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尤奧扎斯·吉爾紐斯

立陶宛存在主義哲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尤奧扎斯·吉爾紐斯
Remove ads

尤奧扎斯·吉爾紐斯立陶宛語Juozas Girnius,1915年5月23日—1994年9月13日)是立陶宛存在主義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結合存在主義天主教立陶宛民族主義英語Lithuanian National Revival,與安塔納斯·馬采納英語Antanas Maceina斯塔塞斯·薩爾考斯基斯英語Stasys Šalkauskis並列為現代立陶宛哲學的基石。[1]:971994年,吉爾紐斯獲頒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納斯勳章英語Order of the Lithuanian Grand Duke Gediminas

快速預覽 尤奧扎斯·吉爾紐斯 Juozas Girnius(立陶宛語), 出生 ...

1932年,吉爾紐斯進入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主修哲學,之後也到魯汶天主教大學弗萊堡大學法蘭西公學院等歐洲學府進修,並在弗萊堡大學參加馬田·海德格的講座。[2]:76吉爾紐斯對存在主義相當感興趣,以此作為畢業論文題目,標題為〈海德格存在主義哲學之原則〉(英語:The Principles of Heidegger's Existential Philosophy)。[2]:59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吉爾紐斯離開立陶宛、流亡海外。居留德國期間,他出版一本探討立陶宛民族性格的小冊子,比較立陶宛人與周邊民族,並作出結論:立陶宛人比德國人更溫暖,比俄羅斯人更開放。[3]1949年,吉爾紐斯移民美國,就此定居。

1951年,吉爾紐斯在滿地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以法文寫成,題為〈自由與存在:卡爾·雅士培的存在主義形而上學〉(法語:La metaphysique existentielle de K. Jaspers)。[1]:23他接受立陶宛和西方教育、避免受到俄羅斯哲學家影響,這在當時的立陶宛哲學家中相當常見。[4]1964年,吉爾紐斯出版代表作《沒有上帝的人》(立陶宛語Žmogus be Dievo),分析無宗教信仰者。[2]:76他對無神論勢力逐漸擴大的現象感到十分憂心,認為宗教信徒們努力追求永恆,而拒絕上帝者則過着空虛的生活。[4]吉爾紐斯餘生致力於立陶宛文化活動,參與編纂《立陶宛百科全書》(1953年-1959年)和《迴聲英語Naujasis Židinys-Aidai》雜誌(1965年-1980年),並參加各種活動與組織,包括立陶宛天主教組織「未來英語Ateitis」。[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