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垃圾科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垃圾科学
Remove ads

垃圾科學(英語:Junk Science)是虛假或欺詐性的科學數據、研究或分析。這個概念經常在政治和法律背景下被引用,在這些背景下,事實和科學結果在做出決定時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該詞帶有貶義色彩,即該研究是由政治、意識形態、金融或其他不科學的動機不良所驅動的。

這一概念因民事法律糾紛中的專家證言英語expert testimony環節而在1990年代流行起來。最近,這一詞彙也用來批評某些公司出於自身目的而研究的環保公共衛生相關危害(有時也用來反擊這些批評)。

在某些語境,「垃圾科學」也指的是任何與講話者本人所認定的「真科學」(sound science)相左的科學研究。[1]

歷史

「垃圾科學」一詞在1985年之前就已經有人在用——美國司法部1985年一份報告稱:

不正當科學證據(一般稱「垃圾科學」)已經導致一部分科學研究無法獲當今科學、醫藥界共識所認可。[原文 1][2]

1989年,氣候學家傑瑞·馬爾曼英語Jerry Mahlman將「全球變暖是由於太陽週期活動造成」的觀點批判為「喧囂的垃圾科學」(noisy junk science)。[3]

註解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