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垫江县 (战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名称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认为“垫江”原应为“褺江”[1]。其地有嘉陵江、涪江、渠江相继交汇,如衣服重叠,故称“亵”,《汉书》误记沿袭至今[2]。
历史沿革
垫江地处今涪江汇入嘉陵江河口,战国时期曾作为巴国首都[3]。秦国灭巴国后置垫江县,隶属于巴郡[2]。
西汉、东汉时垫江县均隶属于益州刺史部巴郡[4][5]东汉初平六年(195年),分巴郡为三,垫江县隶属于永宁郡,垫江以北的区域为巴郡;建安六年(201年),永宁郡复名巴郡,巴郡改为巴西郡[注 1][7]。此时垫江县辖境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重庆市合川、铜梁、大足的东半部与武胜一带[8]。
蜀汉时垫江县仍隶属于益州巴郡,曹魏景元四年(263年)[注 2]随巴郡改隶于梁州[10][11]。永嘉六年(312年),巴郡陷于成,玉衡二年(312年)巴郡划归荆州,永和三年(347年),东晋灭汉,期间垫江县一直隶属于巴郡。
南朝宋时巴郡划回益州,同时设侨郡东宕渠郡,寄治于垫江县,东宕渠郡下辖宕渠县,县治位于垫江县内(今合川区合阳城街道)[6][8]。南朝宋时撤销[注 3]。
后续
南齐时改东宕渠郡为东宕渠獠郡,郡志在宕渠县,辖宕渠、平州、汉初三县[注 4];南梁时复设东宕渠郡,辖宕渠县;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改东宕渠郡为垫江郡、改宕渠县为石镜县,因县内有青石如镜而得名[14][8][注 5]。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销垫江郡,八年(588年)分石镜县设赤水县,十八年(598年)改合州为涪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涪州为涪陵郡,郡治仍在石镜县[16]。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涪陵郡为合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合州为巴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合州,先后隶属于山南道、山南西道、剑南东川节度使、剑南东川昌普渝合都指挥使,原垫江县地有石镜、赤水、铜梁、巴川、汉初、新明等县[17][14]。宋朝时合州隶梓州路、潼川府路,乾德元年(965年)改石镜县为石照县,淳祐三年(1243年)州治移驻钓鱼山[18]。元朝时合州隶四川行省重庆路,下辖石照、铜梁、定远三县[19];明朝时合州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除州直辖地外,还下辖铜梁、定远二县[20];清朝时合州隶四川省重庆府,为散州,不下辖县。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