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姆瓦姆布扎四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姆瓦姆布扎四世(法語:Mwambutsa IV Bangiricenge,1912年—1977年3月26日),又譯烏隆蒂四世[1],是布隆迪國王,出生於德意志帝國統治下的布隆迪,1915年接替父親穆塔加四世成為國王,在位期間見證了比利時對布隆迪的接管,以及該國脫離比利時獨立建國,1966年為軍人米歇爾·米孔貝羅推翻[2],從此流亡海外,直到1977年在瑞士逝世。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姆瓦姆布扎四世幼名班吉里森熱(Bangiricenge),1912年前後生於德意志帝國統治下的布隆迪穆拉姆維亞[3],是布隆迪君主穆塔加四世與王后恩熱扎哈約(Ngenzahayo)之子,1915年12月16日,其父穆塔加四世駕崩,班吉里森熱繼位並取得姆瓦姆布扎稱號,因其年幼,由祖母麗麗庫姆蒂瑪出任攝政,並接受王室傳統教育。1916年,東非戰役期間,比利時取代德國佔領布隆迪。1925年,在比利時殖民政府的批准下,布隆迪王室成立了完整的攝政委員會[3],同年,殖民政府在穆拉姆維亞開設小學,姆瓦姆布扎前往就讀,1927年,天主教會也在當地開設傳教點,傳教士試圖令姆瓦姆布扎皈依天主教,但他在學校表現一般,也沒有表現出皈依之心[4]:199。
青年國王
1929年8月28日,攝政委員會宣布姆瓦姆布扎可以親政[3],1930年12月24日,他迎娶出身圖西族的天主教徒泰蕾塞·坎永加(Thérèse Kanyonga)為王后[4]:199,婚後兩人育有路易·魯瓦加索爾王子[4]:251、羅莎·保拉·伊麗巴吉扎公主及坎揚熱公主一子二女,1946年7月13日,姆瓦姆布扎又迎娶巴蘭帕拉耶(Baramparaye),並於1947年生下了未來的國王恩塔雷五世[5],由於比利時的殖民統治,姆瓦姆布扎四世並沒有很多的政治實權,其本人也對政治冷感[6]:229,但其長子路易·魯瓦加索爾卻積極投身民族獨立運動,組建了民族進步統一黨,帶領人民對抗殖民政府,迫於情勢的比利時於1961年承認布隆迪擁有內部自治權,魯瓦加索爾也成為自治政府的首相,但就任兩周後便遭到比利時僱傭的刺客殺害。然而,魯瓦加索爾之死卻引發了布隆迪民眾的進一步反抗,比利時政府最終於1962年7月1日承認了布隆迪的獨立[7]:913[8]。
Remove ads
獨立君主
布隆迪於1962年獨立後,姆瓦姆布扎成為獨立的布隆迪王國的國王,但國內局勢並沒有隨着獨立國家的成立而走向穩定,民族進步統一黨內親西方的胡圖族人士保羅·米雷雷卡諾領導的「蒙羅維亞派」與親東方的首相、圖西族人士安德烈·穆希爾瓦領導的「卡薩布蘭卡派」傾軋不斷,1963年穆希爾瓦辭職後,姆瓦姆布扎加強了自己的權威,出於對共產主義的反感,1965年,胡圖族政治人物皮埃爾·恩根丹杜姆韋獲國王任命為首相,卡薩布蘭卡派的領導人對此事態發展感到意外,便與盧旺達的圖西族難民合謀刺殺了恩根丹杜姆韋[9]:387–388, 395[10]:63,姆瓦姆布扎隨後下令逮捕了幾名盧旺達人以及卡薩布蘭卡派的政治家[4]:212-213,但對他們的指控最終撤銷,此舉引發了胡圖族人士的不滿,也導致布隆迪與盧旺達關係惡化[11]:113-114,同年5月該國舉行第一次議會選舉,這兩次政治事件造成布隆迪政局不穩,一些胡圖族軍官於1965年領導了一次政變。雖然政變最後以失敗告終,但國王姆瓦姆布扎四世仍被迫流亡海外,僅能透過仍然忠於他的政府繼續行使權力[12]。
流亡與逝世
在1965年政變後,姆瓦姆布扎四世被迫流亡瑞士,並於1966年3月24日將權力傳給了他的兒子,時年18歲的王儲夏爾·恩迪澤耶。然而,姆瓦姆布扎試圖平衡政府中胡圖族與圖西族勢力的行為也招致了圖西族的不滿。圖西族人士認為國王的這種溫和傾向十分危險,因而於1966年7月發動了政變,親姆瓦姆布扎的利奧波德·比哈首相被推翻,米歇爾·米孔貝羅上尉控制了實權[9]:419-421[12],並最終於同年11月廢黜了恩塔雷五世,建立布隆迪共和國[13],而姆瓦姆布扎後來再也沒有回到布隆迪,1977年,他在瑞士逝世,並安葬在瑞士[14][15]。
姆瓦姆布扎四世的幼子恩塔雷五世在失去王位後逃往國外,後於1972年自烏干達回國後不久遭暗殺身亡[16]:73。而他的長女羅莎·保拉·伊麗巴吉扎則在布隆迪共和國成立後出任國會議員[1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