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密芝根-曉倫湖

加拿大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密歇根-休伦湖map
Remove ads

密芝根-曉倫湖(英語:Lake Michigan–Huron)也被稱為曉倫-密芝根湖(英語:Lake Huron–Michigan),是指北美洲五大湖中由密芝根湖曉倫湖共同組成的水域。由於密芝根湖曉倫湖通過5哩(8.0公里)寬295呎(90米)深的麥基諾水道相連接,並且兩湖水位通過水道保持相同,因此這兩個湖泊從水文學的角度講其實是一個湖。麥基諾水道中的水流方向總體而言為自西向東流動,但有時也會出現例外情況。密芝根-曉倫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1][3][4][5],但若將兩者分開來算的話,蘇必略湖才是五大湖中面積最大的那個。

快速預覽 密芝根-曉倫湖 Lake Michigan–Huron, 位置 ...
Remove ads

地質史

Thumb
11000年前的阿爾崑岡湖和其他相關地區

密芝根湖曉倫湖的湖盆大小及連通性在上一個大冰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勞倫斯冰蓋的移動對地形地貌產生了構建作用,並帶來了大量冰川融水,形成了諸多冰川湖。[6]在其他不同的時期,密芝根湖與曉倫湖曾經是多個湖泊,甚至部分區域屬於其他湖泊的一部分。

大約在公元前9000年,隨着冰原的消退,現今為曉倫湖和蘇必略湖的大部分地區形成了一個大湖,被地質學家稱為阿爾崑岡湖。而在其東北部,冰蓋起到了攔湖水壩的作用。[7]而在此之前,芝加哥湖位於密芝根湖盆地的南端,亦位於冰蓋的南端,其中芝加哥湖和阿爾崑岡湖皆向南流入密西西比河流域。[8]到了大約9500年前,冰川的消融令湖水獲得了向東流動的通道,斯坦利湖(曉倫湖的前身)與奇珀瓦湖(密芝根湖的前身)這兩個冰前湖得以分離,其中奇珀瓦湖的水位略高於斯坦利湖。這兩個湖泊通過麥基諾水道相連接,使得奇珀瓦湖中的水湧入斯坦利湖。[9][10]由於冰川消融及後冰期回彈導致的持續性淤地,該地區的河流系統持續改變,最終使全部三個湖盆地(蘇必爾湖盆地、密芝根湖盆地和曉倫湖盆地)重新統合為尼披盛五大湖。穩定局面持續了長達1000多年之久,直到大約4000年前除聖克萊爾河以外的其他湖泊外流口被阻塞時才終結。五大湖當前的構造正是其後冰期時代漫長演化史的體現。[6]

Remove ads

水深測量及水文學

Thumb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推出的五大湖水文示意圖,該圖將密芝根-曉倫湖視為一個具有三個湖盆的湖泊,其中包括密芝根湖、曉倫湖和佐治亞灣[4]

密芝根湖曉倫湖通過麥基諾水道相連接,該水道有5哩(8公里)寬[11]120呎(37米)深。[12]而與之相比曉倫湖的最大深度為750呎(229米),密芝根湖的最大深度為923呎(281米)。儘管這一水道在湖岸線的輪廓上形成了明顯的瓶頸,且從測深學的角度講兩邊分屬於不同的盆地,但其寬度和深度足以令兩邊的湖水自由流動。由於水道相連的緣故,密芝根湖與曉倫湖的水位持平(在2015年6月時皆為580呎(177米))。[13]

密芝根-曉倫湖的最大流入是蘇必略湖湖水通過聖瑪麗河的流入,最大流出則是通過聖克萊爾河流向伊利湖,這兩處河口皆位於曉倫湖湖盆。[14][3]由於假潮[15]天氣(如氣壓大小和風力)[14]等因素會對各湖盆造成一定的影響,麥基諾水道中的水流速度會隨着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有時在某一方向上的流速甚至超過75,000 m3/s(2,600,000 cu ft/s)並持續數個小時。[15]然而從總體而言,該水道內水流大小平均值約為1,500—2,000 m3/s(53,000—71,000 cu ft/s),水流方向向東並最終流向聖克萊爾河河口。[15]而流入密芝根-曉倫湖的聖瑪麗河水流量由國際聯合委員會通過水閘進行控制,該委員會由美加兩國共同管理。[16]

Remove ads

單一湖泊

由於麥基諾水道的寬度及深度遠不及密芝根湖和曉倫湖,因此在歷史上密芝根湖和曉倫湖被視為兩個獨立的湖泊。例如在對湖泊深度或面積進行排名時,密芝根湖和曉倫湖經常被分開列出。[17][18][19][20][21]不過從水文學的角度上講,密芝根湖和曉倫湖屬於同一個水體,[3][4]因此有的時候會使用這兩個湖泊的總面積和體積。[22]當密芝根-曉倫湖被視為單獨一個整體時,該湖泊將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湖。[1][22][23][24]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