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威托德報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威托德報告,又稱皮雷茨基報告,是由波蘭士兵、波蘭抵抗運動特工威托德·皮雷茨基於1943年撰寫的正式報告,是同盟國獲得的第一份關於猶太人大屠殺死亡集中營的綜合記錄。皮雷茨基曾自願進入奧斯威辛集中營,並成功逃脫。報告分為數個版本,最終版本有100多頁長。

該報告包括有關毒氣室,挑選犯人處決的過程(「selektion」)和絕育實驗的詳細信息。報告稱,比克瑙有三個焚屍爐,每天可以火化8000人。勞爾·希爾伯格寫道,收到皮雷茨基報告的倫敦戰略情報局將報告歸檔時附加了備註,稱沒有跡象表明報告的可靠性。[1]
背景
1939年11月9日,在波蘭軍隊被入侵的德國和蘇聯軍隊擊敗後,騎兵威托德·皮雷茨基和他的指揮官揚·沃達爾基耶維茨少校創立了波蘭秘密軍(Tajna Armia Polska,TAP)。[2]1940年,皮雷茨基向他的上級提出了進入德國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計劃,從內部收集營地情報,並組織囚犯抵抗。[3]當時外界對於該集中營的運作知之甚少;奧斯維辛當時是一個拘禁所或大型監獄營。皮雷茨基的上級批准了這項計劃,並為他提供了一張「Tomasz Serafiński」的假身份證。[4]1940年9月19日,皮雷茨基故意在華沙街頭圍捕(łapanka)期間出行,隨即和其它大約2000名無辜平民一同被德國人抓獲。被捕的囚犯在輕騎衛兵軍營中拘留兩天,期間遭受了橡皮棍的毆打。[5]皮雷茨基隨後被送往奧斯威辛,並被指派為4859號犯人。[4]
Remove ads
皮雷茨基在集中營組織了地下運動——軍事組織聯盟(Związek Organizacji Wojskowej,ZOW),[6]與其他較小的地下組織有聯繫。[7]皮雷茨基策劃了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一場大規模起義,並希望盟軍向集中營空投武器或部隊(最有可能是駐紮在英國的波蘭第一獨立降落傘旅),並期待波蘭家鄉軍能夠組織從外部對營地的攻擊。1943年,蓋世太保加倍努力揪出ZOW成員,殺害了許多成員。[8]皮雷茨基決定逃出營地,希望親自說服波蘭家鄉軍領導人接受他的集中營起義的想法。1943年4月26日至27日晚,皮雷茨基大膽地逃離了營地,但是救國軍沒有接受他的計劃。[9]
報告
營地內的ZOW情報網絡從1940年10月起開始向救國軍定期報告。從1940年11月開始,關於營地發生的種族滅絕最早信息通過ZOW發送到華沙的救國軍總部。[10]從1941年3月起,威托德·皮雷茨基的報告被呈遞給波蘭流亡政府,並進一步遞交給英國和其他盟國的政府。這些報告向盟軍通報了猶太人大屠殺的信息,並且是西方盟軍關於奧斯威辛-比克瑙的主要情報來源。 [11]
1942年6月20日,四名波蘭人從奧斯維辛集中營成功逃脫:尤金紐什·本德拉(Eugeniusz Bendera)、[12]卡齊米日·皮霍夫斯基(Kazimierz Piechowski)、斯坦尼斯瓦夫·古斯塔夫·雅斯特(Stanisław Gustaw Jaster)和尤澤夫·蘭巴特(Józef Lempart)[13]身着黨衛隊骷髏師的制服並偷取了全副武裝,隨後偷來一輛屬於一級突擊隊中隊長Paul Kreuzmann的斯太爾220轎車,[14]乘車駛出大門。作為ZOW成員的雅斯特帶着一份關於營地條件的詳細報告,由皮雷茨基撰寫。德國人此後再未能捉回四人中的任意一個。[15]
皮雷茨基1943年4月27日逃出奧斯威辛,隨後撰寫了一份報告,隨後於秋季完成了擴充的「W報告」(Raport W)。[16]1945年,皮雷茨基從穆爾瑙的德國戰俘營獲釋,此後編寫了一份長達100多頁的報告。[16]皮雷茨基在W報告和1945年報告中將大量人名以代號代替,但隨着皮雷茨基被判罪處決,具體的人物索引一度亡佚,直到1991年春才在華沙的檔案館中重新發現。[17]
威托德1945年報告的首個公開英譯本於2012年出版。[18]
參見
- 拉欽斯基照會
- 《波蘭白皮書》
- 《波蘭黑皮書》
- 奧斯威辛協議
- 威托德·皮雷茨基
- 弗爾巴-魏茨勒報告
- 揚·卡爾斯基
參考
拓展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