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阿里山鄉
臺灣嘉義縣的山地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阿里山鄉(鄒語:Psoseongana;邵語:Arithan/Ari a hundun),舊稱「吳鳳鄉」,位於臺灣嘉義縣東部,為嘉義縣唯一的山地鄉。北鄰南投縣竹山鎮,東鄰南投縣信義鄉、高雄市桃源區,西鄰梅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南接大埔鄉與高雄市那瑪夏區,全境面積約428平方公里,是嘉義縣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其面積約佔全縣的五分之一。鄉內居民以臺灣原住民族鄒族為主,地方通行語言為鄒語。臺灣島難抵極(23.51°N 120.81°E)位於阿里山鄉,距海約67.4公里(41.9英里),海拔約2,406米(7,894英尺)。[1]

Remove ads
歷史
阿里山鄉舊時一直為鄒族原住民之傳統領域,分屬許多部落,部分部落曾向屏東的排灣族納貢,與布農族時有紛爭。乾隆年間,嘉義地區的漢人自竹崎、梅山一帶侵入阿里山,與傳統居住的鄒族人發生武裝衝突,漢人在此時建立了糞箕湖(今名奮起湖)、幼葉林(今名瑞里)等聚落,鄒族被迫退往更高的山區居住。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開採此地的檜木林,自嘉義市興建了阿里山森林鐵路,進入山區大量採伐林木,再經由鐵路運往山下,同時也將阿里山開發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
1913年日本當局興建吳鳳廟,由當時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親自主祭,同時吳鳳事蹟也編入小學教科書。吳鳳遂成為日本統治者「理蕃」的論述基礎。1946年,國民政府延續日人政策,將該鄉命名為「吳鳳鄉」,並將吳鳳神話編入課本。1987年(民國76年),發生湯英伸事件,學界開始討論吳鳳神話對鄒族人的歧視。同年9月9日,鄒族人發起遊行,要求把吳鳳鄉更名。1988年(民國77年)12月31日原住民青年拉倒嘉義火車站前的吳鳳銅像,1989年(民國78年)3月1日台灣省政府將吳鳳鄉正名阿里山鄉。
Remove ads
地理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
![]() | 此章節尚無任何內容,需要擴充。 |
阿里山鄉每月降雨量超過200毫米以上者,多集中在四月至九月份,而低於100毫米者為十一月至一月,其最低的月份為十一月,僅有66毫米左右。每年平均的年降雨量為3,940.6毫米,其中有20年的年降雨量比平均值低,而有19年的年降雨量比平均值高。進入冬季,降雨量便會越來越少,甚至幾乎是零,如在1999年的二月,以及1994年和2004年的十一月等皆是降雨量幾乎為零的月份。[2]:210-211在氣溫方面,常年每月平均溫度均低於15℃,整年涼爽;年中氣溫仍以夏季最高,在六月至八月這三個月份為最高,但只有14℃左右;最低月均溫則為一月只有6.5℃。而每年之年均溫變化不大,只在10-12℃之間振盪,最高為12℃,最低為10℃。[2]:223
Remove ads
根據嘉義縣政府民政處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阿里山鄉戶數約1.8千戶,人口約5.2千人[5][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12人,是嘉義縣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7]。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樂野村與香林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135人與121人[5],其中香林村也是嘉義縣人口最少的村里[6];人口密度最高與最低的村分別是樂野村與里佳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42人與4人[8][5]。
Remove ads
政治
阿里山鄉公所是阿里山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阿里山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嘉義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阿里山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9]。
阿里山鄉民代表會是阿里山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阿里山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阿里山鄉民代表會共有7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2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鄉民代表、第三選區2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10]。
歷年所屬行政區列表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1920~1945 | 臺南州嘉義郡番地 |
1945~1950 | 臺南縣嘉義區吳鳳鄉 |
1950~1989 | 嘉義縣吳鳳鄉 |
1989~ | 嘉義縣阿里山鄉 |
阿里山鄉劃分為十二村。阿里山鄉公所位於樂野村(原鄉治位於鄒族最大部落達邦村,為各村聯絡洽公方便,遷至鄰近阿里山公路的樂野村)。
1973年9月1日,中山村、秀峰村、香林村、中正村四村調整劃分為中山村、香林村、中正村三村[11];由於提煉樟腦的沒落及對外交通極度的不便,「白雪村」因戶數過少而撤村,將白雪、雪峰等二村合併為雪峰村;而後雪峰村併入中山村[12]
2003年11月,鄉公所由達邦村達邦23號之1(現為鄉立圖書館)遷至樂野村現址。
北九村:
- 豐山村(Ponyo)(漢人為主村落。石鼓盤,米贊)
- 來吉村(Pnguu/pungu)(鄒族為主村落。內來吉,外來吉)
- 香林村 Ak'e fahei(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西、北部,眠月)
- 中正村Chuchumuana/Punghanuhoku(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中部,沼平,祝山)
- 中山村Psose Ongana(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東、南部,自忠)
- 十字村Sxa'fxnx(阿里山森林鐵路經過。十字路,多林,科子林,得恩亞納)
- 樂野村(Lalauya)(緊鄰竹崎鄉石棹地區,鄒族為主村落。樂野,湖底,頂湖,福山,米洋,石壁,竹腳,日野賀)
- 達邦村(Tapangx)(鄒族最大部落。達邦,特富野,巴沙娜,蕃薯寮,達德安,尼亞湖,伊斯基安那)
- 里佳村(Niaeucna/Nia'ucna)(鄒族為主村落。里佳,古比匣娜,斯北北亞,亞那柵那,約富霓)
南三村:
- 山美村(Saviki/Tanayiku)(鄒族為主村落。山美,札札亞,亞瑪高雅,小巴亞依,大巴亞依,達娜伊谷)
- 新美村(Sinvi/Nia'hosa)(鄒族為主村落。新美,布拉社,余拜班,亞依撒那,尼亞後薩)
- 茶山村(Cayamavana)(鄒族為主村落。茶山,亞米阿那,木瓜寮)
阿里山鄉行政區劃 |
Remove ads
經濟
文化
教育
- 嘉義縣立阿里山國民中小學(位於原樂野國小)
- 國中部(原香林國中遷移)
- 國小部(原樂野國小改制)
- 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國民小學
- 嘉義縣阿里山鄉香林國民小學
- 嘉義縣阿里山鄉十字國民小學
- 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國民小學
- 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國民小學
- 嘉義縣阿里山鄉新美國民小學
- 嘉義縣阿里山鄉茶山國民小學
- 嘉義縣豐山實驗教育學校
- 國中部
- 國小部
交通
旅遊
相關條目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