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塔特林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塔特林塔(俄語:Башня Татлина),又稱第三國際紀念碑(Памятник III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а)[1]或第三國際紀念塔,是蘇聯建築師弗拉基米爾·塔特林所設計的建築,不曾建造完工[2]。塔特林塔計劃在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後建造在聖彼得堡,作為共產國際(第三國際)的總部及紀念碑。
設計

塔特林塔將由工業材料製成:鐵、玻璃和鋼鐵。在材料,形狀和功能上,塔特林塔被當成是現代性的高聳標誌,將與巴黎艾菲爾鐵塔相媲美。塔特林塔主要形式是一個雙螺旋,高達400米[3]。主要框架將包含四個巨大的懸掛幾何結構,並將以不同的速率旋轉。塔特林塔的底座是一個立方體,作為講座,會議和立法會議的場所。立方體上方是一個較小的金字塔。更上方是一個圓柱體,將作為資訊中心,藉由電報、收音機和揚聲器發佈新聞、公告及宣言。塔特林塔頂部將有一個半球狀的無線電設備。塔特林塔也計劃在圓柱體上安裝巨大的露天屏幕,甚至是投影機,可以在陰天傳遞信號[4]。
評估
1917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後,俄羅斯政體更迭。因塔特林塔所需鋼材的數量龐大,在鋼材短缺及政治動蕩下,社會對塔特林塔結構實用性也存在嚴重懷疑[4]。
塔特林塔被認為是代表俄羅斯社會[3]挑戰現代性建築象徵埃菲爾鐵塔的地位[5]。蘇聯評論家維克托·謝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稱之為「由鋼鐵、玻璃和革命構成的紀念碑」[3]。
模型

許多地方都有塔特林塔的模型,包含瑞典斯德哥爾摩當代美術館,莫斯科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和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現代藝術博物館。2011年11月,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建造一個四十二分之一的塔特林塔模型[6]。1989年,埃德拉公司生產一組名叫「塔特林」的沙發,靈感來自塔特林塔[7]。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