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地利超級足球聯賽

奧地利足球賽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地利足球超级联赛
Remove ads

奧地利超級足球聯賽(德語:Österreichische Fußball-Bundesliga)是奧地利足球總會組織的職業足球聯賽,通常簡稱「奧超」,於1974–75年球季舉行首屆賽事。

快速預覽 成立年份, 國家/地區 ...

歷史

Thumb
冠軍銀碟

1911年,下奧地利州足球總會德語Niederösterreichischer Fußballverband開始舉辦名為「第一級」(1. Klasse)的奧地利足球錦標賽,該賽事只限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球隊參賽,冠軍會獲得「下奧地利國家冠軍」(Niederösterreichische Landesmeister)稱號。1924–25球季,新成立的維也納足球總會德語Wiener Fußball-Verband接辦該賽事,並將其改組為歐洲大陸首個職業足球聯賽,名為「奧地利第一聯賽」(I. Liga)。1929年,首屆全奧地利業餘聯賽成立,但維也納的球隊沒有參賽。

直到1936年前,維也納以外的地區都還只有業餘足球隊。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奧地利足球運動員的出色表現推動了全國性的足球熱潮,維也納以外的地區開始成立職業足球會。1937–38球季,「全國聯賽」(Nationalliga)成立,首次准許維也納以外的球隊參賽。

1938年德奧合併使「奧地利全國聯賽」提早結束,並併入德國足球聯賽系統成為「東部邊疆大區聯賽」(Gauliga Ostmark),亦再次有維也納以外的球隊參賽。1941年,再次更名為「多瑙-阿爾卑斯大區聯賽」(Gauliga Donau-Alpenland)。取得大區聯賽冠軍的球隊可以參加全國性的「德國足球冠軍錦標賽」。當時的奧地利球隊取得良好的成績,成功3次晉級決賽,並由維也納迅速在1941年贏取唯一冠軍錦標,而第一維也納則在1943年獲得恰默盃(Tschammerpokal)冠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5年,奧地利足球再次獨立,回歸只有維也納球隊參賽的模式,再度稱為「第一級」(1. Klasse),其後於1946年改稱「奧地利聯賽」(Liga)。

直到1949年建立「國家甲組聯賽」(Staatsliga A),面向全奧地利球隊的聯賽才首次成立,該賽事由特別為此而設立的機構「奧地利國家聯賽」(Fußballstaatsliga Österreich)負責營運[1]。翌年,第二級的「國家乙組聯賽」(Staatsliga B)成立。但到了1959年,乙組聯賽散班。由於沒有辨別的需要,「國家甲組聯賽」在名字中除去「A」字而成為「國家聯賽」(Staatsliga)[2]

1965年奧地利足球總會從「奧地利國家聯賽」手中取回頂級聯賽的營運權,並再次恢復「全國聯賽」(Nationalliga)的名稱[3],同年寧斯成為首支奪冠的非首都球隊。

1974年4月21日,除福拉爾貝格州足球總會反對外,奧地利足球總會通過內部投票,以多數贊成決定引進「超級聯賽」(Bundesliga),而「全國聯賽」將被改為第二級聯賽[4]。1974–75球季,「超級聯賽」正式展開,與其他高級別聯賽一併由奧地利足球總會統籌。1976年「全國聯賽」改稱「乙組聯賽」(Bundesliga - Second Division)[5]

1991年11月17日「奧地利超級足球聯賽」重組成為一個團體,並於同年12月1日獲准成為奧地利足球總會旗下第10名成員,於「奧地利國家聯賽」散班26年後,再次以獨立團體形式營運聯賽賽事。

Remove ads

賽制

自2018–19球季開始,奧地利超級足球聯賽的參賽球隊數量定為12支。

球季採用主客場雙循環賽制,每支球隊都會與另外11支球隊分別在主場和客場交手一次,共進行22輪比賽。

球季結束時,排名榜尾的球隊將被降班到奧地利乙組足球聯賽

參賽球隊

2025–26年奧地利超級足球聯賽參賽隊伍共有 12 支。

更多資訊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

歷屆冠軍

以下為歷屆聯賽冠軍:[6]

奧地利足球錦標賽

奧地利超級足球聯賽

Remove ads

奪冠次數

按球會

更多資訊 球隊, 冠軍次數 ...
Remove ads

按城市

更多資訊 城市, 冠軍次數 ...

圖集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