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小頓別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小頓別站(日語:小頓別駅/しょうとんべつえき Shō-Tombetsu eki */?)是位於北海道枝幸郡中頓別町字小頓別,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的天北線車站(廢站)。隨着天北線廢線,車站在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廢除。

基於日本國土交通省之地圖和空拍圖瀏覽服務製作
Remove ads
歷史
- 1914年(大正3年)11月7日 - 鐵道院宗谷線音威子府站至此站之間開通,此站啟用[1][4]。當時為一般車站[1]。
- 1916年(大正5年)10月1日 - 鐵道院宗谷線此站至中頓別站之間開通,成為中途站[4]。
- 1919年(大正8年)10月20日 - 路綫名稱改為宗谷本線,成為宗谷本線車站[4]。
- 1929年(昭和4年)12月1日 - 歌登村營軌道由本站至上幌別(歌登)之間開通。
- 1930年(昭和5年)4月1日 - 音威子府站至稚內站之間的路段改名為北見線,本站成為北見線車站[4]。
- 1949年(昭和24年)6月1日 - 日本國有鐵道成立,成為日本國有鐵道車站。
- 1961年(昭和36年)4月1日 - 北見線改名為天北線,成為天北線車站[4]。
- 1970年(昭和45年)11月1日 - 歌登町營軌道停業。
- 1982年(昭和57年)6月1日 - 結束貨物處理[1]。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 - 結束行李處理[1]。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 - 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北海道旅客鐵道(JR北海道)營運[1]。
- 1989年(平成元年)5月1日 - 天北線全線廢除,本站廢除[1]。
Remove ads
站名的由來
車站名稱取自地名。地名中的「頓別」在阿伊努語為「トウ・ウン・ベツ」,其意思是「從沼澤中流出的河流」。設站時所在處為「枝幸郡枝幸村字頓別村[5]」,拓墾地畫分行政區時加上了各種冠詞[6][7],所在地被加上了「小」字與附近地名作區別[8]。
車站構造
截至車站廢除前,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單式月台(千鳥式月台),可進行列車交會[9]。鄰接車站大樓月台西邊和對面月台東邊之間設有站內平交道連接[9]。車站大樓側月台(南邊)是上行線,對面月台(北邊)是下行線[9]。在上行線從音威子府一方向上行線月台設有分支前往貨物月台與一條貨物側線。在本線從音威子府一方也有分支前往下行線外側的兩條貨物側線[9]。車站附近曾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設有許多側線,但在末期大多已經撤除。截至1983年(昭和58年),專用線還仍在,但轉轍器已經撤走[9]。
本站是職員配置站。車站大樓位於站內南邊,以走道與與站內平交道連接兩個月台。
在1970年(昭和45年)前,本站可轉乘為了開拓北海道而建設的殖民軌道之一——歌登町營軌道;由於興建部分區間重疊的未成線美幸線,歌登町營軌道遭到廢除。
使用狀況
車站周邊
車站附近形成了小市區,在 1980 年(昭和 55 年)左右,人口只有大約 500 人,是一個以四家木材公司為主的木材小鎮。舊丹波屋旅館(在2000年,登錄為登錄有形文化財)是本地曾經繁榮的遺跡。
- 北海道道400號小頓別停車場線
- 北海道道12號枝幸音威子府線
- 國道275號(頓別國道)
- 小頓別郵局
- 天北峠 - 車站西南方約2.3公里[9]。
- 頓別川 - 車站南方[9]。
- 小頓別川
- 宗谷巴士「小頓別」巴士站:天北宗谷岬線、城際巴士
現況

截至1997年(平成9年),車站曾為巴士總站,站內遺留着疑似儲煤場的混凝土建築物[14]。至2010年(平成22年),仍是巴士總站[15]。總站內設有迴旋路[16],以便宗谷巴士的巴士改變行駛方向。
截至2011年(平成23年),車站遺址向南稚內一方的路段,還保留了「長屋澤川橋樑」[16]。
相鄰車站
注腳
相關條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