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單門齒上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單門齒上目
Remove ads

單門齒上目(學名:Simplicidentata)是哺乳動物的一個分類群,包含齧齒目及其最接近的已滅絕親屬。

快速預覽 單門齒上目 化石時期:早古新世-現代, 科學分類 ...

從歷史上看,這個術語曾被用作「齧齒目」的代名詞,用來區分齧齒類動物(僅擁有一對上門齒)與它們親緣關係較近的兔形目(Lagomorpha,擁有兩對上門齒)[1]

單門齒上目現在被定義為包括齧形大目(Glires,由兔形目和齧齒目構成的演化支)中所有與現存齧齒類動物的共同祖先,比與現存兔形目動物的共同祖先更近的成員。因此,單門齒上目是一個比齧齒目(一個包含所有現存齧齒類動物、它們最後的共同祖先及所有後代的冠群)更具包容性的總群[2]

根據這一定義,上頜第二對門齒的缺失被認為是單門齒上目的一個共源性狀[3]。上頜第二前臼齒(P2)的缺失也曾被視為單門齒上目的共源性狀,但原始的單門齒上目動物——中華臼齒獸屬Sinomylus)卻擁有P2[4]

「Simplicidentata」的這種用法由李傳夔等人在1987年引入,他們將單門齒上目定為超目,下轄齧齒目和已滅絕的混齒目(Mixodontia),與雙門齒上目(Duplicidentata,下轄兔形目和已滅絕的模鼠兔目 Mimotonida)總目相對應[3]

馬爾科姆·C·麥肯納(Malcolm C. McKenna)和蘇珊·K·貝爾(Susan K. Bell)1997年的著作《哺乳動物分類》(Classification of Mammals)中,他們將單門齒上目定為上目,歸於Anagalida大目(該總目還包括兔形目、象鼩目及一些其他已滅絕的類群)之下。在單門齒上目內部,他們承認了混齒目(僅包含發現於亞洲古新世始新世的已滅絕寬臼獸科 )和齧齒目[5]。麥肯納和貝爾使用「Simplicidentata」的決定受到了評論家弗雷德里克·S·薩萊(Frederick S. Szalay)的批評,他傾向於直接將混齒目置於齧齒目之下,這將使單門齒上目成為一個多餘的名稱[6][^7]。

在《哺乳動物時代的開端》(The Beginning of the Age of Mammals,2006年)一書中,肯尼斯·羅斯(Kenneth Rose)承認了單門齒上目,將其置於Anagalida大目之下,該上目包括混齒目、齧齒目以及中華臼齒獸屬(未歸入任何一目)[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