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林手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塔林手冊》(英語:Tallinn Manual)最初名為 《關於網絡戰適用的國際法的塔林手冊》(英語:Tallinn Manual 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Applicable to Cyber Warfare),是一項關於國際法,特別是作戰權和國際人道主義法如何適用於網絡衝突和網絡戰的學術性、非約束性研究。在 2009 年至 2012 年期間,應位於塔林的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的邀請,由一個約 20 名專家組成的國際小組編寫了《塔林手冊》。2013 年 4 月,該手冊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
2009 年末,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召集了一個由法律學者和從業者組成的國際小組,起草一份手冊,以解決如何在網絡行動和網絡戰的背景下解釋國際法的問題。因此,這是首次全面、權威地分析該主題並為相關的複雜法律問題帶來一定程度的清晰度的努力。[1]
Remove ads
進程和作者
《塔林手冊》的作者自稱為國際專家組,包括在網絡問題方面經驗豐富的備受尊敬的法律學者和法律從業者,他們在整個項目期間都諮詢了信息技術專家。該小組由美國 海軍戰爭學院 國際法系主任 Michael N. Schmitt 教授領導,他還擔任項目主任。該小組的其他成員包括:
- 歐洲大學學院 的 Wolff Heintschel von Heinegg 教授
- 英國 皇家空軍 退役空軍準將 William H. Boothby
- 喬治·C·馬歇爾歐洲安全研究中心 的 Thomas C. Wingfield 教授
- 曾任職於 魯汶天主教大學 的 Bruno Demeyere
- 楊百翰大學 的 Eric Talbot Jensen 教授
- 克賴頓大學 的 Sean Watts 教授
- 查塔姆研究所 的 Louise Arimatsu 博士
- 加拿大軍隊 法官辯護長辦公室的海軍上校 Geneviève Bernatchez
- 澳大利亞國防軍 的 Penny Cumming 上校
- 波茨坦大學 的 Robin Geiss 教授
- 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國防學院和烏得勒支大學 的 Terry D. Gill 教授
-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的 Derek Jinks 教授
- 瑞典國防大學 的 Jann Kleffner 教授
- 日內瓦安全政策中心 的 Nils Melzer 博士
- 加拿大軍隊 退役準將 Kenneth Watkin
- 技術顧問是美國 海軍研究生院 的 James Bret Michael 教授以及 Kenneth Geers 博士和 Rain Ottis 博士,他們兩人以前都曾在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工作。
在起草過程中,有三個組織派觀察員參加:北約 通過其 盟軍轉型司令部 參加,因為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與北約的關係,[2]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因為其作為國際人道主義法的「守護者」的角色,以及 美國網絡司令部 因為它能夠提供一個作戰成熟實體的視角。[3] 為了增加《塔林手冊》的學術可信度,在出版之前,它由 13 位國際法律學者進行了同行評審。[1]
當《塔林手冊》的草案發布在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的網站上時,[4] 它立即引起了法律界的關注,[5] 以及主要報道技術問題的在線媒體的關注。[6] 此外,在 2013 年 3 月 15 日於查塔姆研究所正式發布後,國際法及其如何規範網絡戰的問題在國際媒體中得到了廣泛討論,並提到了該手冊。[7][8][9]
儘管經常被稱為北約手冊,[10][11] 但這是不正確的。《塔林手冊》是一份獨立的學術研究成果,僅代表其作者個人的觀點。該手冊不代表北約或任何其他組織或國家的觀點,包括觀察員所代表的國家。然而,作為國際法在網絡環境中的適用和解釋的第一個權威性重述,可以預見,該手冊將對各國和組織如何制定其在這些問題上的方法和立場產生影響。[12][13]
Remove ads
格式
編寫關於國際人道主義法適用的非約束性手冊的做法並不新鮮。《塔林手冊》延續了類似的努力,例如 國際人道主義法研究所 的《關於海上武裝衝突適用的國際法的聖雷莫手冊》和哈佛大學人道主義政策與衝突研究所的《關於空襲和導彈戰適用的國際法的 HPCR 手冊》。
該手冊分為稱為「黑體字規則」及其附帶的評註。從本質上講,這些規則是所有作者理解和同意並在網絡環境中對國際法的重述。由於任何規則的通過都需要作者(不包括觀察員)之間的共識,因此每條規則附帶的評註在概述對規則的精確適用存在意見分歧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評註還確定了規則的法律依據,解釋了它們的規範內容,並討論了在網絡環境中的實際含義。[1]
Remove ads
更新和演變
《塔林手冊》的更新根據需要進行,反映了網絡行動的動態性質和相應的國際法律環境。
繼原始手冊之後的《塔林 2.0》旨在擴大《塔林手冊》的範圍。《塔林 2.0》於 2017 年 2 月發布,並由劍橋大學出版社以書籍形式出版。[14][15]
原始的《塔林手冊》的重點是最具破壞性和毀滅性的網絡行動——那些符合「武裝攻擊」條件並因此允許國家自衛的行動——以及那些在武裝衝突期間發生的行動。由於具有此類後果的網絡行動的威脅對各國來說尤其令人擔憂,因此大多數學術研究都集中在這些問題上。《塔林 2.0》指的是網絡「行動」,而不是原始《塔林手冊》中的網絡「衝突」。[15]
然而,各國每天都面臨着沒有達到上述級別的惡意網絡行動的挑戰。《塔林 2.0》項目審查了適用於此類網絡行動的國際法律框架。相關的法律制度包括國家責任法、海洋法、國際電信法、空間法、外交和領事法,以及關於個人的人權法。《塔林 2.0》還探討了國際法的一般原則,如主權、管轄權、盡職調查和禁止干預,如何在網絡環境中適用。
該中心的高級研究員、美國海軍戰爭學院 和 埃克塞特大學 的 Michael Schmitt 教授指導了《塔林 2.0》項目。該中心的 Liis Vihul 女士擔任項目經理。來自該中心的法律和 IT 專家團隊為這項工作提供了支持。與其前身類似,《塔林手冊》的擴展版僅代表國際專家組的觀點,而不代表北約、北約合作網絡防禦卓越中心、其贊助國或任何其他國家或組織的觀點。[16]
最新的更新計劃被稱為 《塔林手冊 3.0》,於 2021 年啟動,計劃為期五年。該項目旨在根據新發展修改現有內容,並就與國家在網絡空間的活動相關的新興主題展開討論。更新過程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法專家參與,其中 Michael N. Schmitt 教授將擔任項目主任,Liis Vihul 女士和 Marko Milanović 教授將擔任聯合總編輯。[1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