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周台英
臺灣女子足球教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周台英(1963年8月16日—),臺灣女子足球運動員[1],曾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運動競技學系擔任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2]。周台英被認為是臺灣最成功的女子足球運動員,曾獲得「一代木蘭女將」美譽,退役後轉任教練,曾任中華隊總教練和臺灣師範大學女子足球隊教練。2024年因違反學生意願進行抽血研究而引起爭議,於2025年教育部介入調查後遭到解聘。[3][4]
![]() |
Remove ads
生平
出生於臺灣臺中,籍貫江西[5]。1977年,年僅14歲的周台英在大德國中受恩師劉潤澤青睞,選進中華木蘭隊,並塑造成亞洲女足第一中鋒。
1970年末期至1980年末期,她是中華臺北女子足球代表隊的主力前鋒,在代表隊期間,曾贏得1977年、1979年及1981年連續三屆的亞洲女子足球錦標賽,並為1979年的最佳球員[6][7],也於1979年、1981年以五顆進球及十顆進球分別奪得兩次進球冠軍后冠[8]。
周台英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後,先是於宜寧中學任教,直到1987年,周台英赴德國錫根足球會球隊踢球,並且進行足球教練的進修,效力球隊期間協助拿下西德聯賽冠軍及西德冠軍盃冠軍[9][10][11][12][13][14]。
1989年,她加入日本的鈴與清水FC女子隊,並贏得第一屆日本職業女子足球聯賽冠軍,並以12顆進球成為當年的金靴獎得主[15][16][17]。
周台英於1994年亞洲運動會後退役,退役後先於景文教書,並指導景文足球隊,第一年教練兼球員即獲得全國聯賽冠軍,
1999年再度奪得冠軍後,一度離開足壇,
2004年起長期執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女子足球隊[18]。
2006年接下了中華隊的總教練一職[19][20]。
2025年因強迫學生進行人體實驗,由地檢署、教育部、足協等,各單位配合介入調查與審議後遭到解聘與懲處。[1]
榮譽
- 女子亞洲盃足球賽:1977、1979、1981年
- 女子亞洲盃足球賽 MVP:1979年
- 大洋洲女子足球錦標賽:1986、1989年
- 日本職業女子足球聯賽:1989年
- 日本職業女子足球聯賽 最佳射手:1989年
爭議事件
总结
视角
2024年11月28日
臺師大女足隊學生簡奇陞透過時任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陳培瑜揭露,事件首次出現公眾視野。
指控對象:教練周台英與另外兩名教授
指控緣由:逼迫球員參與一項違反《人體研究法》的計劃案
指控事項:
- 計劃中要求選手配合連續14天、每天3次配合抽血,且透過非專業醫護人員抽取兩次血液。
- 若球員不配合抽血實驗,教練將採取「沒收必修課程分數」「強迫退出校隊」「阻擋畢業」等懲罰手段。
- 同時周台英也將本該發給受試者的研究補助費用,收回做為隊費使用。
被控反應:
周台英約談學生並威脅表示:「我哪裏對不起你?你要不叫他來救你,不然今天就耗在這,因為我也一夜未眠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一次回應:「尚未展開正式調查」且「並非全部屬實」
2024年12月3日[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二次公開聲明:
解除教練周台英的行政與教練職務2年,並明令其不得再帶領任何運動代表隊。2024/12/03公視新聞報導
2025年4月10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三次公開聲明:
霸凌調查委員會認定周台英校園霸凌,建議「予以解聘、2年不得聘任為教師,移請三級教師評審會審議。」
教評會選擇不採納建議,處以不予晉薪等行政處分。
2025年5月13日
周台英第一次道歉:
於大專盃結束後,透過系上人員向學生宣讀親筆道歉信。


2025年7月14日-7月26日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發出聲明解除周台英教練職務2025/7/14公視新聞報導
台師大體育系特聘教授陳忠慶指出,「已經沒有在做了,是他先來調查,然後就是那些收案還沒分析的那些就要銷毀這樣。」
學校霸凌調查小組認定:周台英7項霸凌成立建議解聘2年|研究計劃主持人陳教授再教育6hr2025/7/15公視新聞報導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質疑,「現在我們所知道,從106年開始就有的行為,難道這些相關的狀況不需要清查嗎?」
教育部\國科會\檢調單位正式介入調查2025/7/16公視新聞報導
教育部決議「研究主持人」「共同主持人」處50萬元罰鍰;「台師大」處110萬元罰鍰。
召開「校園霸凌事件審議委員會」檢視校方教評會決議,如有違法或不當將退回重審。
台北地檢署認為周台英疑涉強制、侵佔等罪,16日下午主動分案偵辦,將周台英列他字案被告。
此案引發重大關注2025/7/17公視新聞報導
教育部成立單一申訴窗口,組成專案輔導小組到校訪視輔導。
由教育部次長朱俊彰組成跨部會專案調查小組;重新審視台師大IRB違反學倫的裁罰額度。
暫停台師大IRB運作,學生將研究送他校審查。
撤銷周姓教練的教練證, 追究校長和校方的行政疏失。
行政院長卓榮泰要求教育部「補救受害學生權益」「對教練和計劃主持人予以最嚴厲處置」;衛福部「追究計劃主持人的責任」;北檢「盡速進行司法調查」。
北檢前往師大調取研究資料並查扣血液檢體[4]2025/7/18公視新聞報導
台師大表示,「全力配合檢調辦理」
計劃主持人陳忠慶教授和學校行政人員全程陪同,依規定妥善保存所有相關資料與檢體,絕不隱匿或刪除,持續配合後續調查作業。
民進黨立委范雲質疑,「到底抽了多少管的非法血液,然後這些血到哪裏去了?」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指出,「3次發函、來來回回,浪費了非常多時間,其實我非常痛心,台灣師範大學身為台灣體育界的龍頭的學校,並沒有真正扮演一個值得尊敬的龍頭學校的典範。」
台師大與涉案教練周台英召開記者會致歉2025/7/19公視新聞報導
周台英表示,「希望透過運動科學,解決隊員常受傷的問題,想不到卻造成傷害,並哽咽強調『我只想在女足界發揮一點點的餘力幫她們,因為我一生只有足球。』」
陳忠慶表示,「絕對沒有一天抽3次血,是一天抽一次」,若有模擬比賽時,會讓球員每15分鐘自己進行指尖採血,共採8次。
陳學志說明,「周台英沒有主動說明,他就是研究參與者的教練,所以導致我們沒有辦法去判斷導致校方無從知悉雙方地位不對等」
師大副校長印永翔說,「教育部已退回周台英的教評會審議決議,校方今日就會重啟審議,並承諾兩週內完成。」
師大校長吳正己表示,「如果有錯我們一定承認、一定接受,這個我們一定是會面對的,我們也一定會把這個問題處理好。」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指出,「為什麼學校要長期,如此包庇周台英教練的部分,全部要做一個徹底地檢視。」
足球協會日前接獲體育署發函後,預計7月23日週三將開紀律委員會 2025/7/20公視新聞報導
足協依《特定體育團體建立運動教練資格檢定及管理辦法》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因為現在並不是非常確定,到底是有幾個研究、時間到底是多長,這中間的IRB,還有相關人體試驗倫理,跟學生這邊的知情同意狀況到底是如何,這個教育部已經在啟動調查,我們這邊會來協助跟配合。」
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宏誠表示,「如果說他能夠了解這個是基本人權,他就不大可能會在還沒有讓對方同意、跟知悉抽血之後的用途,在當事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開始做了,那是滿離譜。」
憲法法庭過去判決「檢警機關在偵辦案件時,對於嫌疑人強制抽血檢驗」被大法官認定違憲;台師大女足案凸顯學術體系,對基本人權保障的法律認知明顯不足。
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理事長林綠紅認為,「不可思議,遠遠不是只是研究倫理,更嚴重是它違反法律的規定,事實上他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參加了幾個計劃、抽了多少血?這件事情上面到目前為止,即便昨天的那個記者會,我覺得都沒有釐清。」
中華民國足協召開紀律委員會2025/7/23公視新聞報導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公告紀律委員會審議結果認定
「教練周台英強制抽血、要脅不給畢業學分、孤立特定球員等行為,構成霸凌且情節重大,委員會經表決一致同意,依《特定體育團體建立運動教練資格檢定及管理辦法》,註銷周台英現持有教練證,並禁止其終生申請教練資格檢定。」
「周台英霸凌球員過程,利用教練與球員間權力不對等關係,強迫球員接受實驗,造成球員身心受創情節重大,考量受害球員人數與結果,另依「CTFA行為準則與規範」,處周台英終生禁止參與足球事務。」
台師大校方召開校教評會「解聘周台英,且4年不得聘任為教師」2025/7/25公視新聞報導
台師大教評會認定,「周台英確實有貶抑、排擠、欺凌等持續性行為,致部分學生長期處於壓迫,也造成學生精神、生理或財產等多重損害,已構成校園嚴重霸凌。」「周台英在學生未充分理解、同意情況下抽血,事後才補簽同意書,且抽血過程有非醫療專業人員執行,明顯違反相關法規。」 教育部則回應,「若經核定解聘,因為已非現職人員,不得申請退休與請領退休金。」
事件相關討論
體制漏洞
該事件除牽涉個人行為爭議外,其背後所反映學術體系對基本人權保障的法律認知明顯不足。
周台英是台師大運動競技系的「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根據台灣教育部規定,「具有特殊專業實務、造詣或成就,足以勝任教學工作者」,即使學歷條件不符,仍可受聘大學任教。
台灣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陳子軒指出,政府的「美意」是讓運動員退役後有穩定工作,教練得以「拿獎牌換博士學位」成為「教授」,惟一旦進入高等教育體系,就必須產出學術論文,教練的生存之道往往是「用手上的學生運動員作為資源」,配合各類研究,才能滿足升等與評鑑要求。BBC血論文背後的系統性問題
台師大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學志表示,「學校調查推至108年後所有陳忠慶、周台英執行的相關計劃,發現108至110年間,確實有非醫護資格人員執行抽血。」體現監督、保護機制的失靈。
Remove ads
類似的情況曾發生於歷史上
校內存在攻擊吹哨者之情形。學生受害後未即時獲得保護,反而遭到質疑和威脅報復相關錄音。這次涉事的教練周台英在體壇地位崇高,球員更加不敢挑戰權威李澄欣BBC中文記者,而事件引發社會關注後,亦出現部分聲音為當事教練緩頰
趙士強以其過往貢獻為由,公開為其發聲,質疑懲處是否過當。 周台英學生受訪則說:「有沒有一些轉圜的空間,畢竟老師她這麼資深。我感覺就是沒有機會,就是直接處以死刑,會覺得不太能接受。」
凸顯教育與體育體系中,權力階層優先維護體制與既有人物形象,而非從受害者視角出發審視事件本質,反映出制度性偏誤與對弱勢聲音的持續壓制。[21][22][23][6]
「希望透過運動科學,解決隊員常受傷的問題,想不到卻造成傷害,並哽咽強調『我只想在女足界發揮一點點的餘力幫她們,因為我一生只有足球。』『相關行為皆出於善意』」周台英在記着會表示。
「體育班的脈絡,就是國家引領體育,體育民族主義(sport nationalism)。」陳子軒教授對BBC中文說。
「我們可以從國中就開始告訴學生,他們有什麼權利,要如何保護自己」焦佳弘表示。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