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娜·巴特爾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娜·巴特爾斯
Remove ads

安娜·卡塔琳娜·巴特爾斯瑞典語Anna Katarina Bartels,1869年12月9日—1950年2月17日)是一名瑞典歌劇女高音。她於1897年在瑞典皇家歌劇院首演弗里德里希·馮·弗洛托的作品《瑪莎英語Martha (opera)》。在接下來的20年中,她受聘於該劇團,以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的身分頗受歡迎,但後來逐漸轉為擔任次女高音的角色。1923年,她獲頒瑞典皇家獎章英語Litteris et Artibus

快速預覽 安娜·巴特爾斯Anna Bartels, 出生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教育

安娜於1869年12月9日出生在耶夫勒,是製造商卡爾·約翰內斯·費恩奎斯特(Carl Johannes Fernquist)及其妻子夏洛塔·拉爾松(Charlotta Larsson)的女兒。1902年,她與瑞典畫家卡爾·奧洛夫·巴特爾斯(Carl Olof Bartels)結婚[1][2]

她先在耶夫勒師從音樂老師威廉·比約克倫(Wilhelm Björkgren),然後在斯德哥爾摩師從阿克恩(Achorn)、辛內·赫比英語Signe Hebbe埃米莉·梅切林英語Emilie Mechelin,之後在巴登-巴登巴黎師從德西麗·阿爾托英語Désirée Artôt[1][3]

職業生涯

1897年,巴特爾斯在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歌劇院首次登台演出,主演歌劇《瑪莎英語Martha (opera)》。在接下來的20年中,她一直在該劇團演出,先是以女高音角色獲得好評,但後來也以次女高音的身份出現。她演出了多場瑞典首演:賈科莫·普契尼的《波希米亞人》(1901年)中的穆塞塔(Musette)、理察·華格納的《萊茵的黃金》中的沃克琳德(Woglinde)、亨利·拉博英語Henri Rabaud的《開羅鞋匠馬魯夫英語Mârouf, savetier du Caire》中的法圖瑪(Fattoumah)、理查·史特勞斯的《玫瑰騎士》中的瑪莉安娜(Marianne)以及普契尼的《賈尼·斯基基》中的潔斯卡(La Ciesca)[3]。其他角色包括奧托·尼古拉的《溫莎的風流婦人》中的弗特女士(Fru Fluth)、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的《魔笛》中的夜後、莫札特的《費加洛的婚禮》中的蘇珊娜(Susanna)、莫札特的《唐·喬凡尼》中的埃爾維拉(Elvira)、安布魯瓦茲·托馬的《迷娘英語Mignon》中的菲莉娜(Philine)、喬治·比才的《卡門》中的米凱拉(Micaela)、賈克·奧芬巴哈的《地獄中的奧菲歐》中的茱諾(Juno)[1][3]

她也因在音樂會和歌劇朗誦會中的演出而為人所熟知。1920年代初退出舞台後,她在斯德哥爾摩教授聲樂[3]

她於1950年2月17日在北泰利耶市鎮的拉德曼瑟(Rådmansö)逝世,享年80歲[4]

Remove ads

榮譽

1923年,由於巴特爾斯對瑞典文化的貢獻,她獲頒瑞典皇家獎章英語Litteris et Artibus[5]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