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啟普發生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啟普發生器是由荷蘭化學家啟普(Petrus Jacobus Kipp)發明的一種實驗室玻璃儀器,用於製取氫氣等氣體,其特點是隨開隨用,隨關隨停。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2年12月25日) |

構造

啟普發生器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外形類似一個雪人。
用法
使用前將發生器橫放,將固體從容器上的導氣管插口放入容器,然後放正儀器,插緊導氣管,液體反應物從球形漏斗倒入,由球形漏斗流到容器底部,再上升到中部跟固體接觸而發生反應,產生的氣體從導氣管放出。
使用條件
啟普發生器是用固體與液體試劑在常溫條件(不用加熱)下反應製取氣體的裝置。不能加熱,否則容易引起容器炸裂。對於可溶性固體[1]、固體呈粉末狀,或者反應過程中產生高溫的情況則不能使用該儀器製取。另外,一些會產生糊狀物質從而導致啟普發生器堵塞的反應[2]也不能使用該儀器製取。
註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