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聖老楞佐聖殿 (米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聖老楞佐聖殿(意大利語:Basilica di San Lorenzo)是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一座天主教宗座聖殿,敬禮基督教殉道者聖老楞佐。
歷史
聖老楞佐聖殿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它創建於370年[1],在16世紀改建,但是它保持了原有的拜占庭結構,[1]有圓頂和4個塔,類似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建築

平面布局為四瓣花式,有四個半圓形凹槽(兩層),每個凹槽有五個拱。內部設有婦女席樓座(matroneum),現在部分消失。倒塌的圓頂也按巴洛克風格重建了。室內多色裝修現在也消失。
阿基利諾小堂


原有建築內又增加了其他小聖堂。值得注意的是八角形的阿基利諾小堂(Capella di Sant'Aquilino),毗鄰主教堂的南部。這個小堂原本可能是羅馬皇家陵墓[2][3],擁有四世紀的早期基督教鑲嵌畫,其中包括「基督立法者」("Traditio Legis" ),耶穌坐在寶座上,兩側是使徒,腳下是scroll box。[4]。這個小堂後來供奉聖阿基利諾,他的遺體是在小堂內。[2]壁畫《發現聖阿基利諾的屍體》裝飾阿基利諾小堂主祭台後面的牆。
聖老楞佐柱
面對教堂的廣場有聖老楞佐柱("Colonne di San Lorenzo"),是古羅馬城市梅蒂奧拉努的少數遺蹟之一,可追溯到公元3世紀,可能屬於皇帝馬克西米安興建的一個羅馬浴池。教堂完成時移往此處。
後殿區域現在是一個公園。此前該區域曾是一條運河或一個湖泊,後來用來公開處決。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