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打根

马来西亚沙巴州城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山打根
Remove ads

山打根英語馬來語:Sandakan),位於馬來西亞沙巴東海岸,人口大約49.49萬(2018年)。曾經吸引大批香港人到來做生意,加上景貌相似,有「小香港」之稱[1]。山打根是沙巴州內唯一以廣東話為主的城市。

快速預覽 山打根, 國家 ...
Remove ads

名字起源

蘇格蘭探險家兼武器走私者威廉考偉(William Clark Cowie)在此地建立起第一個歐洲人的定居點。他給這個地方起名為Sandakan 山打根,在蘇祿語中意為被典當了的地方。[2]由於那裏有幾個德國基地,它很快改名為Kampong German 德國村。定居點經歷火災之後不久建造了另一個新的定居點,被稱為Elopura 伊羅布拉,意為「美麗的小鎮」。這個名字是由威廉·B·普爾(William Burgess Pryer)命名,但當地人堅持使用舊名稱,後來又改回山打根。除了伊羅布拉之外,由於許多來自中國廣東香港的華人(其主要語言是粵語客家話)定居於此,它也被稱為小香港。幾年後,該定居點再次更名為山打根。現在這個小鎮通常被稱為山打根而不是伊羅布拉小香港

「伊羅布拉」舊稱目前已不再使用。但舊稱仍有被保留,延用至沙巴立法議會。現時居民所指的山打根「伊羅布拉」,是位於山打根5哩至1哩半,包括美麗園、金鳳市以及利達鎮等的一個州議會選區。

Remove ads

歷史

更多資訊 所屬國, 時期 ...
Remove ads

汶萊時期

Thumb
1636年以前,山打根還是汶萊國的一部分

14世紀,汶萊伊斯蘭教君主國爪哇的控制下擺脫出來,在14-16世紀一度非常強大,國土包括菲律賓南部以及砂拉越沙巴歐洲人的影響使得這一政權走上末路。

蘇祿蘇丹王國時期

1658年,汶萊蘇丹將婆羅洲北部和東部的一部分割讓給蘇祿蘇丹國,以答謝協助弭平汶萊的一場內戰。

美利堅貿易公司

1865年,美國汶萊領事查理·摩西斯從蘇祿蘇丹手中獲的北婆羅洲的10年租約;可是,在後南北戰爭時期,美國方面決定停止在亞洲地區的殖民活動,所以摩西斯就將他所得到的租約權轉讓給以香港為中心,由Joseph William Torrey, Thomas Bradley Harris, Tat Cheong以及其他商人所擁有的美利堅貿易公司(American Trading Company of Borneo)。Torrey開始在金馬尼士河口建立據點,並命名為ELLENA。但由於試圖尋找財政支持的失敗,以及移民勞工面對疾病,死亡等,據點在1866年底被放棄。由於北婆羅洲的租賃將在1875年1月終止,Torrey將權益出售予奧匈帝國香港領事巴倫·沃·歐文貝克(Baron Von Overbeck)。巴倫於1878年1月22日從汶萊天猛公手上將租賃延長10年以及與蘇祿蘇丹簽訂類似的條約。為了資助他在北婆羅洲的計劃,巴倫得到英國人登特兄弟(Alfred Dent以及Edward Dent)的財政支持。然而,計劃未能引起政府的興趣。貝克男爵於1880年退出計劃,並將北婆羅洲作為罪犯流放地賣給意大利,租約後來被轉讓給阿爾弗雷德·登特(Alfred Dent)。

Remove ads

威廉考偉

1870年,大不列顛蘇格蘭探險家機械工程師威廉考偉,贈送槍械彈藥給蘇祿蘇丹,作為抵禦來自西班牙的侵略者,蘇丹則以座落在山打根灣丁邦島的一個小蘇祿族人村落作為回報,讓考偉作為徙殖基地,由於當時有不少的德國商人經常造訪這基地也被稱為德國村。

徙殖區後來在1879年遷到森林,一個在當時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天然海港的未開發紅樹林沼澤地。後來, 越來越多德國人前來經商。不久後,德國村被燒毀了。他們便把行政中心搬到布利森森。考偉將它命名為伊羅布拉,即美麗城市的意思,然而後來還是回復使用山打根為名。

英國皇家殖民地

Thumb
Willian Burges是山打根的第一位英國常駐
Thumb
1899年山打根的英國北婆羅洲公司

阿爾弗雷德·登特(Alfred Dent)在1881年成立了英國北婆羅洲臨時協會有限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Provisional Association Ltd.)。在1882年,英國北婆羅洲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Company)成立,以古達為公司總部。1883年,英屬北婆羅洲渣打公司把首府從古達遷來山打根,一心要把這個地方繁榮起來而大興土木。木材盛產時期,山打根很旺,被譽為世界上擁有最多百萬富翁的市鎮。

Thumb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1939年)的山打根街頭

1890年,三聖宮由海南潮州客家廣府,四個籍貫的華人合資籌建。對這些離鄉背井南來的華人來說,信仰是他們的精神寄託,可以保佑他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廟裏主要供奉了文昌帝君武聖帝雲長媽祖娘娘三位的神明,所以廟的名字稱為三聖宮。

1893年,山打根最古老的教堂『聖邁哥與諸天使教堂』開始建造,用了約20年的時間來完成。每一塊石頭都是由監獄囚犯從布利森森搬運到建築工地。1906年9月30日,教堂舉行了三天的慶典來慶祝建成的教堂,感謝神的供應及恩典常與人同在。而且,聖邁哥教堂也是沙巴州內極少數的石頭建築物之一。

1894年,譚公廟建成。那時,從中國來的一個老人,在北路哩半的小屋供養名為譚崤的神像。他的神像都是小孩的形象,因為據說譚崤12歲就得道,讓人覺得他長春不老。越來越多老百姓就在那裏拜祭,老人就建了一間譚公廟來安置神像。幾十年後,廟務管理決定擴建廟,但不要拆除舊廟。所以,就把新的建築物蓋在原廟外。從外觀來看,是個新廟,沒想到內有乾坤,也是馬來西亞第一座廟中有廟的建築物。

在1920年,劉肇槐發起,聯合本區父老及社會熱心教育人士,幾經堅苦波折,出錢出力,創辦了華僑小學以使山打根華僑就讀有所。1922年,則由羅煜擔任校長,當時教員已增至五位,學生人數有一百多名,校務已潮上軌道,成為山打根戰前一間設備頗為完善的華文小學。而戰後華僑小學改名為培英小學。

1930至1942年,英國籍女作家阿格妮絲基斯(Agnes Keith)在她的別墅式的寓所里完成描述戰前在山打根生活情景的「風下之鄉」一書而名噪一時。內容是山打根的地理位置是處於颱風圈之下。第二本著作是描述她和她的丈夫在在戰時的經歷,曾經拍成電影的「回家的三個人」。她的建築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二天被戰火所毀。1946年她回山打根重建,後由沙巴政府接管,成為公眾紀念館。

1931年,Kabili森林保護區,面積43方公里的西必洛被開始啟用。目的是為了研究森林循環以及保護熱帶雨林的技術。

Remove ads

第二次世界大戰

Thumb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山打根的戰俘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把山打根定為首個攻擊城市,日軍於1942年1月1日登陸納閩,並繼續入侵北婆羅洲的其他地區,婆羅洲邁入婆羅洲日據時期。1942年到1945年,日本軍隊佔領馬來亞北婆羅洲砂拉越,連同這座島嶼的大部分地區。二次大戰日軍佔據期間,大肆焚毀剩餘的建築作為報復。

盟軍的轟炸摧毀了大多數城鎮,山打根被夷為平地。山打根曾有一座由日本人所管理的殘酷的戰俘營,用來關押在北婆羅州的澳洲英國戰俘。囚犯遭受慘無人道的待遇,而且盟軍轟炸使得日本人將戰俘營搬遷到內陸的蘭瑙,有260公里之遙。當時所有的戰俘犯人數量已減少到2504人,被迫展開惡名昭彰的山打根死亡行軍(Sandakan Death March)。幾乎所有的戰俘都在這場行軍中死亡,只有六名澳洲人逃跑倖存。1945年9月10日戰爭結束。

日本投降後,北婆羅洲由英國軍事管制區(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所管理,1946年成為北婆羅洲直轄殖民地。北婆羅洲直轄殖民地的首都由山打根遷至爵士頓。總督由英國國王佐治六世任命。1963年8月31日,英國駐北婆羅洲總督委任了砂拉越人Donald Stephens為侯任首席部長(Chief Minister Designate),以組織地方議會政府。形式上表明已獨立,實際上北婆羅洲只被英國予以自治地位,但並未從法律上獲得正式獨立,其國防外交財政內政等事務仍由英國政府所掌管[3]。英女皇依舊通過英屬北婆羅洲總督對沙巴統治持續至1963年9月15日。1963年9月16日,北婆羅洲在此後稱為沙巴,與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新加坡,共同組成獨立的馬來西亞[4][5][6][7]

Remove ads

戰後時期

Thumb
建於1987年的山打根普濟寺

1957年,西必洛被正式成為熱帶雨林的研究中心。

1962年,有了剛成立的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贊助,西必洛正式成為人猿保護中心。專門保護與人類相似度高達96.4%的稀有的人猿(Orang Utan)。

自從沙巴加入馬來西亞後,有許多華文中學因接受政府的津貼而自願改制為國民型華文中學,放棄了保護華文教育的權力及權務。使育源中學在主,客觀因素牽動之下,於1977年,國會員魏亞貴先生將育源中學改制為華文獨立中學,以維護華文教育及培育人才為辦學方針,並公開予山打根社會賢達,熱心華教人士籌組董事會,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在1978年,育源中學正式改制為華文獨立中學,成為山打根第一個和唯一的華文獨立中學。

1977年,海龜島公園通過憲法規劃為海洋公園,由西靈岸(Selingan),巴昆岸格吉(Bankungan kecil)和古里珊(Gulisan)三個島嶼組成,是瀕臨滅絕的綠海龜和「鷹啄龜」下蛋的安全港。

1987年,普濟寺建成,耗資七百萬令吉,靠着山打根善男信女的協助下順利建成。廟處在山打根南端石咀山頂,可以一眼眺望整個山打根灣。

21世紀

於1993年,有人發現長鼻猴(Proboscis Monkey)在拉卜灣出沒。李榮添先生因為赫然發現當地大片紅樹林原來是長鼻猴的家園而停止開發,保護了長鼻猴等濕地生態的野生動物。拉卜灣長鼻猴保護中心由華裔商人李榮添、李偉文父子經營,在2002年5月正式開放給遊客參觀。

2007年10月8日,西必洛熱帶雨林探索中心(Sepilok Rainforest Discovery Centre)開幕。中心裏擁有超過1萬種花類,220種哺乳動物和440種鳥類,是世界上12個多樣生物的地區之一。建設熱帶雨林探索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公眾認識和保護森林的醒覺。通過環境教育,灌輸公眾對森林的正面價值觀,正確看待人人對保護環境的責任。

2011年12月21日,山打根首家麥當勞快餐店正式營業。

2014年1月16日,世界上唯一的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Bornean Sun Bear Conservasion Centre)正式開放。而第一個進入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的客人是來自澳洲的 Mr Erron Burns。婆羅洲馬來熊保育中心的建造為了教育大家對馬來熊的認識,同時進行更多有關馬來熊的研究。

2015年5月14日晚上8點,山打根白沙崗一家餐廳發生擄綁案,該餐廳女老闆娘以及1名來自砂拉越的華裔遊客被菲南武裝綁匪擄走。同年11月,該餐廳女老闆娘獲釋;華裔遊客被武裝綁匪殺死。事發後,山打根人不太敢在晚上前往白沙崗,白沙崗沿海原有的幾家海鮮餐廳就因此事關閉一段時間和搬遷。其中,該餐廳目前已搬遷至佳豪鎮繼續營業。

2019年,馬來西亞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 (MCMC)宣布,類比信號電視(Analogue TV)將在馬來西亞消聲匿跡,預料會在10月尾全面被數碼電視(Digital TV)取代。2019年10月31日,沙巴全面停止類比信號電視,正式轉換至數碼電視時代。馬來西亞通訊與多媒體委員會於當晚接近凌晨12點,在山打根扯旗山電訊發射站舉辦倒數「熄燈」儀式。

2019年10月28日,汶萊皇家航空開通山打根直飛汶萊的航班。山打根機場迎來首個國際航班。

Remove ads

人口

種族

2000年山打根行政區內人口統計37萬,包括華人6萬、馬來人5萬、巴夭人4萬、卡達山人2萬、其它原住民6萬,以及其它馬來西亞籍但非原住民亦非華人者2萬,另有非法移民12萬[8]

2010年,山打根人口為409,056人。[9]

更多資訊 2010年山打根族群比例 ...
更多資訊 2010年山打根公民與非公民比例 ...
更多資訊 族群, 人口 ...


宗教

除了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外,由於該市有許多華人聚居,故華人民間信仰亦甚盛行。

Thumb
英國茶館(English Tea House)

語言

山打根有沙巴「小香港」之稱,所以山打根華人能通曉流利的粵語,此外華語以及客家話潮州話等漢語族語言非常普遍。馬來語是官方用語,是政府機構採用的語言,同時也是穆斯林土族巴瑤蘇祿族主要溝通語言。商業用語以英語為主,馬來語華語為次要用語。 此地的華人的母語多為粵語惠陽客家話等。其他州來的華人也帶來了其他的原籍語言/族語,如福州話(閩東語)、福建話(閩南語)、吳語上海話等,而年輕一代多使用華語。其他土族以英語和馬來語為主,然而有些族群也使用流利的中文。

經濟

Thumb
山打根的魚市

山打根市是沙巴邦第二大都市,油棕業海產業旅遊業是山打根最大的工業。此外亦有人從事漁業及林業。

山打根有不少的商業區,如:

更多資訊 中文名稱, 英文名稱 ...

設施

  • 山打根肯特醫院
  • 山打根消防局
  • 山打根警局

地理

山打根位於沙巴東海岸面臨蘇祿海,被稱為馬來西亞的港口城市之一。離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位於約1900公里,離沙巴首都亞庇319公里,離同菲律賓的國際邊界28公里。山打根本身是由比魯蘭縣和京那峇當岸縣所包圍。不遠處的小鎮,有三個馬來西亞龜群島,西靈岸海龜島(Selingan Turtle Island),古里珊(Gulisan)和巴昆岸格吉(Bakungan Kecil)。最近的海島鎮是巴哈拉島Berhala Island,杜陽島Duyong Island,努努燕達拉Nunuyan Darat,努努燕勞烏Nunuyan Laut和白島Bai Island。山打根最長的河流是京那峇當岸河。也是馬來西亞第二長的河流。全河長560公里,集水面積為16,800平方公里,涵蓋了約23%的沙巴土地面積。河水流入蘇祿海。

氣候

山打根有在柯本氣候分類屬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相對炎熱,平均氣溫遮陽約32℃,濕,用32℃左右,中午下降到約27℃,夜間。鎮降水量看到一年四季,與十月的傾向,二月份是最潮濕的月份,而四月是最乾燥的月份。其平均降雨2184毫米變化到3988毫米。

更多資訊 山打根, 月份 ...

文化

水果

Thumb
香波羅(達拉)

山打根水果繁多包括水果之王榴槤和水果之後山竹

而山打根最出名的就是香波羅,學名 Artocarpus odoratissimus,又名達拉。這水果非常稀有甚至連很多馬來西亞其它城市的人都沒見過。香波羅之所以稀有因為這水果只生長在婆羅洲附近的地區和只能在特定的季節找到,6-7月是達拉盛產的季節。食用的方法很簡單,熟透的達拉只要用手扒開即可。

飲食

  • 飲食文化

受香港影響,大多數山打根華人都喜愛在早上飲茶,山打根華人飲食文化和香港口味相似,包括點心「一盅兩件」以及叉燒燒味等,都可在山打根找到。
海鮮多,價格便宜,海鮮料理當早餐是山打根人的日常,居民常配麵食、飯食甚至單獨吃海鮮當早餐,也可搭配肉骨茶。由於價格便宜,加上海鮮新鮮(通常為現場撈/捕魚後即煮),吸引不少國內外遊客特意到山打根吃海鮮。

  • 著名特色小吃/早餐
  1. 山打根彈弓面
  2. 幹撈麵
  3. 皮蛋餃
  4. 牛屎塔(又稱:UFO,以雞蛋、奶油和軟餅製成)
  5. 生肉麵
  6. 海鮮肉骨茶
  7. 炸肉大粉
  8. 魚蛋粉面

娛樂

深受香港文化影響,其中TVB電視台節目「香港小姐」影響更甚。
山打根人於2018年舉辦了一場「小香港經典美後競選」,第一屆的參選佳麗皆是山打根當地人。
其中優雅組冠軍為楊佩佩/Angeline Yong (1)號及典雅組冠軍陳星諭/Fion Chin (7)號.
通過選美競賽在網上投票的環境,成功吸引外地旅客的眼球,開始對小香港產生好奇和前來一探究竟。

2018小香港經典美後競選 優雅組總冠軍:楊佩佩(1)號。
典雅組總冠軍陳星諭(7)號。
最佳旗袍:吳彩蓮(10)號。
最佳颱風:楊佩佩(1)號。
最佳儀態獎:張燕莉(8)號。
最完美體態:張玉華(9)號。
最佳笑容:羅妮妮(3)號。
最具魅力:楊佩佩(1)號。
最佳口才:洪淑貞(2)號。最佳
貓步:陳星諭(7)號。
最佳氣質:陳雪凌(6)號。
親善美後:羅妮妮(3)號。
最高人氣:洪淑貞(2)號。
最上鏡美後:
優雅組:陳俐霓(5)號
典雅組:吳彩蓮(10)號。

星洲日報的報導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1] [12] 亞洲時報的報導

教育

山打根市內華小

更多資訊 山打根十間華小, 創校年份 ...

山打根獨立中學

更多資訊 英文名稱, 中文名稱 ...

山打根國民中學及國民型華文中學

更多資訊 馬來文名稱, 中文名稱 ...

國立大學及學院

更多資訊 名稱, 類型 ...

私立大學及學院

更多資訊 名稱, 類型 ...

交通

山打根機場連接吉隆坡和邦內主要城市如,亞庇斗湖

機場位於市區東北約11公里。山打根市交通狀況良好,不會堵車。[13] 2017年5月起,網上招車服務正式在山打根運行。 亞庇,斗湖,拿篤到山打根之間均有大巴士往返。

港口

  • 山打根貨櫃港口

機場

知名人物

政治界

演藝界

體育界

軍事界

友好城市

更多資訊 國家, 城市 ...

旅遊觀光地點

更多資訊 名稱(中文), 名稱(英文) ...

島嶼旅遊

更多資訊 海島, (英文/馬來文)名稱 ...

常年活動

  • 山打根龍麒獅大會串

歷代市長/市議會主席

更多資訊 名稱, 中文名 ...

照片集錦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