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孛羅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孛羅乃蒙古語Булунай羅馬化:Bolunai;?—1470年代?),15世紀中後期東部蒙古科爾沁部統治者。他擊殺了毛里孩王,成為「往流」(元朝東道諸王、成吉思汗諸弟後裔)中的最強勢力,但因隨後被瓦剌阿失帖木兒擊敗而勢力衰落。

生平

孛羅乃的父親小失的王作為科爾沁部統治者,曾效力於蒙古的阿岱汗和岱總汗脫脫不花,是一位因在與瓦剌的戰鬥中取勝而聞名的重要東蒙古諸侯。瓦剌的也先太師弒殺脫脫不花後,小失的王也被也先謀害。據蒙古編年史《黃金史綱》記載,也先在謀殺小失的王之後開始搜捕孛羅乃,孛羅乃得到索朗古特部的桑胡勒台及其妻喀喇沁太夫人幫助,被託付給瓦剌的依拉珠伯顏。依拉珠伯顏讓孛羅乃不要打聽父母的事,以瓦剌人的身份生活,但喀喇沁太夫人顧慮到孛羅乃出身貴族,派長子瑪哈西將他偷偷帶回科爾沁部。

孛羅乃回到科爾沁部後,其弟烏訥博羅特王為孛羅乃不在時,代為管理部落而謝罪,並歸還了統治權。這一記載在《蒙古源流》中未提及,且該書僅提到烏訥博羅特,因此有觀點認為孛羅乃與烏訥博羅特是同一人[1]

也先太師於景泰四年(1453年)稱汗後不久被殺,蒙古勢力中擁立大汗馬兒古兒吉思孛來太師逐漸掌權。孛羅乃首次出現在明朝史料中是天順七年(1463年),此時他與馬兒古兒吉思一同派使者前往明朝[2]。當時明朝稱他為「西王」,實際應為「齊王」的誤譯,後續使者記載中已糾正為「齊王孛魯乃」。「齊王」是拙赤合撒兒家族世襲封號,這成為明朝所記「孛羅乃」是合撒兒後裔及科爾沁部統治者的明確證據。

成化元年(1465年),孛來太師弒殺馬兒古兒吉思後,自己也被毛里孩王所殺。毛里孩與孛羅乃同屬「往流」(元朝東道諸王、成吉思汗諸弟後裔),他因擁立摩倫汗而崛起。成化三年(1467年),孛羅乃與毛里孩曾兩次聯名派使者至明朝[3][4],可見二者當時為合作關係。

成化四年(1468年),毛里孩因弒殺摩倫汗而被殺。蒙古史料稱殺毛里孩的是科爾沁部的烏訥博拉特,但因明朝史料無相關記載,且孛羅乃後續吸收了毛里孩勢力,實際動手的可能是孛羅乃。他雖吞併毛里孩勢力,卻未能達到其影響力,也未再立新汗,蒙古進入勒近十年的汗位空位期。

成化五年(1469年),「往流」勢力內部爆發爭鬥,分裂為孛羅乃、哈答卜花、毛里孩之子火赤兒三方勢力[5]。次年(1470年),孛羅乃在與瓦剌也先之子阿失帖木兒太師的戰爭中失敗[6],逃至多郭朗台吉脫羅干統治的卜剌罕衛,部分屬臣向明朝投降[7]。此後史料再無孛羅乃的記載,推測他在此後不久去世,其弟烏訥博拉特成為科爾沁部新統治者。

Remove ads

孛羅乃家族世系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