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際太空人計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宇航员计划
Remove ads

國際太空人計劃國際宇宙計劃(俄語:Интеркосмос,拉丁化:InterkosmosIntercosmos,意義:「國際宇宙」)指冷戰時期前蘇聯俄羅斯獨立後頭兩年提供的國際無人與載人航天計劃。

快速預覽 國家, 狀態 ...

背景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衛星一號,翌年1月31日,美國又發射探險者1號,蘇美之間的太空競賽由此展開。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蘇美兩個超級大國擁有發射人造衛星的能力。美國為了鞏固其北約盟友制衡蘇東聯盟的能力,決定為其北約的加盟國家以及其他資本主義陣營的友好國家提供運載火箭來發射盟友國家的人造衛星。1962年至1976年,先後為英國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亞西德荷蘭西班牙印度尼西亞發射了人造衛星。1967年4月,蘇聯當局決定為其盟友國家也提供發射人造衛星的業務,首次提出「國際宇宙」計劃。自1975年起,先後為印度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發射了人造衛星。另外在蘇聯製造的人造衛星上也為其他國家的航天或科研機構搭載實驗品和儀器。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載人飛船進入外層空間,成為首位太空人。同年5月5日,美國的艾倫·謝潑德順利完成水星-紅石3號,成為第二位太空人。此後的42年間,載人航天的發射能力始終被蘇聯/俄羅斯和美國兩個超級大國所壟斷,直至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升空。而截至1978年,64項載人航天任務無一例外承載的都是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的太空人。1968年底,蘇聯從其社會主義陣營的盟國或其他的友好國家中選拔太空人,到蘇聯進行培訓,參加到蘇聯的載人航天任務當中。

Remove ads

任務

載人任務

更多資訊 蘇聯 參與國家 拒絕邀請(芬蘭), 發射日期 (協調世界時) ...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