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哲合忍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教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哲合忍耶
Remove ads

哲合忍耶派(阿拉伯語:جهريةJahrīyya,意為「公開的、響亮的」[1])也譯為哲合林耶[2]哲赫忍耶[3]哲赫林耶[4]哲罕忍耶哲罕仁耶哲罕耶[4]等,因主張高聲念誦讚詞(即克爾英語Dhikr),因此也稱為「高念派」或「高聲派[1],是中國伊斯蘭教蘇菲主義中傳播最廣,信仰者最多的門宦(蘇菲派別)之一,也稱為「新教」,以區別於「舊教」。起源於中亞納克什班迪教團,公元18世紀由始傳者馬明心引入中國。

歷史

馬明心曾在麥加也門遊學十六年,學習伊斯蘭教理,在也門宰比德地方的蘇菲學者、納克什班迪派改革派導師阿札因(Al-Zayn,哲派漢文資料稱之為「海足若·其色依尼」)及其兩個兒子阿卜杜·哈利克(Abd al-Khaliq)、穆罕默德·布錄色尼門下學習了神秘主義。[5]1741年,馬明心回國在河州循化等地傳教,1744年傳入甘肅、寧夏、青海一帶。[6]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馬明心定居在甘肅安定縣(今定西縣)官川,並以此為中心傳教,故而又被信徒尊稱為「官川阿則孜」(官川老人家)、「官川太爺」等,他這一派也被派外人士稱為「官川門宦」。[7][8]

新教進入中國後,與原有的虎夫耶派(舊教、「花寺門宦」)信徒間存在衝突,械鬥不時發生。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撒拉族聚居區循化廳新老教爆發衝突,新教以馬明心大弟子撒拉族蘇四十三為首,提出口號「殺老教,滅土司」,雙方爆發械鬥[9]。在處理雙方激烈械鬥時,清廷偏向老教,打壓新教,借新、舊教派械鬥之名秘密逮捕馬明心並將其處決。隨後械鬥轉變為反清回變。最終鎮壓後,乾隆帝宣布哲合忍耶派為邪教,並令「永禁回民不得立新教」。其中馬明心長子馬順清於1781年被清廷發配至雲南他郎寨(今墨江縣)礦山服勞役,故稱「他郎太爺」。後被馬明心門生救出,在河西東溝娶妻成家,經營工商業,至同治初年成為當地巨富。[10]

1784年,田五張文慶馬四娃等哲赫忍耶教眾在石峰堡反清,但被清廷鎮壓。此後,清廷對該派的鎮壓愈發嚴酷,其第二、三代教主穆憲章馬達天相繼被殺。

1817年至1869年間,寧夏馬以德馬化龍父子相繼任哲赫忍耶派第四、五代教主,以靈州為宣教基地。1862年,同治陝甘回亂爆發,馬化龍在金積堡反清(今寧夏吳忠市境內)。1870年,馬化龍向清軍投降,1871年與其親屬、部眾一同被處死,其他投降回民則被分開押往不同地點安置。同年,馬明心四世孫馬元章率教眾10多人逃出雲南,潛回甘肅張家川。[6]

馬元章之父即是馬順清第三子馬世麟,馬世麟因參加杜文秀反清失敗,於同治十年(1871年)二月自殺,馬元章則逃出。[10]同治十二年(1873年)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間,馬元章一直在為復興教門奔走。光緒八年(1882年),馬元章奉西府白氏之命,與馬化龍三弟馬成龍之女成婚,落居於沙溝。自此,沙溝成為馬元章復興哲合忍耶教門的中心,他這一派也被稱為沙溝門宦。[10]

在馬元章領導下,哲合忍耶教派發展很快,教民遍布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東、四川、江蘇、雲南、貴州、吉林、黑龍江、北京、天津等地。此外,他還統一了「老官川派」,該派只信仰馬明心,是自第二代教主穆憲章時代分裂出去的,當時分散在甘肅河州、定西及青海循化一帶。[10]當時馬元章的教產分布於數個省,有莊園幾十處,土地數萬畝。[10]

Thumb
甘肅宣化崗的馬元章墓,1936年左右拍攝

1920年,馬元章去世,其子馬震武主持教務。[6]

哲合忍耶派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五個分支,分別以寧夏西吉沙溝、新店子(位於西吉縣什字鄉山莊村)、吳忠板橋、甘肅張家川宣化崗(北山)、南川為中心。[11]其中馬震武掌管沙溝分支的教權,以沙溝和西吉灘為傳教中心,掌握蘭州馬明心拱北和吉林船廠馬達天拱北;馬騰靄掌握板橋分支的教權。[6]

據1990年代後期統計,哲合忍耶派在寧夏的教眾約有40萬人。[6]

Remove ads

教義

哲合忍耶派教眾較為明顯的特徵是戴黑白六角帽且不留鬢須。出於歷史原因,該派有較為強烈的「為主殉教」的「舍希德」觀念。[6]。但在馬元章時期,歷代哲合忍耶教主強調「舍西德」(為教犧牲)的作法為他所改革,反而主張休養生息,和平興教。[10]哲赫忍耶派允許不去麥加朝覲,如果教徒缺少朝覲費用,可以用朝覲拱北、道堂來代替,故而該派去麥加朝覲者較少。[3]

熱什哈爾》是哲合忍耶派的重要典籍,「熱什哈爾」是阿拉伯語(رشح),意為「泄漏出、出汗」,常常引申為「晶瑩、爍亮、露珠」等,該書名採用的是「露珠」意。該書前半部以阿拉伯語寫成,後半部則以波斯語寫成,是哲合忍耶派的道譜,記載了各輩教主及其傳教活動,是該派重要的歷史資料和宗教典籍。[12][13]該書的漢譯本於1993年出版。[12]2021年出版了新的漢譯本,新譯本有更詳細註釋和校勘,其中附有原手稿。[14]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