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寶德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寶德局清代直隸省熱河道承德府設立的一所鑄造制錢鑄錢局咸豐四年(1854年)開鑄,咸豐五年(1855年)停鑄。該局鑄有咸豐通寶鐵錢,咸豐重寶鐵錢、銅錢及咸豐元寶銅錢。

歷史

清代晚期,中國白銀大量外流,銀錢比價飛漲。清代初年,每白銀可抵制錢一千左右,而咸豐帝登基前銀價已經漲到了一兩抵二千三百文。同時,為了應對太平天國叛亂,清政府軍費激增;而政府以往倚重的滇銅(雲南銅料)因道路阻隔而中斷,造成鑄錢原料不足。為了解決貨幣不足的問題,清政府決定發行虛值大錢[1]:前言[2]:X3。咸豐四年(1854年)五月,清政府命各省督撫、將軍、都統、府尹等酌量開設官錢局[3]

熱河道道台裕恆、刑部主事尹西銘為寶德局籌辦總負責人,烏爾通阿、穆翰、胡佳芬、童遇春等人負責具體鼓鑄事宜,金齡、景蘭、章慶保、薛廉、黃謙受等人負責捐輸事宜,金齡、沈惇義、陸宣負責辦理官錢局。烏爾通阿和穆翰在熱河街御道租賃一處院落,裝修改造後作為寶德局局址。寶德局開設之初有大銅爐兩座,小銅爐一座,咸豐四年八月二十六日開爐始鑄錢幣,鑄錢配料為七成正銅、一成耗銅、二成白鉛、一成黑錢,樣式為戶部頒發樣式。九月初開始按卯試鑄,鑄造當百、當五十和當十大錢。九月二十九日,熱河都統毓書請奏開設鐵爐,鑄造當五鐵錢和小平鐵錢。咸豐五年(1855年)正月,當百、當五十銅錢停鑄,四月,當十銅錢緩鑄,增設鐵爐添鑄當十鐵錢[2]:343-344[3][4][5][6][7]

寶德局鑄錢主要通過兩個渠道發行,一個是由都統銀庫、熱河宮倉、熱河道庫直接發放為兵餉、官俸、公費等,另一個是由熱河官錢局通過兌換間接投放。由於大錢虛值太多,熱河商民不樂於使用,咸豐五年八月初二日停止鼓鑄[3]

Remove ads

所鑄錢幣

更多資訊 面文, 背文 ...
Remove ads

相關

《大錢圖錄》等書誤稱背滿文「寶德」的清朝錢幣為湖南省常德府所鑄[2]:343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