴格[17][18]。2015年11月,兩名香港雜誌出版商黃健民和胡忠豪於2015年11月因在中國內地經營非法業務被捕並受審,此前他們曾向居於中國內地的人寄送政治雜誌[19][13]。
中國筆會中心負責人貝嶺向《蘋果日報》通報了李波失蹤的消息,該報於2016年1月1日報導李波成為銅鑼灣書店第五位失蹤的成員。其妻子當時不願向媒體透露詳情,但於次日向香港警方報案備案[20][21]。
Remove ads
失蹤者
報稱失蹤的5名人士,詳情如下:
失蹤經過
第一名失蹤者是「巨流傳媒有限公司」股東、銅鑼灣書店總經理呂波。呂波表示「腰痛」到大陸東北醫病後,便失去聯絡[35]。他於2015年10月14日最後使用書局電腦[22]。及後傳出他從深圳妻子寓所被帶走的消息[36]。
第二名失蹤者是「巨流傳媒有限公司」股東桂民海。桂民海於2015年10月17日於泰國芭提雅公寓被一名男子帶走。其後桂民海曾三次致電其公寓大廈物業管理處報平安,表示自己正在「弄電腦」,但未有透露所在地。他最後一次與物業管理處聯絡是於2015年11月10日。
第三名失蹤者是「巨流傳媒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志平。他表示居於東莞鳳崗鎮的懷孕妻子「出了狀況」後,與書局失去聯絡[35]。2015年10月14日[37]或24日,據稱他在鳳崗鎮妻子寓所被十多名持槍便衣人士帶走。鳳崗鎮中一名自稱為張志平哥哥的男子向傳媒稱張暫時安全,但未有透露其所在地[22]。
第四名失蹤者是銅鑼灣書店店長及創辦人林榮基。林榮基與妻子居於香港,但因打理書局事務繁忙,並不經常見面。林榮基於2015年10月24日失蹤,其妻於11月5日向香港警方報警,數小時後收到林致電報平安,香港警方亦以此為理由拒絕跟進案件[26][22]。香港入境處接受媒體查詢時拒絕透露林榮基有否出境紀錄,故當初未知林榮基是否於香港失蹤[27],直到林本人於2016年6月返港後,召開記者會才交代是在深圳過關時被內地便衣人員帶走。
Remove ads
四人失蹤後,書店經營者之一的李波曾就此事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因擔心自己被報復而要求匿名[38]。其妻蔡嘉蘋為《大公報》專欄作家及「巨流」三股東之一[22],李波受訪時坦言政治書題材愈敏感愈暢銷,但他近年已「不敢返回大陸」,他原以為只要他不回大陸就不會「被失蹤」,但仍於2015年12月30日與客人在倉庫取書後失蹤[32][33]。
其妻蔡嘉蘋接受《蘋果日報》採訪時指出,當日突然有人打電話訂購十多本書,店員5時許下班後,李波親自包好包括《習近平暗通薄熙來》、《習近平後院失火》、《中國新領袖:習近平傳》、《習近平家族》及《習近平和他的六個女人》等十幾本書,隨即失蹤,由於相關書本已不在,其太太懷疑李波是外出送貨時被帶走[32][39]。
2016年1月12日,明報聲稱從多個渠道得悉,李波最後在香港被人看到是12月30日下午6時許。當時他乘升降機離開柴灣康民工業中心的貨倉,懷疑被一名頭戴鴨嘴帽的男子跟隨,另外升降機中還有多名在該大廈工作的職員。目擊者稱,李波離開大廈時,被多名男子帶上一架客貨車,當時有人曾經喝止。複數目擊者稱由於擔心被人報復,拒絕對記者多談[需要第三方來源][40]。
前銅鑼灣書店經理胡志偉於6月17日網上電台D100節目《風波裏的自由Phone》中透露,李波的確是被擄至內地。胡指李當日在柴灣偏僻處遭9名大漢推上七人車,從陸路帶返大陸。他續稱李曾向他承認,身處大陸期間被拘留於浙江,亦即桂民海的家鄉。胡曾勸李講出真相,但李指受到恐嚇:「如果反抗,一世活在恐怖中。」[來源請求]
Remove ads
下落和消息
五名人士失蹤多月後,陸續有消息証實他們身處中國大陸。其後,五人先後在大陸接受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星島日報、澎湃新聞等媒體的訪問,李波在訪問中聲稱是「自願偷渡回內地協助調查」。其餘等人又在訪問裏「認罪」,表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一同指証桂民海。五人其後先後返港,不約而同地要求警方銷案,亦同稱不需香港政府協助。五人中只有林榮基在2016年6月16日公開現身講述被拘留的情況。
李波在2015年12月30日失蹤幾小時後,李太太接到丈夫(李波)的電話,來電顯示電話是從深圳打來。她丈夫異常地用普通話而非平時交流的廣東話跟她對話,表示因要配合調查暫時回不了家,又說如果自己表現合作,就可以從輕,當時電話中有背景音用普通話說「對,配合就沒問題」,但當丈夫提到「深圳」兩字時,欲言又止,疑被警告閉嘴。不久李波又來電,謂「妳可能都明白發生甚麼事」,警告她不要把事情弄大,因這樣做沒有好處。又謂「妳(李太)一直要我把公司收起來,我也打算要結束」。李太懷疑丈夫是被中國公安以非法手段綁架至深圳,又感覺丈夫所講的話是說給監視他的公安人員聽的[需要第三方來源][32]。
2016年1月2日,蔡嘉蘋第三度接到丈夫電話「報平安」,多番追問是否身處深圳不果。當她要求與李波身旁的人通電話時,電話隨即被人掛斷。香港警方到巨流位於柴灣的倉庫翻查閉路電視,追查李波行蹤及聯絡其身邊人。綜合執法機關消息,李波並沒有離開香港的出境紀錄,回鄉證也依然留在家中[41]。
1月4日,無綫新聞於晚上引述消息指,蔡嘉蘋已透過第三者與丈夫取得聯絡,並已到警署銷案。消息確認蔡嘉蘋當日下午曾到警署銷案,但因事件已受到高度關注,故警方會繼續調查[42]。台灣中央社報導,書店員工收到李波以傳真方式寄出的信件,聲稱已採取「自己的方式」返回中國大陸,配合「有關方面」的調查[43]。
1月9日,《頭條日報》於約十時半上載一條短片,稱李波妻子接到丈夫以短片方式「報平安」,片中李波坐在沙發前神情平靜,精神飽滿,聲稱返回中國大陸純屬個人行為,與他人無關。他又指不希望有人拿他返回中國大陸的事情大做文章,令他和家人受很大壓力。李波妻子指看到李波樣貌後稍為安心,冀丈夫能早日回家[44][45]。
1月18日,香港警方於傍晚收到廣東省公安廳警務聯絡科有關李波失蹤事件的覆函,指「經了解,李波現在內地」[46]。
2月29日,大陸《環球時報》專訪李波,稱香港「被失蹤」書店股東李波是自願回內地配合調查。李承認「我是在朋友的幫助下偷渡回內地的,所以沒有用到「回鄉證」,具體情況不方便透露。」並附有幾張與妻子春節期間在內地遊玩的照片。同日,李波在內地一家賓館與香港警方會面,晚間鳳凰衛視播出李波的訪談,李波表示「是自己偷渡回內地協助調查,是自願的,不涉及綁架」,並指「由於外界炒作其居英權問題,所以決定放棄英國國籍」。對此,英國外交部回應,已向中國要求對李波進行領事探訪以提供必要協助,但未獲允許[47]。
3月24日,李波返回香港向警方銷案,稱不需要特區政府協助,入境處及警方分別和他會面錄取口供,但他拒透露是以什麼方法偷渡到大陸。25日,他在陳顯誠的陪同下於街上接受媒體採訪,重申沒有受到威脅,自己人身自由,其後和陳顯誠一同坐上一輛七人車返回大陸[48][49]。
Remove ads
2015年11月3日,有四名男子搜索其公寓,其中一人自稱「何偉」,又稱桂民海與友人在柬埔寨賭博。四人企圖帶走桂的電腦,但被管理人員阻止,最後空手而回[25]。11月6日,桂民海致電居於德國的妻子報平安[50]。其友人貝嶺向泰國當局報警[25]。同日,桂民海向居於英國的女兒發訊息,指已存錢到她的銀行帳戶,希望女兒一切都好[24]。由於桂民海是瑞典籍公民,其女兒亦向瑞典駐英國使館求助[50]。
失蹤3個月後,2016年1月17日,桂民海證實被中國執法機構扣押。[51]新華社發表文章,聲稱瑞典籍的書店老闆桂敏海(即桂民海),涉及2003年12月一宗發生在寧波市的車禍,桂敏海因酒後駕車導致一女大學生死亡,被判兩年徒刑緩刑兩年,但桂在緩刑期間借用他人身份證潛逃出國,因而被法院取消緩刑,被中國政府通輯至今。文章指桂在2015年10月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同時引述桂的聲明:「回國投案自首是我個人自願的選擇,和任何人無關。這是我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我不希望任何個人和機構介入或者干預我回國的事情,甚至進行惡意炒作。」同日,中國中央電視台資訊節目《東方時空》發布了桂敏海的專訪畫面,桂敏海在鏡頭面前親口承認涉案,並哽咽表示自己因為潛逃而無法為父親奔喪,因而現在想回國自首,承擔自己的責任,並向受害者家屬道歉[52][53]。
獨立中文筆會會長貝嶺從桂民海的朋友處証實,醉駕案的確有發生過,案中一名年輕女子喪生,但他不相信桂民海在去年自首[54]。
2016年2月29日,鳳凰衛視播放林榮基、呂波、張志平的「訪問」片段,片段中3人皆「認罪」,表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一同指証桂民海[55]。
3月2日,香港警方表示接獲廣東警方覆函,表示指證桂民海涉及「非法經營罪」的呂波、張志平及林榮基三人將獲取保候審。
3月4日,呂波返回香港與香港警方會面,並要求銷案[56]。3月7日,張志平也返回香港就其失蹤一案要求銷案[57]。兩人皆拒絕向外界透露更多詳情。《南華早報》指兩人返港數小時後又回到大陸[58]。但《星島日報》在3月17日刊出「獨家報道」,指在3月16日在沙田街頭「偶遇」張志平,訪問了他,張自稱自己人身自由,可自由往返中港兩地,又稱是為照顧懷孕的妻子才到香港買嬰兒用品,所以才會馬上返回大陸[37]。
6月14日,林榮基從內地返港,同時向警方銷案,並於6月16日召開記者會揭示他的失蹤真相[59]。
林榮基在港記者會
2016年6月16日,林榮基原被中國大陸當局要求把銅鑼灣書店的客戶資料拿回大陸,但他在途中改變主意,決定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林聯絡了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在立法會召開記者會。記者會在當天下午6時45分開始,林詳細說明了他被當局拘留的情況,引起香港以至外國的關注[60]。
林榮基於記者會上憶述的「被失蹤」時序[28]:
林榮基表示自己改變決定召開記者會,是因為被6,000名他不認識的香港人上街支持而受感動。「如果我哋唔出聲,香港就無得救……亦都話畀全世界嘅人知香港人嘅底線,香港人係唔會向強權屈服。」[63](如果我們不發聲,香港就沒得救……也告訴給全世界的人聽香港人的底線,香港人是不會向強權屈服。),並強調這已非他個人的事,而是關乎全體香港人的人權及自由,認為銅鑼灣書店事件說明了中國大陸違反一國兩制[64],已經逼到香港人無路可退,並有恃無恐地以為他們不敢反抗[65]。對於香港政府,林表明香港政府無法幫助他,對梁振英無話可說,因為他什麼都沒有做,又認為香港警方不是站在香港市民一方[66]。
他指銅鑼灣書店是一家根據香港法律下合法經營的小書店,在香港寄書亦是合法行為,若中國大陸認為他在香港違反了中國的法律,應該在法庭以法律途徑檢控他。林亦指,其女朋友目前仍然被當局拘留,因此這次出來道出真相承受很大壓力,並希望當局善待其女朋友和其他被拘的書店人員。
Remove ads
在記者會後,李波先是表示不作回應。翌日才在Facebook回應説,他沒有向林榮基説過自己是在香港被擄走,而自己是受到寧波公安局而不是被中央專案組調查[來源請求],他也表示自己從沒有複製過任何資料給公安[67]。《星島日報》則先後發表了對呂波、張志平、林榮基女友在大陸的專訪,當中呂波和張志平指責林榮基胡說,「沒想到林榮基是這樣一個不誠實的人,自己犯了錯就應該勇敢承認,承擔法律責任」,質疑林榮基背後「有人操縱」,違背了「做一個香港人起碼的良知和底線」。還身處中國大陸的二人均稱受到公安的優待,不存在被逼認罪、被迫接受採訪。而林榮基女友説自己是被騙感情代寄禁書,還指林非常自私而且不像男人,只顧自己政治利益。林榮基表示不會和他們對質,因為他們都是身不由己,他們及其親屬仍身在大陸,對質只會害了他們。又嘆李波已經失去免於恐懼的自由,要講違心話;亦對女友表示愧疚,因為無法幫助她[68]。
疑似中共間諜王立強進一步披露事件
2019年11月23日,美國《紐約時報》、澳洲《時代報》、《悉尼晨鋒報》、《60 分鐘》,以及華文媒體《看中國》均有報道,一個化名為王立強的人自稱間諜,向澳洲政府發出 17 頁信件投誠,請求政治庇護。事件引起全球譁然,其中王立強提到,自己有份參與策劃綁架銅鑼灣書店經營者李波,以及有份對香港異見者作網絡攻擊。他表示,中共綁架李波,是因為書店售賣令中共不快的書,當中包括《習近平和他的六個女人》[69][70]。 但後經證實,王立強間諜身份虛假,澳洲政府拒絕為他提供政治庇護。
影響
銅鑼灣書店事件後,引起了業界的恐慌,其中與銅鑼灣書店相隔不遠的樂文書店同樣有售賣大陸禁書,該店經理林壁芬表示,書店基於安全問題,會「調整政策」並提高警覺,多加注意售賣的政治類書籍會否過於敏感,又言不希望因此而「負上如此大代價」[71]。
《南華早報》報道指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連鎖書店葉壹堂(Page One)在香港已經把大陸境內禁售書籍全部下架,所有門店將來亦不會再出售該類書籍。[72]《蘋果日報》曾報道葉壹堂指示無限期暫停售賣「所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共產黨有關的敏感書籍」,理由是「近日的新聞」[73],但葉壹堂事後稱刊登的指示文件屬僞造[74]。
開放出版社總編輯金鍾告知余杰,由於遭到巨大驚恐壓力,再三斟酌後決定暫停出版余杰原定於一月出版的新書《習近平的惡夢》[75][76][77]。
林榮基在記者會中透露中國大陸要求他交出購買大陸禁書的客戶資料後,同樣銷售中共禁書的序言書室宣布,今後不會再記錄任何會員的購書紀錄[78]。
各界回應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於2016年1月2日回應時表示,政府非常關心港人在本港或外地的安全,已知悉警務處正處理事件。而保安局表示警方已收到報案,正積極調查,若有消息稱失蹤者在本港以外地方出現,警方會按情況與當地執法機構聯絡,尋求協助,不評論各揣測性報道[38]。
2016年1月4日中午,行政長官梁振英對媒體就此事發言,稱特區政府高度關注事件,對於輿論說事件可能涉及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執法,他申明根據一國兩制及基本法規定,只有香港執法人員有權在香港執法,如果香港以外的執法人員在港執法,是違反香港基本法的[79]。1月5日,梁振英又呼籲失蹤者本人提供失蹤資料[80]。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表示事件是政治綁架,當局早已不滿書店與出版社收集資料出版禁書,他呼籲港人要守住底線[81][82][83]。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表示失蹤事件令人費解,將去信深圳及中聯辦,了解書店人士連串失蹤事故,要求深圳交代有否拘留相關人士[84]。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毛孟靜表示,今次事件並非簡單失蹤案件,而是與香港保安政策及出版自由等息息相關,若證實中國大陸公安在港執法,是徹底破壞「一國兩制」原則,要求保安局及警務處盡快派員到立法會解釋事件。又表示,從環境證供顯示,書店股東之一李波極有可能在香港境內,被中國大陸公安擄至深圳問話,目的是要阻止書店繼續出版政治禁書,同時產生寒蟬效應,令其他香港出版者不敢再出售大陸政治刊物,嚴重打壓港人言論及出版自由[85]。
金融界立法會議員吳亮星,公開引述一名「老朋友」稱「被傳銅鑼灣書局五人先後分別乘坐『洗頭艇』偷渡回中國大陸『宿娼嫖妓』,被公安當場逮捕,並被拍下片段為證。其中主角李某的老婆已收到有關嫖娼證據,故『死死地氣』向警方銷案。」[86]李波太太晚上透過傳媒回應吳亮星的「嫖妓論」,指吳的言論無恥、出乎意料、也當香港人白癡,會對吳亮星保留法律追究責任[87]。吳亮星其後就言論道歉,李妻拒絕接受[88]。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田北俊表示,雖然他和很多商界人士都覺得,中國大陸人員來港執法的說法不明,但如果港府沒有確實證據而繼續任人傳播,可能令其他國家人士質疑本港的安全度,要求政府盡快澄清[89]。
香港記者協會及獨立評論人協會於2016年1月2日致函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廣東省公安廳廳長李春生,以及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要求釐清問題,以釋港人疑慮[90]。
學民思潮成員周庭推測是「大陸警方有組織跨國逮捕港人」。她稱,若推測屬實,表示「一國兩制」、香港《基本法》已被侵蝕。形容此事件是「白色恐怖」[91]。
英國籍香港作家陶傑表示所謂「出版禁書、應有此報」之說,是許多香港「基層市民」對英式的法治精神的認知缺陷[94]。
時事評論員程翔表示那封信強調平安,但説不出其他東西,甚至為何來深圳,都是所謂「用自己方式」,在扣押期間,你(被扣押者)對外通訊的每句説話,都是經過對方(扣押者、控制你的人)反覆思量、推拷。憑這幾點與他親身經歷的跡象來看,就可以很肯定,李先生(李波)現在處於被人強力控制的一種狀況。他又指有些人奇怪她(李波的妻子)為何銷案。但在某種壓力下,如果被告知「低調會快一點放人」,礙於人性,他想自己也會這樣做[95]。
香港次文化流行作者林忌指桂民海失蹤之前十幾分鐘,仍在泰國的芭堤雅購物,竟可以變成偷渡去中國「自首」。又指李波三封所謂家書前後矛盾:由9日的「完全我的個人行為,與他人無關」,到17日的"被桂民海連累",去中英聯邦助調查11年前已經判了緩刑的車禍。又斥這種當世人是弱智的欺騙手法,就是「中國人」的最大票房毒藥,令人今生,也不做中國人[96]。
擁有新加坡籍的香港本土派人士馮敬恩在得悉事件後到入境事務處辦理取消中國國籍手續[97],及後表示避免被扣押往中國並不可以有新加坡的領事保護,並要求傳媒為他作證[98]。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月5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被問及這案件時說「不了解有關事情,無法作具體評論」[99]。同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就着英國方面確定失蹤者之一李波是英國公民一事回應,指李波「首先是中國公民」,也未確定失蹤者是被中方執法人員扣留,呼籲各方勿作「無謂猜測」[100]。
2016年1月15日,中聯辦新任法律部長王振民表示非常關注事件,但強調不論中央或香港政府,都一定會嚴格遵循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嚴格按照《基本法》,「依法處理涉及兩地的所有事務」[101]。
2016年6月1日,中國外長王毅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與加拿大外長迪翁舉行聯合記者會。BBC報道來自加拿大iPolitics的女記者阿曼達·康納利(Amanda Connolly)代表五家加拿大媒體向總理迪翁提問,涉及中國人權和銅鑼灣書店事件。王毅通過翻譯斥責:「你的問題充斥對中國的偏見及反中國……我不知道為何你會這樣發問。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並說「沒有人比中國人更了解中國的人權狀況。」 [102]
2016年6月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林榮基在港召開記者會,稱林榮基是中國公民,中國部門有權依法處理。而李波本人已否認是被人帶回大陸,因此一國兩制沒有受到破壞[103]。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於1月4日刊文,指責有關書店的書籍「成為一些政治謠言的源頭」,又認為少數港人不應動輒質疑「一國兩制」,並指港人應該「相信國家,相信基本法」[104][105]。該報1月6日又刊文,承認中方有調查銅鑼灣書店,又指內地警員不能把李波「五花大綁」帶過邊境,但「全世界的強力部門通常都有規避法律讓一個被調查者進行配合的辦法,既達到開展工作的目的,又不跨越制度的底線。」[106]這篇文章被部分香港傳媒以及其他國際傳媒視為默認或變相承認是中國執法人員違法到香港將李波擄走[107][108]。
在林榮基在港記者會披露被抓詳情以後,《環球時報》於6月17日發表評論文章,稱林榮基在大陸犯事,公安對其採取的強制行動符合內地法治原則。但沒有透露任何具體的法律條文,及解釋為何林在未定罪情況下,被拘禁八個月之久。文章稱林現在可以召開記者會,反映香港仍有自由。文章又稱林非當事人,因此林的説法不能証實李波是在香港被帶回大陸。文章又指,大陸當局已為消除香港輿論的多慮作出不懈努力,但香港輿論仍在向大陸「鬥爭」,是不符合一國兩制的真諦的。該文章刊於官方網站六小時後即被自行刪除[109]。
7月6日,《環球時報》對林榮基在港記者會中透露的信息進行全面的批駁。文章稱是林主動放棄律師辯護,主動申請在取保候審期間於廣東居住;林自知中國大陸禁售無出版書號圖書後,仍非法銷售圖書;林還自稱自己的書很爛。《環球時報》還引述某媒對林榮基在大陸女友的採訪,稱林和她交往的目的是利用其售書。《環球時報》稱,看到林在港記者會的消息後,韶關市圖書館館長陳偉清非常氣憤,稱在香港的林一定是被人利用;寧波市公安局也敦促林榮基返回大陸,否則「對其變更刑事強制措施」。文末《環球時報》引用專家評論稱,「港人在內地違法犯罪被內地警方採取行動,這並不違反一國兩制」,同時指稱過去一國兩制「過於強調兩制,而忽略了一國」,稱香港變成了「一個內地逃犯的天堂」[110]。
同日,中國中央電視台在《東方時空》節目中也播放了林榮基在浙江被拘留時接受審訊的畫面。視頻中,林榮基說自己「觸犯大陸法律」,並說明如何透過關係人將書籍販售到中國大陸[111]。
英國: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發言人於2016年1月4日向BBC中文網表示,對相關報道「深表關切」[105]。同年1月5日,正在訪華的英國外交大臣夏文達在北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時表示,確定失蹤者之一李波是英國公民,並呼籲香港與中國當局協助尋找其下落[100]。夏文達說要知道發生了何事、何人對事件負責,並認為有人在香港失蹤,然後在另一個司法管轄區受到指控,是嚴重違反一國兩制、香港基本法和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112]。
瑞典:瑞典外交部向泰國當局明確表示,對於瑞典籍桂民海被帶走事件「非常嚴肅看待」[113][50]。瑞典外相沃爾斯特羅姆指摘中國扣留桂民海,又強迫他在電視上認罪是不能接受,她要求中方提供資料及安排瑞典官員與他們會面[114]。
中華民國:2016年1月5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及2016年總統選舉候選人朱立倫表示「港府或中方一定要給公眾清楚明確的答案」。1月6日,另一位總統候選人、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亦表示希望香港和北京政府澄清事件,並公布具體措施確保香港的言論自由[115]。
歐盟:2016年1月7日,歐洲對外事務部就此事件表示極度擔憂[116],指如中國大陸執法機關在香港運作,是違反一國兩制原則的,並指尊重言論自由是所有自由社會的基石。對失蹤5人至今仍然毫無音訊感到極度憂慮,促請中國、泰國及香港依法展開調查[117]。
美國:2016年1月8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在例行記者會中表示,美國對事件感到不安,跟香港人一樣關註失蹤事件。同意香港行政長官1月4日表示的關注及其潛在含意,且會密切關心事態發展[118]。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表示其剛看到與北京政府意見不一致的香港人受到壓制、遭到綁架。又看到香港回歸中國時所簽署的協議被違反[119]。2016年2月1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柯比在例行記者會中,再就事件表示深刻關注。他呼籲中國澄清失蹤五人的狀況及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失蹤,並讓他們回家。他又指事件令人嚴重質疑中國對香港自治及一國兩制的承諾[120]。2016年5月24日,桂民海女兒到美國國會聽證會,批評中國當局綁架其父,呼籲各國政府幫助其父獲釋[121]。
日本:2016年1月14日,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中表示,日本正在高度關心地注視這事件,並指尊重言論自由、基本人權及法治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價值,這些價值在香港得到保障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出現了違反這些價值的情況,日本政府會非常關注[122][123]。
2015年11月20日,國際特赦組織發放新聞稿表示,泰國與中國素有合作打壓言論自由,促請兩國公開桂民海的所在地及情況,及立刻釋放桂民海[124]。
流亡美國的中國大陸異見詩人貝嶺指中共秘密警察,如果沒有香港警察配合,就直接來香港作出拘捕,是非常嚴重的事。這樣便顯示中共不惜用任何手段,打壓香港政治出版,踐踏香港新聞出版自由[125]。又認為,桂民海被指涉及車禍一事與桂民海「被綁架」回國是兩件事情。又指,桂民海沒有在泰國的出境紀錄,根本不能回國「自首」,綁架是違反國際法的行為[126]。
2016年1月2日,有網民在美國白宮網站《我們人民》為銅鑼灣書店5名股東及工作人員失蹤一事發起聯署,希望得到美方關注[127]。截至2016年1月15日[update],已獲得逾29,000個簽名[128]。
2016年1月2日,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指他們不能容忍這些中國公安違反了「一國兩制」。又指出香港警方不是認真投入和積極處理,並警告中國共產黨,他們將要對任何中國共產黨網站發動網絡攻擊和聲援此事件[129][130]。
傳媒人紀碩鳴於2016年1月9日在明報撰文,提及潘維曦一案,指即使非涉及政治或異見,也可能遭到此等跨境綁架遭遇[131]。
2016年1月10日,約有50人在中國駐倫敦大使館門前抗議[132][133]。
無國界記者組織亞太地區負責人班哲文·伊斯梅爾(Benjamin Ismaïl)指,中國中央電視台及新華社明知桂民海是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才會承認犯錯,但仍然助長這種謊言,成為宣傳工具,並非新聞媒體所為,直斥他們喪失職業操守。組織又指,中國官媒此舉對自由報道新聞的價值觀構成威脅,坦言對這種毫無新聞價值的被逼懺悔報道感到憤慨,呼籲歐盟對2間中國官媒實行制裁措施[134]。
2016年1月17日,在渣打香港馬拉松中,警務處處長盧偉聰主持其中一組起跑儀式時,有跑手舉起仿照香港街道名稱指示牌設計的標語「Where Are Those Five People 銅鑼灣書店五子喺邊道」(銅鑼灣書店的那五個人在哪裏),質問當局5名失蹤的銅鑼灣書店職員股東(及母公司業務經理)的下落[135]。
參見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