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圖潘火山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图潘火山口
Remove ads

圖潘火山口(Tupan Patera)是木星天然衛星埃歐上一座活火山,位於木衛一背木半球的南緯 18.73°、西經 141.13°處18.73°S 141.13°W / -18.73; -141.13[1]。圖潘由一座被稱為「火山口」的火山坑構成,直徑79公里,深度900米[2]。1979年二艘「旅行者探測器」首次拍攝到了該火山的低解像度照片,但直到1996年6月伽利略號探測器」完成首圈繞飛前,都沒有發現該火山的活動[3]。當伽利略探測器第一次偵測到近紅外熱輻射後,在隨後幾圈的軌道飛行中對它進行了探測。該火山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巴西原住民圖皮-瓜拉尼人神話中的雷神正式命名為圖潘火山口[1]

Thumb
2001年10月伽利略號拍攝的圖潘火山口照片

1996年至2001年期間,伽利略探測器近紅外測繪光譜儀(NIMS)的觀測顯示,圖潘火山口是一座持續活躍的火山,在近紅外測繪光譜儀對木衛一背木半球觀測的大部分期間中都可看到[4][5]

2001年10月16日伽利略探測器在與木衛一首次交會中獲得了圖潘火山口高解像度彩色照片和近紅外光譜,這些數據顯示了該火山口東西兩側坑底分布有黝黑、高溫的矽酸鹽岩漿和中間一座由發亮、冷卻的物質構成的「島嶼」[2][5]。沿明亮的島嶼邊緣及火山東南部平原上都觀察到了淡紅色物質,這些硫磺斑跡顯示是在最近的火山活動中從火山口坑底噴口所排放出的[2]。沿該島嶼及火山口壁底分布有一道黑色的台壟,這可能是岩漿注滿火山口坑底後,隨冷卻泄氣或回流岩漿房導致岩漿面下癟而形成的,或者該濱岸壟可能形成於僅坑底邊沿的火山活動。火山西側橘紅和黑色混合物可能來自中央島和坑壁的熔化硫以及覆蓋在該區域的黑色物質[2],這一看法與圖潘火山口西側溫度更低相映證,相較於更黑的東側區,溫度越低越有利於硫磺的融化和凝固[5]。圖潘火山口的形態可能也與仍在不斷掘出自身的的台壟相一致[6]。 2002年1月「伽利略探測器」最後一次飛越木衛一後,圖潘火山口依然活躍,地球觀測者通過凱克天文台望遠鏡以及「新視野號探測器」觀察到該火山的熱輻射[7]。2003年3月8日,天文學家利用凱克天文台10米自適應光學望遠鏡觀測到了圖潘火山口的一次大噴發[8]。除了這次大噴發,在伽利略探測任務期間及之後,圖潘火山口火山活動一直保持活躍,坑底間歇性地產生規模大小不等的噴發,類似洛基火山口,只是規模更小[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