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西瑞斯山
火星的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安西瑞斯山(Anseris Mons)是位於火星南部高地希臘平原東北邊緣的一座孤聳山巒,坐標為東經為86.65度、南緯29.81度。它的直徑為58公里(36英里),高出基準面(火星大地水準面)約4200米(13780英尺),或高於周邊平原約6200米(20300英尺)[1]。該山丘位於雅庇吉亞區(MC-21)東南四分之一處,南面與緊鄰的希臘區(MC-28)相接壤。
安西瑞斯山得名於「安西瑞斯泉」(Anseris Fons),安西瑞斯泉是1930年希臘天文學家歐·米·安東尼亞第所繪製火星圖上的一處望遠鏡反照率特徵,1991年,該名稱於被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批准接受[2]。
從地質學角度看,安西瑞斯山並不是一座火山。該地塊被認為是在重轟擊時期希臘撞擊盆地形成過程中[3],從數公里深處隆起的一塊古老地殼塊的侵蝕殘體[4]。屬於一系列大型崎嶇山塊體的典型地貌區(方圓大於25公里),它們以200到500公里寬不等,相對連續的環繞帶出現在希臘盆地西側、東北、東部及東南部邊緣。其中很多地塊,特別是沿西側邊緣的,與盆地同心並以斷層為界[3]。
安西瑞斯山和其他環希臘盆地周邊的地塊岩石在地質齡上被歸屬為諾亞紀[3][5]。然而,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中心的赫伯特·弗雷(Herbert Frey)利用火星軌道器激光高度計數據所做的研究表明,火星南部高地包含了許多被埋藏的撞擊盆地,這些盆地比可看到的諾亞紀地表更古老,並且早於希臘撞擊。他認為,希臘撞擊應標誌着諾亞紀的開始(諾亞系的基礎)。如果弗雷的看法是正確的,那麼安西瑞斯山的基岩實際屬於諾亞紀之前,也許可追溯到41億年前[6][7]。
安西瑞斯山地塊自抬升以來已經受嚴重侵蝕,山體兩側分布有巨大的三角形凹角和相連的支脈,使該地塊形成一座寬闊的金字塔狀。凹角可能是通過各種塊體運動和冰緣/冰川作用產生的,山體南側存在一個大型的冰斗狀凹角,帶有溝壑化的碎屑坡或沖積扇。
Remove ads
圖集
-
安西瑞斯山
-
安西瑞斯山北坡顯示出裸露基岩的區域。
另請查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