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水之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水之戰是三國時期於228年春季在中國西北地區所爆發的戰役。蜀漢軍隊在丞相諸葛亮率領下北伐,計劃奪取敵國曹魏的戰略城市長安。漢軍一度取得南安、天水及安定三郡的支持,但不久後因街亭之戰的挫敗被張郃進一步平定而失去[2]。
背景
過程
228年春,諸葛亮揚言要經斜谷進軍攻取郿。他派鎮東將軍趙雲、揚武將軍鄧芝為疑兵,作威脅郿、攻取冀城狀。魏大將軍曹真率本部軍阻止他們。諸葛亮親自率軍圍祁山,行伍齊整,賞罰整肅,號令嚴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離曹魏而轉投諸葛亮,關中震動。魏帝曹叡親自坐鎮長安監督防禦。曹真守郿對抗趙雲,同時左將軍張郃率馬步軍共5萬人西進對抗諸葛亮主力大軍。
此時魏中郎將姜維等人隨長官天水太守馬遵在郊區巡邏,馬遵害怕姜維等人和蜀軍串通,趁夜遁去上邽。而姜維等人發現時為時已晚,當回到上邽時被拒之門外,於是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轉投諸葛亮。
事實上在天水沒有戰事,而是只有響應,周邊地區很快投降蜀漢,因此漢軍得以穩步進軍。另一方面,南安漢軍則攻略隴西,然而隴西太守游楚得到官民人心,一同堅守,也派長史馬顒出門設陣擊鼓,同時勸止了南安漢軍進攻而保住隴西,直到曹魏援軍到來的時候,諸葛亮軍才撤出隴西[3]。
隨後諸葛亮派參軍馬謖帶軍到要地街亭迎敵,但被張郃重挫,迫使諸葛亮下令撤回蜀漢境內。同時,奉諸葛亮命迎戰曹真的趙雲、鄧芝因軍力不足而在箕谷戰敗,但收斂部眾避免了大敗,趙雲率部撤退。後張郃平定起事響應諸葛亮的三郡,重歸曹魏的掌控。
Remove ads
後續
隨着諸葛亮軍退隴西之後,天水太守馬遵和南安太守受到重罰。另一方面,游楚和其手下因為堅守隴西而受到封賞。
戰役人物
|
演義
在明朝的羅貫中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和九十三回中,姜維是諸葛亮繼續北伐的原因之一,在姜維與趙雲快速交戰後,讓姜維歸漢也成為諸葛亮的一個目的。諸葛亮派趙雲當先,在一場小規模戰鬥和一些籌劃後親臨戰陣。戰鬥期間,姜維長官馬遵懷疑姜維通敵。姜維在天水城外時,馬遵關閉城門不讓姜維進入,姜維無奈叛投諸葛亮。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