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本列表用於記錄有史以來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包括在位時間可考證的主權國家和非主權國家君主,同時收錄歷史上在位時間存疑的君主,並分別依照在位時間長度倒序排列。
目前在位時間可考證為最長的主權國家君主是路易十四,他於1643年至1715年間統治法蘭西王國,共計在位 72年110天。[1]斯威士蘭國王索布扎二世是目前有確切記錄在位最久的君主,在位長達 82年254天,但由於斯威士蘭在1968年獨立之前為英國保護國,因此索布扎作為主權國家君主統治的時間只有 13年349天。[2]此外,埃及古王國的佩皮二世和高句麗的太祖王等君主儘管存在在位超過90年的記載,但真實在位時間存在爭議,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均歸入在位時間存疑的君主。[3][4]
1967年即位的汶萊蘇丹哈桑納爾·博爾基亞是目前在位時間最長的現任君主,至今已在位 57年364天,但由於汶萊於1984年才從英國獨立,博爾基亞作為主權國家君主僅在位 41年276天。[5]列表中最近退位的君主是英國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她於2022年9月任內逝世,生前在位 70年214天。[6]
Remove ads
在位時間可考證的主權國家君主
以下列出在位時間最長的30位主權國家君主,這些國家在他們大部分或全部的統治期內都得到國際普遍承認。由於攝政者不影響君主地位,因此攝政時期同樣計入君主的在位時間,例如本列表排名首位的路易十四曾由其母奧地利的安妮攝政8年。此外,無論實行絕對君主制還是君主立憲制,都不會改變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的性質,例如伊利沙伯二世儘管從未擁有實權,仍然在本列表中排名第2。
本列表沒有納入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八世(962年—1028年在位,共計 66年226天)和巴西爾二世(960年—1025年在位,共計 65年237天),去除二者名義上與年長皇帝共治的時期,他們實際的在位時間均不足以排入本列表。[7][8]德意志地區各邦國在《1814年巴黎和約》簽訂後到1867年北德意志邦聯成立前的時間裏事實上擁有獨立自主權,但這一時期不超過 53年32天,[9][10]因此不存在可以排入本列表的君主。[a]
在任
Remove ads
在位時間可考證的非主權國家君主
以下列出在位時間最長的30位非主權國家君主,這些國家包括諸侯國(如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和日本江戶時代的藩國)、附庸國(如英屬印度的土邦)、保護國(如斯威士蘭)等,其中大部分在他們全部統治期內都沒有獲得過主權,少部分轉為主權國家君主後統治的時間也不足以排入上一個列表。
Remove ads
在位時間存疑的君主
以下列出歷史上真實存在但具體在位時間不明的君主,依照大約的在位年份長度分組排列,各分組內部則按君主統治時期的早晚排序。由於缺乏可靠的登基和退位日期記載,相同在位年份的君主們實際的在位時長可能會相差上百天,因此本列表不提供確切的排名。列表收錄範圍截至在位時間75年及以上的君主,其中粗體表示主權國家君主,斜體表示該君主在位時間仍存在爭議。此外,本列表不包含那些長壽神話中真實性存疑的君主,例如中國神話的三皇五帝、日本應神天皇之前的上古天皇、朝鮮神話的檀君和越南神話的貉龍君。
Remove ads
註釋
- 伊利沙伯還是多個其他國家的女皇,但僅在以上四國擁有最長的在位時間。以下列出所有伊利沙伯曾作為君主的獨立國家和自治領,若分別計算她在各國的統治時間,僅有作為牙買加女皇的時長足以排入本列表第16名。其中於1952年伊利沙伯登基時已成為英國自治領,並在其統治時期內獨立為共和國的國家包括:
其中於1952年伊利沙伯登基時尚為英國殖民地,並在其統治時期內取得主權後獨立為共和國的國家包括:
加納(1957年3月6日取得主權,1960年7月1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3年117天)
尼日利亞(1960年10月1日取得主權,1963年10月1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3年0天)
塞拉利昂(1961年4月27日取得主權,1971年4月19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9年357天)
坦噶尼喀(1961年12月9日取得主權,1962年12月9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1年0天)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1962年8月31日取得主權,1976年8月1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13年336天)
烏干達(1962年10月9日取得主權,1963年10月9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1年0天)
肯雅(1963年12月12日取得主權,1964年12月12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1年0天)
馬拉維(1964年7月6日取得主權,1966年7月6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2年0天)
馬耳他(1964年9月21日取得主權,1974年12月13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10年83天)
岡比亞(1965年2月18日取得主權,1970年4月24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5年65天)
圭亞那(1966年5月26日取得主權,1970年2月23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3年273天)
巴巴多斯(1966年11月30日取得主權,2021年11月30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55年0天)
毛里裘斯(1968年3月12日取得主權,1992年3月12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24年0天)
斐濟(1970年10月10日取得主權,1987年10月6日成為共和國,在位時間 16年361天)
其中於1952年伊利沙伯登基時尚為英國殖民地,並在其統治時期內取得主權後保留她為女皇的國家包括:
牙買加(1962年8月6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60年33天)
巴哈馬(1973年7月10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9年60天)
格林納達(1974年2月7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8年213天)
巴布亞新畿內亞(1975年9月16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6年357天)
所羅門群島(1978年7月7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4年63天)
圖瓦盧(1978年10月1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3年342天)
聖盧西亞(1979年2月22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3年198天)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1979年10月27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2年316天)
伯利茲(1981年9月21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0年352天)
安提瓜和巴布達(1981年11月1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40年311天)
聖吉斯納域斯(1983年9月19日取得主權,在位時間 38年354天)
- 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四國於伊利沙伯登基時已經獨立,且在其整個統治時期內始終奉行君主制,因此她的在位時間相當於作為以上四國女皇的時長。
- 卡普爾塔拉土邦於1947年8月15日加入印度聯邦,而後在1948年5月5日併入伯蒂亞拉和東旁遮普聯合邦(PEPSU),賈加特吉特·星王公則在同年8月20日交出權力。與此同時,印度政府委任其為PEPSU的「拉爾巴拉木」,直到他於1949年6月19日去世。[67]
- 在格奧爾格的父親西吉施蒙德一世於1405年過世後,他與另外三名兄弟瓦爾德馬四世(1405年—1417年在位)、西吉施蒙德二世(1405年—1452年在位)和阿爾貝特五世(1405年—1469年在位)一同繼承為安哈爾特-德紹親王。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