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Omicron JN.1變異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型冠狀病毒JN.1變種(SARS-CoV-2 Variant JN.1)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種病毒變異。該變種於2023年8月25日首次在盧森堡被發現,隨後又在英國、冰島、法國和美國等其他幾個國家被檢測到[1]。美國於2023年9月首次檢測到該變種[1][2]。
JN.1與變種BA.2.86關係密切,兩者之間僅在尖突蛋白上有一個變化[1]。JN.1變體展現出更強的傳播性和免疫抗性,這可能是由於尖突蛋白中的L455S突變[3][4]。此外,此突變是JN.1變體的標誌,與親本變體(parental variant)相比,JN.1傳播性和免疫逃逸能力更強[4]。
症狀
JN.1變異株的症狀和其它冠狀病毒變異株相似,包括喉嚨痛、充血、流涕、咳嗽、疲勞、頭痛、肌肉疼痛以及發熱或發冷[1][2]。
經過
JN.1變種的傳播性和逃避免疫系統的能力都有所增強,因此其影響十分重大。目前,它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變異體。CDC預計,JN.1 變體在 SARS-CoV-2基因組序列中所佔的比例將繼續增加。而且,CDC表示「JN.1 的持續增長表明,它要麼傳播能力更強,要麼更善於躲避我們的免疫系統。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 JN.1 相對於目前流行的其他變種會增加公共衛生風險。[1]」即便如此,CDC仍希望更新後的新型疫苗有助於抵禦 JN.1 變體[5]。
2023年8月25日,JN.1變體首次在盧森堡被發現[6]。
在美國,截至 10 月底,JN.1變體在SARS-CoV-2 病毒中所佔比例不到 0.1[1]。
2023年12月8日,CDC報告稱,JN.1變體估計佔美國病例的15-29%[1]。
2023年12月9日,JN.1變異株是美國第二大流行株,約佔病例的21%[2]。
2023年12月15日,JN.1變種佔美國所有感染病例的五分之一以上,是美國增長最快的變種[2]。
2023年12月21日,由於馬來西亞新冠肺炎確診人數逐漸回升,而在砂拉越於當日檢測到JN.1毒株。其中採樣自古晉以及三馬拉漢。[7]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