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家行政組織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家行政組織法(日語:国家行政組織法/こっかぎょうせいそしきほう Kokkagyouseisoshikihou ?)是一部日本法律,規定日本行政機關的設立和組織。 1948年7月10日(昭和23年)頒佈。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23年6月25日) |
概況
日本的大部分行政機關都是根據國家行政組織法第1條規定的各種編製法設立的「內閣管轄的行政機關」。 因此,獨立於內閣、內閣官房、內閣法制局、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審計委員會,不屬於「管轄行政機關」的範疇。內閣本身,特別是《國家公務員法》第4條第4款的規定不適用的國家人事院,《國家行政組織法》第1條排除的內閣辦公室和數字機構,依重建機關設置法附則第三條規定變更之國家行政組織法。第一條所列重建機關以外之重建機關,不受國家行政組織法之管轄。這些政府機構有時被認為比其他部委和機構級別更高,但關於政府機構的地位並沒有法律上的高低概念。各省按照設立順序排列時,稱為按照本法附表一所列順序。
關於各部的組織,規定了內部部局、審議會、設施等機關、特別機關、地方分支部局、外局等細分部門,但列出了具體名稱(例如「總務省」)。 上述僅界定部本身及外部局,而從內部局到地方分局的各組織細節的名稱,則由各省編製法及其附屬命令(政府令、部令)規定等)。
Remove ads
外部鏈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