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定鼎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定鼎門是隋唐時期洛陽城外城的正門,原門至北宋末年,逐漸廢棄並消失。2009年原址復建新門,位於古代洛陽城的中軸線上。該門隋朝時被稱為建國門,唐代改名為定鼎門。定鼎門由隋煬帝建設東都洛陽時營建,之後,定鼎門相繼被唐、後梁、後唐、後周和北宋等朝代做為正門使用,使用時間總計達530年之久,是古代中國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城門,現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1]定鼎門遺址經發掘發現,具有獨一無二的「一」字型門闕,整個城門由墩台、飛廊、東西兩闕構成,東西長達143米,可以想像當初定鼎門的雄偉。
如今,在定鼎門的遺址上建設了一座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博物館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共兩層。地上層的建築由仿唐城門,城台、城牆、城樓、闕樓等組成,地下一層為遺址展示區。[2]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