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奧古斯特·威廉·馮·荷夫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奧古斯特·威廉·馮·荷夫曼(德語: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1818年4月8日—1892年5月5日[2])是一名德國化學家,對有機化學做出相當大的貢獻。他對苯胺的研究幫助奠定了苯胺染料工業的基礎,他對煤焦油的研究為他的學生查理斯·布萊克福德·曼斯菲特提出提取苯和甲苯並將其轉化為硝基化合物和胺的實用方法奠定了基礎。荷夫曼的發現包括甲醛、二苯肼、異腈和烯丙醇[3]。他製備了三種乙胺和四乙基銨鹽化合物,並確定它們與氨的結構關係。
在基森大學師從尤斯圖斯·馮·李比希之後,荷夫曼於1845年成為皇家化學學院(現在是倫敦帝國學院的一部分)的首任院長。1865年,他回到德國,接受柏林大學的一個職位,擔任教師和研究員。回國後,他於1867年聯合創立德國化學學會[3]。在倫敦和柏林,荷夫曼重新創造了李比希在基森建立的實驗室教學風格,培養一個專注於實驗性有機化學及其工業應用的化學學校[4]。
荷夫曼在化學領域獲得幾個重要獎項,包括皇家獎章(1854年)、科普利獎章(1875年)和阿爾伯特獎章(1881年)。1862年,他被選為美國皇家藝術學會的成員[5]。他在七十歲生日時被授予榮譽稱號[4]。他的名字與荷夫曼電量計、荷夫曼降解反應、荷夫曼-馬蒂烏斯重排反應、荷夫曼消去反應以及荷夫曼-洛夫勒反應有關。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